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娱]好莱坞摇滚日志(544)
可等舒曼真正出现在这个造假团队面前时,他们才发现他其实是个精神错乱的陆军罪犯。为了继续导演好这场“英雄归国”的戏码,他们只能将错就错,一起返回华盛顿。途中飞机在雨夜里坠毁,所有人幸存了下来,在一个想要换取绿卡的非法移民的帮助下乘车返回华盛顿。然而,他们中途停下加油时,舒曼试图性侵加油站老板的女儿,被老板枪杀。制片人斯坦利立刻抓住了这个机会,为舒曼制造了一场精致的军事葬礼,声称他在战俘营救行动中受伤不治而死。
总统最终以89%的支持率胜选,制片人斯坦利发现政治脱口秀却将这一切归功于总统竞选时使用的那句平淡口号“永远不要在中途换马”,他激动地要为自己的功劳正名。尽管舆论专家康拉德警告斯坦利不要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他本可以借此出任大使,但斯坦利仍更关心他的自己的功劳没有得到认可。康拉德只好不情愿地命令安保人员除去斯坦利。
几天后,着名制片人斯坦利在家中因心脏病去世,阿尔巴尼亚的一个恐怖组织宣布对康拉德等人制造出的爆炸事件负责,假战争正在引发一场真正的战争……
这些天《尾巴摇狗》剧组开始进入排练期,所有人都在为正式开拍做准备,乔琳也忙得像个陀螺,不停地同摄影指导确认她想要的镜头能否实现,她想安排几个连贯的长镜头。
等她扭头看到主演之一的达斯汀·霍夫曼后,她皱起了眉头。
“达斯汀,谁给你的这副眼镜,你看起来像是见鬼的拉里·金!”
达斯汀耸耸肩,“我也觉得是,但丽塔想让你再看一眼。她真的很坚持。”
乔琳摇摇头,开始通过步话机呼叫负责演员造型的丽塔:“丽塔,你能来这儿一下吗?我不想要一个六十岁的CNN电视主持人,我不想要这种眼镜,我需要那种镜片是淡紫色的框架墨镜,有点浮夸,但不要太浮夸的那种。”
丽塔出现时手上抓着三副形状不同的淡紫色框架墨镜,“你是说这种吗?我们之前都试过了,我总觉得不对劲。”
乔琳起身从中间挑了一副看起来最贵的,递给霍夫曼戴上。
她认真打量了他一会儿,挑眉问:“只有我一个人觉得这开始有点像是鲍勃·埃文斯了吗?”
比安卡回答:“你是说罗曼·波兰斯基《唐人街》的制片人罗伯特·埃文斯吗?”
乔琳点了点头。
霍夫曼掏出雪茄,做了个抽雪茄的动作后说:“现在,这才是鲍勃·埃文斯。”
乔琳忍不住笑着点点头,“没错,我们需要一点鲍勃·埃文斯的风格!就是这个了!”
霍夫曼随即模仿着埃文斯的风格说出了他的名言:“制片人是一部电影最重要的元素,是制片人聘请了导演、编剧和演员,是制片人参与一切工作,选角、制作、成本、后期制作以及营销工作。他在一部电影上耗时四五年,却从未得到什么荣誉!”
乔琳笑着鼓了鼓掌,“没错,达斯汀,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节奏!”
霍夫曼笑着做了个致敬的动作,“很乐意为您服务。”
乔琳也笑着回礼,“你们知道的,鲍勃·埃文斯曾经说过,当导演雇佣制片人时,你就陷入大麻烦了。导演需要的是老板,而不是只会说好的人!但是,我可以向你们保证,在我拍过的所有片子里,我都是制片人,可我从来没搞砸过任何一部片子!”
1996年1月14日,《尾巴摇狗》在洛杉矶比佛利山庄山顶一处豪宅内正式开拍。尽管乔琳还不确定要如何搞定在白宫门前出入的镜头,但她还是信心满满地带着剧组成员们开工了。
她知道当她走进片场时,所有人都在指望从她嘴里听到清晰的命令,今天要拍什么,他们要做什么,是否有别的方面的问题,而她要做的就是胸有成竹地说出所有指令。
即使她不是真的胸有成竹,她也必须得装出胸有成竹的样子!
“大伙儿,我们今天拍舆论专家和制片人相遇的场景!这是一个连续镜头,我需要你们记牢你们的点位,我们有两台连续拍摄的摄影机,像我们排练时做的那样,不要出错!”
Icarus(二十九)
《尾巴摇狗》的拍摄分为两组,乔琳负责主要剧情部分的拍摄,而助理导演肯负责拍摄电影剧情中需要出现的空镜头和电视节目等素材镜头。
在整个剧组紧张但有序的工作进度下,一切拍摄都按照乔琳安排的那样进行着。尽管节奏很快,但是剧组的拍摄过程实际上非常轻松愉快,乔琳非常鼓励主演将自己的创意融进角色中,大家就像玩乐一样拍摄着一档讽刺喜剧节目。
吉恩·哈克曼恰到好处地扮演了这个神秘莫测的舆论操控专家。在故事中,专家康拉德是个非常神秘的角色,乔琳和编剧大卫·马梅特都没有给他设定背景故事,这让他的一切行动都染上了一种奇怪的神秘色彩。总统陷入舆论麻烦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找康拉德来”,而总统身边最亲近的助理威尼弗雷德却对康拉德是谁一无所知。
显然,他是那个掌握一切谜题的人,但他能够不动声色地使用他的权力,就像是决定早餐吃玉米片还是培根三明治一样举重若轻。他当然能够轻柔地同合作伙伴开玩笑,也当然能面不改色地下令除掉“安全隐患”。
而吉恩·哈克曼安静的表演无疑将这个角色从纸面上带了出来,他赋予了康拉德立体的深度。哈克曼站在那里,乔琳就知道他是一个能掌握权力且享受匿名身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