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枕戈(重生)(200)

作者: 将小明 阅读记录

宋玠不慌不忙,敲定了最后一个子,而后他抬眼看向齐晟,唇角露出一丝优美的微笑。

齐晟握着棋子呆了半晌,泄气似的往后一靠:“罢了!孤从未赢过殿下,与诚王手谈都是输多胜少,罢了罢了!”

“齐王说笑了。”宋玠笑道,“胸有壮志之人,何必在乎棋盘上这一点经纬?”

“唔。”也不知道齐晟信了还是没信,他按了按额头,问道:“果真如殿下所言,天康城已经开战了。我们的时候也要到了!”

宋玠不温不火道:“殿下稍安勿躁,这还才是第一步罢了。我们的时候,要等着下了孟国,占了第一块地,才算到了。”

他这是反驳。齐晟眼高手低,时而狂妄时而自卑,按说最听不得反驳之言,可不知宋玠给他灌了什么迷魂汤,他听了宋玠一驳,竟依然和颜悦色,不以为忤。

“自然都听殿下的。”他毫无遮掩地一摆手,“殿下经韬纬略,孤随殿下学到的,竟比从前二十余年还多!这次也有一事不解……敢问殿下,为何早早就能断言,天康城必会开战?”

“诸侯逐利,”一旁努力压低自己存在感的宋珪替宋玠接了话,屋内二人习以为常,看向他——他把手指一绞,匆匆扫了一眼宋玠,道:“燕穆二国势均力敌,各占一半天康城,谁都不肯放手。原是有辰恭在前,双方真真假假闹上一闹,而辰恭始终按兵不动……天康城自然会乱。”

他解释得清楚明白,宋玠就不必再费自己那破锣嗓子,只轻轻一点头。齐晟也明白,宋珪有时候是拿自己当兄长的喉舌,因此,也拿他当个物件,并不十分地放在眼里,扬眉看向宋玠:“孤愈发觉得,殿下龙困浅滩,能选中孤做盟友,真让孤受宠若惊。”

“哪里,”宋玠笑着开口,“齐王亦有隐而不发之才,世人无福知之,叫我捡了便宜。”

不得不说,宋玠和宋如玥,在对付齐晟这件事上,一个吹捧,一个示弱,真是亲兄妹——且都哄得此人一愣一愣的,指东不打西。

唯有宋珪在一旁看着,心知肚明,又不忍言明。

他也不敢言明。

在他心里,自己仍欠着兄长喉上一刀。

请战

中秋后第二天。

辰国早朝,分大朝和小朝(注)。每逢朔望,即是大朝,文武机构,各个要述职。

其余时候便是普通的早朝,称之为小朝。

小朝有时候也会拖得很晚,但多数时候并不冗长。如果小朝上没什么事,辰静双处理完政务时候还早,通常会到校场,接宋如玥一起用午膳。

一路上,给她揉揉手,讲些玩笑话,有时候带些小玩意儿去,譬如恰好落在他手中的叶子、桃树杏树上青涩的毛绒绒的果子,随着心意和时令,不一而足,是他觉得一天当中最快乐的少年时候。

如今眼看着乱局要再启,他更珍惜这一段时光,若不是仪仗跟着,他恨不得一路小跑。

所以辰王殿下今日格外不高兴。

他刚下了小朝,正要往外跑,就被新上位的齐王堵在了群英殿。

但是辰王殿下依然保持住了自己的翩翩风度,听了通传,便道:“请。”

他甚至起了身迎齐晟,笑问:“殿下所为何事?”

齐晟道:“前些时候,孤父王骤然薨逝,情绪激愤之下,多有失态,请殿下见谅。”

这话,一听就不是出自他自己之口。齐晟的反心有多真情实感,是个人都能瞧出来,何况辰静双?

但他只是淡淡笑了笑,道:“人之常情罢了,既然已经过去,殿下就不必再提。”

本来按他的性子,齐晟如此拐弯抹角,他也不会急躁,反而会心里冷笑一声,与他一同兜圈子——看谁兜得过谁。更不会像宋如玥那样,哄着他玩。

不过今时他心里记挂着别的,也不愿意遛他,干脆道:“殿下今日前来,想必不是为此。”

齐晟少见他如此直白,踟蹰了一下:“孤虽然安居一隅,却也听得天下事。辰恭登基、天康城开战……虽则沉云亦有辰国将领驻守,但孤想着,辰国大军多半才西征归来,于沉云未免乏力。先父王在世时,就时常提点孤,辰王妃娘娘乃是皇室正统,因此万事都需为辰国考量、向娘娘尽忠。先前,孤闹了那么大的乱子,殿下与娘娘不与孤计较,孤不胜感激,因此,愿率三万齐军,赶赴天康前线,为二位解忧。”

-

“……如此说来,确乎是个天衣无缝的理由,我没有不同意出兵的借口。”辰静双手指一别,堪堪卡住了宋如玥失控的刀柄,“小心,用力不能太过。”

两个人手指交缠在一起,握着一个什么小木牌,宋如玥手里捏着一柄小巧的刻刀,刀尖已经几乎冲出了木牌边缘,险些在微凸边框上留下一道划痕。

宋如玥忙抬起刀:“别这样!伤了你怎么办?”

辰静双把下巴垫在她肩窝上,笑道:“我的手,你急什么?”

宋如玥:“……”

她把刀尖往回一缩,刀锋偏开辰静双的手指,却更别扭了,稍不留神,划伤的就是她自己的手。

辰静双急了,后背一僵:“诶!”

宋如玥哼道:“我的手,你急什么?”

辰静双失笑。他本来只是想听两句甜的,谁知又被人拿捏了。把刀柄一握,他道:“蒙望的折子上说,如今沉云尚可隔岸观火。齐王尚在的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我往齐军中插了些人。我看,也是时候用了。但是我却有个忙要你帮……”

宋如玥想了一下,问道:“你要用天铁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