白月光堕魔后(122)
“先前去别的地方和荒府,她也是这么说的, 后来也都拿到了。怎么现在会没有?”
是哪里出错了?
“不然,把山境再翻一遍。”幕流月建议。
“不用。”循影很快拒绝了:“她既然说在山境里,那就一定在。”
“但我们先前翻过了,没有也是真的没有。”
“所以,应该是那东西还没出现。”
循影如是说,话里话外对“她”的信任感十足。
幕流月不禁多看了她几眼。
“在想什么?”循影饶有兴致地问。
“在想你和魔主是什么关系。”幕流月实话实说。
“不就跟你一样?”循影反问。
对上幕流月面无表情的脸,她连道几声无趣,才正视幕流月的问题:“我自己也不知道。”
说来她和幕流月也同是魔族里的异类了。
人族打压排斥半妖半魔,魔族也没有多好,也是重血统的。
这里的血统指的是,越是在阴暗血腥的地方诞生,血统就越高贵;伴生黑雾越肃杀阴戾,地位就越崇高。
简单来说,魔族就是要越坏越恶越好,要作恶多端、人命无数的。
比如魔族现任右使隋谙,年纪轻轻,得到的地位都是一路杀上去的。
她手上沾染的血腥几乎能把修罗窟淹了。
循影、幕流月和隋谙完全不同,却也坐上了相当高的位置。
一个天罚堂堂主,一个魔族左使。
幕流月是因为她曾是正道天才、天命所归,还亲手杀了魔族上任左使。
至于循影,很少。
做的事很少,杀的人,不知有没有。
她出现得蹊跷。
天罚堂还只针对魔族内部,类似于上清宗的刑律堂。
魔族要有什么规律准则呢?
循影按着天罚堂规定处罚魔族,大部分魔族都是不服的。
但没有用。
魔主很看重循影,天罚堂堂主的位置是她亲自给循影的。
循影是天罚堂的第一任堂主。
有魔族在背地里偷偷嘀咕,说天罚堂会不会是魔主特意为了循影设立的?
“我不记得以前的事,也不知道我是谁。”
循影抬着头看着天空。
山境的天湛蓝清澈,是修罗窟万年看不到的景色。
“我醒来睁开眼睛最先看到的就是她。”
“她说我是循影,要我当天罚堂堂主,负责处罚那些不守堂规的魔族。”
“我问她我的父母、亲人、朋友呢?”
“她说以后会告诉我。”
“我问以后是多久。”
“她没有回答。”
然后一眨眼,一千多年都过去了。
再然后,修罗窟里来了一个血衣的姑娘。
她就跟循影说,那个以后应该不会太遥远了。
*
山境的另一边。
八十多个弟子进来后看看天看看地,眉眼间满溢着欢快轻松。
不用明青多说什么,他们按照先前十人一队的组合,自发就开始了对这座山境的探索。
从前灵境开启,进去的不管是仙门弟子还是散修,看到宝物都是一拥而上、各显身手。
即使人族大能几次三番强调不许闹出人命、点到为止就好,还是有许多修士为了宝物打红了眼,最后头破血流、伤痕累累。
这座山境内的八十多个年轻弟子却完全不同。
他们齐心协力、互相谦让。
一起历练这么久,除了明青,其他人也大概知道同伴修的什么法诀、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
若有弟子先一步得了一件自己不是很适用的宝物,便会想到极适合这宝物的同伴,慷慨将宝物赠给同伴。
若是增长修为的灵草灵花,弟子们也会不自觉和同伴分享。
感情变化最多往往是在同生共死间。
八十多个人,加上没有组队的明青。
他们便和丹修商量着炼制成丹药再按照各人修为和需求来分。
和谐美好到不真实,跟做梦一样。
有已经历练过许多次、修为在结丹境巅峰的弟子感慨不已,而后几乎是不由自主地看向明青。
他们这些人能有这种变化,最大的原因当然是明青。
作为上清宗少宗主,这批人里面地位最高、天资最好的,明青以身作则,旁人自然无形效仿。
真期盼明青成长起来以后的人族啊。
那几个修士感慨着,和同伴继续去探索山境。
明青对此一无所知。
她正在“看”这座山境。
用天命神通的手段看。
按理来说,山境是灵境的一种,而灵境内即使会有危险,也不致命,多是历练修士,让进来的修士能有所得。
明青去过的第一座灵境留云境也差不多,嗜血藤、毁灵境核心什么的完全是人为。
明青却隐隐觉得这座山境不太对劲。
肃杀凛冽,隐隐给人压迫感。
这种压迫感目前来看只有明青一个人察觉到了。
她看四周的落叶、听风吹过的声音,感觉都是兵刃相击、互相厮杀的声音。
潺潺流水声是两军对阵呐喊声,兽群跑动声是冲杀踏地声……甚至连弟子说话声都成了擂鼓声。
恍惚间山境成了战场,尸山血海、死寂凄厉。
给明青的感觉很不好。
这种感觉和当年在留云境有些像,是那种感觉到危险,危险还相当致命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