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娱]好莱坞摇滚日志(595)
乔琳:有趣的是,我们两在制作期间其实完全没见过面。这不是艺术家合作的常规,但也不少见,我和他的日程总是对不上,于是我们只能远程交流。他把歌词和录音发给我,我再把我的材料发送给他,我们直到正式录音的最后一天才见了一次面,结果那天的录音都没用上。我们花了太多时间讨论其他歌曲。
戴蒙:不过我跟诺埃尔合作的时候,他来录音室来了几次,但我们没什么进展,就是在不断地发展riff,直到“我们有力量彼此相爱”这句歌词出现,我们才真正意义上开始了工作。但两个中年白人直男一起唱有关“权力”的歌总是有点不对劲,于是我们又邀请了Jehnny Beth来合作。
乔琳:诺埃尔一直很想跟你(戴蒙)合作,你承诺过他你会让他出现在下一张Gorillaz的专辑上,但现在显然我们两都没得到一个角色,我是应该责怪杰米(Gorillaz乐队的视觉负责人)还是你?
戴蒙:我就是这么骗到你们的,我是个聪明的恶棍。
乔琳:尽管我没得到一个属于我的角色,但是我很喜欢这首歌(《She Is My Collar》)。我觉得这是首讨论成瘾问题的歌,她不只是个简单的爱情象征,她可以代表任何跟你无法拒绝的成瘾问题。在这个时代,我们都是某种成瘾患者,比如,手机,不是吗?我们是资讯和信息的成瘾者,在我们没注意到的时候,我们已经被各种资讯的接收端包围了,我们的时间被这些东西占据,我们的大脑已经过载到我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真正地汲取精神营养,去爱人。这是一种时代病。我们都知道这一点,但我们可能无力与之抗争。
34楼:哇,戴阿邦这是什么品种的交际花,同时把人家夫妻两个骗来给你打工
35楼:戴阿邦,我命令你立刻给妈咪搞一个角色!啊?你说我为什么不命令杰米?杰米那么可爱,我舍不得
36楼:笑死,跟人家老婆唱“她是我的秘密情人”,跟人家老公唱“我们有力量爱彼此”,不愧是你万人迷啊
37楼:所以《We Got the Power》为什么不请乔总合作呢?我想看你们仨当年这个大三角同台表演,肯定超级好玩!
38楼:乔总这么一解释,我突然觉得哇,戴阿邦的本意是不是在指手机上的互联网色|情制品啊……
39楼:哈哈哈哈哈哈你们有没有看戴阿邦在另一个采访里说利亚姆估计要气炸了,记者说可利亚姆才夸过Gorillaz的专辑,戴阿邦说那是因为我没跟他哥哥和乔琳一起表演,笑死我了
40楼:诺有缸还说没人tmd在乎莉娅的看法,莉娅好可怜
41楼:没事,莉娅已经在推特上发出了重要指示,他回复粉丝诺有缸和戴蒙的表演照片说“这两傻X”
42楼:有粉丝给他发乔总和戴阿邦的表演照片,莉娅神回复说乔总发型好看,我一看乔总的发型跟她大部分时候发型都一样,没整什么活,我就想笑
43楼:这么一看莉娅还是更嫉妒戴阿邦跟诺有缸同台了嘛!
44楼:说起来,这又是诺有缸打脸合辑中的一个,是谁说过Gorillaz是给15岁小孩看的乐队来着?啊!是你!
45楼:放话越狠,打脸越疼
46楼:真好呀,你们几个绝对是懂炒作的,把粉丝们整得不要不要的……多来点,爱看!
47楼:真的一打开推特,有种“等一下,让我看一眼日期我是不是穿越回了1995年”的感觉!
48楼:是啊,不管是牙爹缸子还是妈咪,大家都很好欸!莉娅也很有精神!
49楼:We got the power to be loving each other!太棒了,真的是对Britpop时刻最好的一个回答,战争结束,我们仍然有力量彼此相爱!
50楼:靠,楼上你给我整得眼睛酸了……
演出继续2
主题:【精华】【科普安利|乔琳·阿普尔比】
来自:Momo
2024-02-14 已编辑
虽然觉得乔琳·阿普尔比真的还需要我来科普吗,但是今年终于轮到我去见她了,所以必须给我女神写个安利贴。
跟我一起念,入我玛丽神教,保你滚到尖叫!
(好吧,我知道这个口号很土,别骂了,别骂了,孩子已经在哭了.jpg)
长文预警,主要讨论乐队Vio Velvet(简称紫绒)的六张专辑和女神的个人专辑。如果我有什么疏漏的地方,请大家补充!
Here we go!
【1. Vio Velvet的开始】
1989年的洛杉矶,一群姓氏首字母凑在一起能组成BABY这个搞笑名字的摇滚青年凑在了一起。除去鼓手罗拉·贝利是被表哥,也就是吉他手罗德·约夫强行拉过去的外,贝斯手史蒂夫·布鲁克斯和主唱乔治·阿普顿都是罗德在高中时期结识的朋友。受到70年代朋克乐队New York Dolls的启发,他们决定故意使用B.A.B.Y.这个名字。
这群接受过正规音乐教育的高中孩子很快就在洛杉矶的地下圈内部建立起了人脉,开始打造出一支继承了噪音摇滚和佩斯利地下音乐风格的乐队。史蒂夫作为乐队里唯一一个大学生,为乐队提供了车库用来排练,还提供了一部分启动资金。他事实上还兼任乐队经理的角色,为乐队寻找演出机会。
但问题在于,主唱没把这份乐队爱好当成是未来发展的事业,在乐队成立后的第二年,他决定离开洛杉矶前往马萨诸塞上大学。而失去了主唱的BABY陷入了解散的边缘,他们决定改革乐队,将乐队从BABY改为Vio Velvet,并且重新招募一个主唱和一个节奏吉他手,或者一个主唱兼节奏吉他手。
而在美国的另一侧,17岁的乔琳·阿普尔比还在纽约一所精英女子高中读书。这所学校以鼓励学生多样化发展着称,还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这让她很容易就在同学里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人,她在一边忙着担任学校乐团竖琴首席的同时,还偷偷组建了一支学生摇滚乐队Vacuum。他们从翻唱乐队起步,很快就发展成了有自己特色的乐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