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枕戈(重生)(180)

作者: 将小明 阅读记录

宋如玥问:“还有别的特征吗?”

谢时若有所觉,道:“……作战以外,我没多留意,模样也不曾看清。不过她年纪应该不大。”

宋如玥看出他目光里有话,不语半晌,“——这个西夷女将,或许是我的一位故人。”她终于迎着谢时的目光,微微提了提嘴角,但是舌根却好像刚碾碎了一段黄连,“所以多问了几句无关的。”

谢时一听她声音发苦,立刻垂下眼睛——少顷,又看向她,重复了一句:“人生际遇,无常而已。将军,无需忧虑。”

-

辰国与西凌,以烽火台为界,各自排兵布阵。西凌打探不到烽火台以内,也不甘示弱,布下疑阵,兵力同样令人难以掌握。

“与我交手的那些,不会超过八万人,按常理,应该是倾巢出动了。”谢时在一旁低声提醒,“但是,西夷这次作风迥异,我也说不好这是不是他们的总兵力。”

他地位尴尬,一点事端都惹不起,因此说话留了一分余地。宋如玥明白他那句“按常理”指的是什么——

西夷并未完全开化,他们的目的,从来不是长久地占有一座城池、一片土地。他们掀起的战争,总是为了掠夺食物、布匹,等等物资。当时若西夷有哪怕一千多余的兵力,扶兰就会沦陷。而这等大城,对西夷来说,哪怕片刻易手,能得的也会比现在更多——他们一定会破釜沉舟。

他们一贯是这样的。

但扶兰守住了。

宋如玥短促地吐了口气,为了缓解自己的心绪,她还挑了个枪花。可是手指依然有些颤抖,这个早已纯熟无比的动作,竟然险些失手。

“知道了。多谢。”

她几乎说不出长句。

谢时犹豫了一下,看不下去了,隔着护甲握稳她的手腕,片刻即收:“不然……我为你压阵。”

“哪怕逃过这一次,也不知以后还有什么。总要面对的。”宋如玥对他点头一笑,“多谢。”

她提枪上马。

-

宋如玥所率援军,分为左右两翼,从两座烽火台以外分别绕行。漆黑夜色中,恍若一只巨鸟缓缓张开的庞大羽翼。

中军一路,兵力最少,阵仗最浩大,却是宋如玥亲自率领的,扶兰城残部。

两座烽火台大门洞开,潮水般的士兵倾巢而出。绝云鼻上雪白的短毛仿佛一道闪电,声势夺人地冲出关塞!

-

紧张归紧张,宋如玥真没想着躲。

甚至,她就是按照“对手是萨仁”来排兵布阵的——辰军骤然强硬,必会引起西夷疑窦。但若对面是萨仁,她若能认出自己,面对这阵仗,必定会先入为主,以为宋如玥在战场上也是个莽夫,全力迎战当头之击。

那么,埋伏两翼的大军,也就有了得手之机。

-

扶兰城残部,在谢时手里,都险些弃城,何况这一战又是转守为攻。

好在,宋如玥有一座天铁营。

这一战虽然混乱,但全军的目标不在于战胜,而在于缠斗、彻底引走西夷的视线……宋如玥眼中的目标,也从未这么清晰过:西凌主将。

她要把那个女人揪出来,如果是萨仁,就面对面地问一问为什么。可是问过之后,再怎么样,她还没想好。

她昨夜辗转反侧,满脑子都是当年萨仁在望凤台,向她和辰静双允诺:若归去为王,必定与辰国修好,再不进犯。

如果不是萨仁……那不过是个西夷人,她当然要斩落对方头颅!

-

双方厮斗两个时辰,天光微明,扶兰城和宋如玥都已经近乎惨烈。西夷几乎逼入烽火台以内,伏兵仍蠢蠢欲动。宋如玥嗓子里泛着一阵又一阵的铁腥味,眼看着近在咫尺的西夷人马,仍辨认不出敌军主将何在,忽然放声嘶吼:“萨仁——!”

战场人声鼎沸,这当然是无济于事。这两个字,甚至发不出她心中郁气,于是宋如玥又恨又恼,操着嘶哑的喉咙,再次仰天怒吼:“萨、仁!!!”

——海外话本中人都靠孝感动天,她这不知是不是声感动天,不远处,竟然真有人透过重重喊杀、铛铛金铁,奇迹般领会了这两个发音,浑身一震,缓缓转过头来。

她知道和她打了一夜的辰国将领,人称“碧瑶”。她心情有些复杂,因为她当时出逃,还是顶替了人家的名号。

接着,她就亲眼看见了那位碧瑶,戴着一张眼熟的面具,半具盔甲都浸在血里。碧瑶身边死死跟着两个护卫,其中一个,她似乎也在什么地方见过。

再接着,她目光向下,看见了一匹熟悉的马。

西凌人对马从来过目不忘。何况绝云是匹好马,连她看了,都有些眼红。

她抬起眼睛,已经知道了面具后的人是谁。她眼睛发酸、发涨,想必已经绷起血丝,和眼前人刚好凑成一对“相映红”。

可是相顾无言,却来不及泪千行——和宋如玥穿着同样盔甲的人在倒下,和她穿着同样盔甲的人也在倒下。当年在望凤台的承诺,她只做到了“继位称王”,可是接下来的几项,竟然在杀了那些乱糟糟的兄弟、临危继位的基础上,还要难如登天。

这一瞬间,漫长到吞没岁月,吞没了桩桩件件喧闹温馨的旧事。可是,外人看来,她们也不过是相望了一眼。

萨仁如梦初醒——双方胶着已久,这是扭转战局的大好机会——可她骤然一扭头,狠狠咬牙,用西凌语喝令:“撤!”

宋如玥大惊:“不准走!”

说着拍马直追,瞬间掠到萨仁驾前,甚至劈手去夺她的缰绳:“这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