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从穿成外道女修起(152)
果然,这位文士的表情柔和下来,神情在几秒钟之内变得几乎于一个恭敬诚恳的后辈:“煜殿下一切无碍,王印一直在殿下手中,只是苦于手足相残,两个兄弟悖逆父亲,谋害兄长,此刻尚不是继位的时机。接下来的话,是煜殿下令在下私下里带给将军的。”
“煜敬问将军安。家国蒙遭此难,父王骤薨,兄弟手足相残,煜如飘蓬飞絮,几乎殒身劫中。幸得将军与父王诸旧部不弃,方有今日。将军于煜如亲长,煜既已失父,所仰赖唯将军尔。万请将军保重自身,他日再见,必登门拜谢。晚辈第五煜再拜。”
灰衣文士说这话时声音放得很轻,双眼如赤子般一眨不眨地望着眼前这位老将,眼底氤氲着澄澈的仰赖。
他看到暨麟英的嘴角似乎颤抖了一下,这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低下头去,垂下的手有轻微的颤抖。
“臣何敢当此言!”他的声音沉重,夹杂着哽咽,“先王托孤于臣,臣护驾不力,几乎令殿下遭毒手。今殿下以亲长呼臣,臣唯效死可报!”
文士的眉头轻轻展开,他微笑着上前搀扶这位老人,压下嘴角讥诮的弧度:“在下不便久留,诏已至,还请将军速速行事。殿下时刻记挂将军,或许此一役后,殿下便可安然继位了。”
他记得那位殿下对他传这份口谕时的表情,“卿就用孤本人的口吻,传与暨麟英这段话吧,”那位王子笑微微地说,“说到底,这些老将忠于的还是父王,只不过父王偏爱我这个长子,他们就把自己当做父王同辈一般,拿我当个添头效忠。”
“与卿不同啊,卿效忠的是孤,孤爱重的,还是你们这些伴随在孤身边的人。”
他知道他的殿下前半句说的是实话,也知道后半句很可能并不是实话。
殿下如同先王般口甜心苦,对不同的人就拿出不同的面貌来拉拢。
这个青年人躲在假装天花的壳子里太久,以至于黑暗给他养出了冷血动物的眼睛,以及讹兽的笑容。
但第五煜有这样的本事,让簇拥在他身边的人即使知道这不是一个坦诚的主人,也情愿环绕在他的身边。
或许很多年前那位名叫第五浱的长皇子也是这样,这样用动听的嗓子驱策着自己的谋士为自己效死。
这么想着,文士几乎在讥诮自己了。暨麟英是不了解殿下而被驱策,他们这群人却是了解殿下而被驱策。论可怜,仿佛他们比这位老将军更可怜。
暨麟英直起身来,看着这位文士合手下拜,转身离开,他静静地站了一会,唤来亲兵。
“拔营,”他说,“向小亭隘急行军。”
而此刻,身在谒阳的那一位正在骂人。
第五争这次几乎没带步兵,骑兵们丝毫不爱惜马力地跟着自家主上赶到谒阳时,留给他们的只有残局。
那支叛军只在第五明的地盘上休整了两天,甚至没怎么来得及杀完城里的人。
在第五争匆匆赶来之前他们就穿插进谒阳,焚毁了他的马场。今春收来的三岁口龄天孤良驹大多被放走,只有几匹老病的马还留在马厩。
他们甚至细致地找到了新生的马驹和母马,连同马棚一起焚烧殆尽。
这位年轻的骁将站在弥漫着皮革焦臭味的废墟里,握拳用手背用力砸了砸眉心。
“尔母婢也!”
厩长被几个士兵架了过来,他身上的衣服像是几天没换了,有些烟熏火燎的痕迹,士兵们一撒手他就跪在地上,膝行两步抓住第五争的衣襟。
自家主子是个什么样的凶神这位厩长很有数,他已经不指望这次能平安度过,但为了脑袋求还是要求上一求的。
只是他没开口这只大兽就像是被人拽了胡子一样跳起来,拽起他的领子给了他一拳:“竖子!尔今何故生也!”
第五争气得头皮发炸,他没有“失败”的概念,在他单线条的人生轨迹中,被谁打了他就打回去,丢掉了什么地方就再抢回来,他实在不能理解眼前这个在泥地里蹭来蹭去的人既没有死在当时,也完全没有爬起来战斗的意识。
第五争拎着厩长的衣领在原地转圈,好像想找个什么硬一点的平台把他的脸怼上去,转了两圈实在找不着一个合适的地方,只能怒气冲冲地把他按进了马厩的粪水里。
“……呕,殿下……呕,小人……”厩长拼命地在他手下挣扎,半晌第五争终于松了手,嫌恶地脱掉身上的披风扔在地上。那厩长支起身顾不上拨拉脸上的秽物就大吐不止,一边吐一边在满地的呕吐物里哐哐磕头。
“非小人……呕……玩忽职守……实在是,那军队来势汹汹……丝毫没有抵御之力……呕!”
第五争低头看着他,抬起腿想要再补一脚。但怒火燃烧到一定程度就突然降温,属于战争机器的那部分开始发挥作用。
第五争脸上扭曲的怒意逐渐平息,他面无表情地盯着这人的脖子,终于找到一块干净的地方。
他伸手,又把这人拽了起来,示意亲兵擦擦他的脸。
“我问你,”他说,“他们已经走了几日,向何处去?”
厩长被亲兵一通擦,几乎擦掉半张脸皮:“已经约莫两日,当时城中一片混乱,也不知道向何处去……但不是折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