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娱]好莱坞摇滚日志(230)
然后贝斯尔觉得自己好像又一次回到了1991年那个冬天,当时的他跟平均年龄还不到19岁的这群孩子们待在录音室里,一起创造了那张奇迹专辑。
现在,好像又一首奇迹般的歌曲要诞生了。
他很想大笑,却又故意板着脸,指了指录音室,“那你们还在等什么,孩子们?”
乔琳见状故意路过他身旁,举手拍了拍他的光头,“我知道你很兴奋,贝斯尔,让我们来录音吧,我现在可以火力全开!”
紧接着乐队其他三个年轻人都走了过来,像是举行什么宗教仪式一样,轮流拍了拍他的头。
目睹这一幕的其他工作人员都大笑了起来,贝斯尔被拍得没了脾气,他笑着摇摇头,大声拍了拍手说:“好吧,孩子们,让我们开工!”
“1,2,3,《周二晚上》第一遍,开始!”
鉴于这算不上正式录音,只是在录样带,所有人因此都很放松,乔琳甚至故意吹了一段前奏的口哨,而罗德和罗拉在她身后偷偷聊天的声音也全都录了进去。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整条样带的效果竟然意外地完美,这种恰到好处的粗糙感非常抓耳,感染力极强。
可乔琳还是不满意,她要求所有人再严肃地来一遍。这次对比下来,她终于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样的了,于是又要求大家录了一次,好在这次她终于满意了。
对于这种不停重录的情况所有人都已经习惯了,乔琳的完美主义可以逼疯所有人。事实上,录三次都算快的,有一次罗拉甚至用上了她学过的所有打法乔琳都不满意,直到乔琳意识到是她自己不喜欢镲片的声音太新了。于是他们开始把所有新买的镲片从二楼往一楼扔,直到这些新玩意儿磨损到听起来像旧的。
这样的工作态度当然有好处,至少他们很多样带都可以直接放在专辑里了。
罗德曾经对记者这么评价过乔琳的工作方式:“我们的女王有个巨大的口袋,她把我们每个人都装了进去,就像是袋鼠妈妈,你明白吗?你不能说这样不好,有的时候她会变得很烦人,可说到底,乔总是知道什么才是对的。她写了很多你们都没听过的歌,相信我,它们都棒得要命!”
比起啰啰嗦嗦的罗德,罗拉的态度就简洁多了。她说过:“你见过迁徙时落单的动物吗?我不是那种傻瓜,你得跟着你的领头人走。”
至于史蒂夫,他就圆滑多了。他总是开着玩笑糊弄这种试图炒作队内矛盾的问题:“你难道不知道我是靠着创始人身份才留在队里的吗?我们有2.5个负责在巡演时煮咖啡的人,我就是那个0.5。”
鉴于他此前胡说八道的前科太多,人们从一开始的惊诧万分逐渐变成了现在的视而不见,知道这家伙又在满嘴跑火车了。
乔琳是唯一那个会严肃回答这个问题的人。她的答案又跟其他人不同:“我不否认很多时候都是由我做决定的,可说到底,这几个家伙就像是猫,你没法在他们不愿意的时候抚摸他们。我是那个按下开关的人,这种活总得有人去做。”
这种回答最终的结果就是一篇名为《袋鼠妈妈和她的三只猫咪:你不知道的紫色天鹅绒》的娱乐报道见刊了。
反正报道见刊后的一周内,工作室内都在时不时传出罗德的求饶声。
跟过不少乐队的设备管理员对此发出了一点带着性别歧视的经典评论:“全是男孩的乐队会互相打架,全是女孩的乐队会互相辱骂,至于这种混合性别乐队,相信我,他们不互相恋爱就是世界和平了,男孩挨点打算什么!”
就这样,在一天的疯狂工作结束后,乔琳一个人回到了影视城的家,她的新家还没有翻修结束,她还得住在妈妈的房子里。
在陪宠物鹦鹉南瓜玩了一会儿后,乔琳如愿地陷入了梦乡。
可那只出现在她的新年礼物里的纽扣小熊突然出现在了她的梦里。不知道怎么了,她很想要跟着这只小熊一起离开。
“你是谁呀?我给你起个名字好不好?你想当我的第13只小熊吗?你看起来是棕红色的,我应该叫你什么呢……”
一个她从来没想过的名字突然浮现在了她眼前。
“波比……我叫你波比,好不好?”
“波比,波比!波比,你要去哪儿?波比,别走!这是怎么了?为什么所有东西都在晃!”
“啊!”
一阵强烈的心悸把乔琳从梦中惊醒了,她突然意识到那种震感并非来自梦境,而是真实存在的!
地震了!
浮华世界(二十七)
1994年1月17日,凌晨4:50,洛杉矶发生了一场乔琳从未见过的强力地震。
作为一个从小就生活在加州的孩子,她很清楚这里总是在不停地发生地震,可那些地震往往都太小,人们甚至都不会感觉到它们发生过。可这一次不一样,她几乎从床上被震到了地上。
乔琳吓得裹了件睡袍就往外跑,可她还没忘记顺手提起南瓜睡觉的笼子,带着它一起逃命。
她刚刚在院子里站定,一场余震就袭来了,乔琳亲眼看到自家围栏上出现了一道崭新的裂痕。
见鬼!
她一边庆幸着劫后余生,一边开始担心地震到底会有多少次余震,说真的,她对这方面了解不多。
也许是刚刚的余震影响了电力系统,院子里的园艺灯挣扎地闪了闪,随即熄灭了。在一片漆黑里,乔琳怕得要命,却又不得不留在原地,想看看灯会不会恢复。
大约过了二三十分钟后,乔琳知道自己的希望破灭了。现在她要么到外面去,看看邻居们都是什么打算,要么回到房间里去,找点可以照明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