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戈(重生)(203)
这一瞬间的犹豫,已经令答案昭然若揭了。
宋珪叹了口气,道:“若是旁人问你,万不可如此犹豫。”
宋如玥干巴巴地笑了一声:“看来,父皇已经跟皇兄们说过了。”
宋珪又问:“玉玺的确在你手上?”
宋如玥领会了这话的意思:“不错。我上一次确认,是在听说了辰恭得到玉玺之后。真玉玺仍在我这里。若非父皇耍我,辰恭手中的,应当是个赝品。皇兄,你们……”
你们要拿走玉玺么?
宋珪微微舒了一口气,摇头道:“玥儿,此事,再不可与人说了。”
宋如玥点了点头。
宋珪:“我宋家的玉玺,终归要现世。前些时候见面,父皇把希望托给了皇兄,但如今,皇兄和我,自身都朝不保夕,拿着玉玺并不稳妥。皇兄叫你先将玉玺好生保管,再不可与任何一人说,包括辰王在内……谁知道他贴身的那些暗卫可不可靠?尤其如今,辰恭拿了个假的……你这玉玺若传出去,你更危险。”
宋如玥又点了点头,正色道:“我知道。”
“你知道就好。”宋珪摸了摸她脑袋,“你可一定要活着……对了,还有件事,皇兄想托你办。”
“是什么?”
-
“——你二皇兄和你见了面?”
“这是重点吗?”宋如玥头疼地撑着太阳穴,“那么惊讶干什么?坐下。”
她却不解辰静双的震惊——在辰静双这多疑的人眼里,宋玠宋珪站到齐晟背后,久不现身,只能是要与己方为敌。怎么他刚往对方眼皮底下埋了钉子,对方就抛来了橄榄枝?
莫说什么他们是宋如玥千依百顺的皇兄……流落乱世的情谊,是什么坚不可摧的东西么?谢氏对他的好,可还历历在目呢。
哪怕他因此而自以为疑神疑鬼,彻夜难眠,也万不肯踩入这个坑。
宋如玥瞪着眼睛看他:“重点分明是,皇兄想与你结盟。”
不错,这就是宋玠托宋如玥办的事。
宋如玥这厮,平日里城府颇深,喜怒不形于色,结果今天迈进后宫,避开人多口杂之地,几乎是一步一蹦跶、跳着舞步,神采飞扬地飘向辰静双,向他原原本本地学了她二皇兄的口吻:
先皱着眉:“这事,也不知会不会令你为难……倘或你不好办,不办也是了,皇兄必能想出别的办法。”
又摇摇头:“我也觉得这事不该与你说……”
再长吁一口气,目光游移数次,终于定定看着眼前人:“皇兄说,齐峣虽是君子,齐晟却不可托。齐国到底归顺辰国麾下,辰王虽受掣肘,却不便动手。皇兄想让你问问辰王,若有朝一日,皇兄能取齐晟而代之……辰王殿下愿不愿意和我们联手?”
话音未落,又自己摇着头否定了自己:“不成不成,我早跟皇兄说了不成,把你夹进来,是便宜许多,但……”
顿了半晌,又叹道:“但无论如何,我们终究是皇室正统……手中还有父皇做懿王时的金印,是最名正言顺的一支。倘或辰王与我们联手,待日后得成大事,皇兄就封辰王为天子以下第一君王,封地金银,无不丰厚……玥儿,倘或我是辰王,我必会追随皇兄的。”
辰静双无奈地看着她笑,许久没见她笑得这么灿烂了:“那么,启王殿下能给我什么实在的好处?又要我给出什么好处?”
“唔,二皇兄说,”宋如玥换回了自己的口吻,回忆道:“他们如今还只有一个正统的名分,拿不出什么,也因此,不求你帮衬多少,只求壮大至五万人马之前,若辰恭来袭,请你帮忙挡上一挡。”
她那仿佛被人泼了一把阳光的表情、兴致勃勃的神态、女儿家的小动作,好像一日之间变回了才十六岁的小丫头。
宋玠这条件也不甚过分——辰国得齐国鼎力支持,齐国本就在辰国庇护之下。
他身为皇子,目的想必是复国,才刚离开京都,需要人倚仗,也是寻常。辰静双没有称帝的打算,与他并无冲突,手下辰国又是个盘根错节的大国,以宋玠如今的实力,无论如何也吞不下,他惦记不着。
辰静双只是还有一点疑心。
——哪怕先前的事,并未造成什么真正的损失,宋玠将之解释为“为了取信于齐晟”也算合情合理,他仍有一丝不安。
只是看着宋如玥发亮的眼睛,他不忍泼她冷水,只隐晦地问道:“茍易他们几个都送过去了?”
“是,”宋如玥只当自己没听出他的言外之意,混不在意道,“这些人都是忠于我的,连皇兄也支使不动,信得过。”
“忠于宋如玥”在辰静双耳中没什么,“连宋玠也支使不动”,才叫辰静双终于放下了心。他缓缓放松了身子,笑道:“非得如此,我才敢把我身家性命都托付到你皇兄身上。这联盟无伤大雅,我就同意了呗。”
流言
八月一天比一天凉。
若不考虑西夷那些抢粮的蛮子,太平与农忙,自古就是一对难舍难分的老情人。再昏聩的帝王,也极少在农忙时节兴风作浪。直到百年前,齐人发明了“铁犁”“木牛”等等田间机械,一个妇人也能照顾十余亩土地,战争才与时节渐渐脱节。但泱泱大国,令行禁止之间,难免还保留着旧时代的痕迹。
今年的秋天行将入土,短暂的太平眼见着也要随它而去。辰恭还没有办登基大典,民间已经絮絮地起了传言,市井百姓,没被战火烧到家门口,论战论政论八卦,都如数家珍。
棉料的布匹被人翻来覆去地挑,几乎有点不耐烦了。但那双挑挑拣拣的手依然不肯罢休,主人心神都不知道溜到了几重天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