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娱]好莱坞摇滚日志(254)
尽管她确实输掉了奥斯卡,但是一切都很好,不是吗?她本就清楚,拿下提名,这已经是一种胜利了。她的这种荒谬的、超现实的好莱坞生活似乎也正在渐入佳境,不是吗?
阿方索像是所有普通的男友那样陪着乔琳又继续在洛杉矶逗留了几天,直到负责他在美国事宜的主管终于忍不住一天给他打八个电话催他回去。
乔琳开玩笑式地问他:“我会不会上CIA或者什么特勤局之类的机构名单了?”
他认真地回答道:“他们应该在注意你,但一般情况下,这不会影响你的生活。”
乔琳皱起眉头,“Fuck off,你不是认真的吧?”
“对不起,甜心。”
乔琳翻了个白眼,“你居然还说我的生活太好莱坞化了?”
阿方索闻言只是笑着耸了耸肩。
无论如何,乔琳送走了她的“危险”男友,准备重新回到她的工作狂生活里去。
一切如常,直到4月8日的早上,她听到了那个消息。
“涅槃乐队主唱科特·柯本的遗体在其住所中被发现……”
The Escape(二)
乔琳几乎无法相信自己到底从广播里听到了什么,这在搞什么,KXRX-FM电台又不是新闻广播,他们不应该说这些事!
可她心底有一个声音告诉她,这是真的,如果一个摇滚音乐广播突然说当下几乎最标志性的青年摇滚明星去世,那这消息出错的可能性几乎是零。
该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令人毛骨悚然的消息很快被其他媒体确认,柯本在三天前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尽管警方还没能正式结案,但是他留下了遗书,并且在事发前有过轻生意图。上一次乔琳他们听说他入院,就是因为药物过量。
记者们开始说柯本选择加入那个摇滚音乐史上着名的27岁俱乐部——吉米·亨德里克斯、詹尼斯·乔普林、布莱恩·琼斯和吉姆·莫里森之类的着名音乐人都是在27岁时离世的。
这真是个见鬼的说法!乔琳非常痛恨这种浪漫化死亡的说法,一个27岁的年轻小伙说他活够了,见鬼,她讨厌这一点。他本来还有更多可能的……
这件事毫无疑问冲击了整个另类摇滚群体和涅槃的歌迷们,大家都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回应这个局面,没人能理解选择离开的那个人,而他已经永远地离开了,再也不能解释这一切了。
“我没法理解这一切……”
把自己关在家里一周后,乔琳向乐队宣布了新决定:“我没法理解……我睡不着,我的医生给我开了点药,我刚刚睡了一觉,然后我就不停地在想,我需要修改我们的专辑。”
史蒂夫皱起了眉,“乔,我知道你不好受,我们都不好受,可我们的专辑已经送去混音了。”
“我不在乎。”
“你要改什么?”
“我有这么一首歌,我在我还是个孩子时就写出了歌词,等我长大些我才真的把它完成……可我从没想过要把它真的制作出来。”
“为什么?”
“我担心,它会伤害我妈妈,伤害爱我的人……”
一开始史蒂夫三人并不明白乔琳是什么意思,可等他们真的听到那首歌时,他们彻底明白了她在说什么。
“我也曾经想过一了百了,
蔚蓝色的水波静静流淌,
就像是在渴求一个拥抱。
花朵凋零,海鸟离去,
随着波浪一起去远方了吧。
我也曾经想过一了百了,
灼热的火光熊熊燃烧,
正爆发出温柔的噼啪声响。
积雪融化,裸露出黑色土地,
站在地铁站内,无处可去。
就像是不能继续弯折的树枝,
就像是不断下沉的劣石,
就像是在土壤中化成尘埃的春日,
我精疲力竭,无法继续迈出脚步。
今日同昨日一样,
想要改变的话,只有从今日做出努力,
我知道,我都知道,但是啊——
我也曾想过一了百了,
是因为活得太过认真,
我也曾想过一了百了,
是因为未能与你相遇,
因为有你这样的人存在,
我开始原谅这个世界……”
当乔琳唱完这首歌时,罗拉的眼圈已经红了。
这是一首多么特别的歌啊,他们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它——阴郁的情绪堆积在前段歌词的每个细节里,可在这种无声的黑暗里,一种向死而生的情绪温和地积蓄着,最终迸发出了一道光芒,照进了萧索晦暗的画面。
更重要的是,乔琳的歌声里埋藏的痛苦是那么的真实,可她的挣扎和勇气也清晰地传递给了他们这些听众,随即史蒂夫想起了父亲离世后母亲和妹妹不停哭泣的那些夜晚,而罗拉想起了她在被反复否定后想纵身一跃的那一刻。他们都曾有过那种差点被寻常的生活打败,被束缚得喘不过气的那一刻,他们也都想过放弃或者退缩。
他们都明白了乔琳为什么突然想要制作这首歌。
“你确定你要制作它吗?乔,它是首非常好的歌,可它确实也会伤害到爱你的人。”
乔琳坚定地点了点头,“我需要把它唱出来,我需要这样做。”
在洛杉矶尚未完全修复好的工作室里,乐队四人借着还保留着基础功能的录音设备,录下了这首中板节奏的抒情摇滚曲。这种录制的体验几乎让他们重温了当年四个人还在录制第一张小样时的感觉,简单,朴素到几乎有些粗糙,可结果并不差,甚至因为其中混杂的感情,人声的水平几乎达到了另一种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