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枕戈(重生)(22)

作者: 将小明 阅读记录

二皇兄和皇兄是兄弟,在这关头,他怎么还会做出兄弟相残的蠢事?!

“陛下,卫将军是卫贵妃兄长,生前与谁交好,想必不用臣下多言——能在城墙上做此手脚的是谁,想必也不用臣下多言!左右如今已经城破,反贼叛军势不可当,不如就将此人就地正法,以慰启王在天之灵!”

“此人究竟是谁,请大人明言!”宋如玥惊恼道,“免得指认不清,冤枉了好人!”

“安乐!”皇帝喝了一声,“文成,把公主带下去,还要朕说第三次吗?!”

他声音发紧,仿佛带着些恐惧,急于要赶走她。可宋如玥又急又愤又伤心,哪里是乖乖听话的人?

“儿臣不走!父皇……父皇难道也不敢让儿臣知道那是谁吗?”宋如玥说话间止不住流泪,却还是倔强,喊道:“儿臣是死也要死个明白!父皇也怀疑是二皇兄吗?!因此才怕儿臣知道吗?!儿臣自己倒不怕!若真是二皇兄……若真是二皇兄……若真是二皇兄,自然也要杀人偿命!”

这话一落地,殿上一时安静了。程开跪地道:“公主金言,深有见地!”

文武百官跟着跪了一大半,高声奏道:“公主金言,深有见地!”

殿上肃然,隐有啜泣之声。

皇帝眼圈也红了一片,色厉内荏,斥道:“放肆!一丝证据也无,你们可知,你们指认的是谁?!”

“臣——不惧什么凤子龙孙!只知是此人致使城墙陷落,既然皇上还坐镇兼明殿,按我大豫律法,此人理应当斩!”

“凤子龙孙”一出,宋如玥颓然跪倒,似有不甘地看向皇帝,腮上垂泪。此时,殿外有人快步跑来,在槛外跪伏:“禀陛下,贼人已招供!指认的是……是诚王殿下!证词在此!”

皇帝的龙袍,仿佛一瞬间就塌了。他挥了挥手,仍勉强维持住威严,语气却果真弱了:“呈上来。”

文公公接过证词,递上去。皇帝看罢,也不免又气又痛,将证词一搁,重重喘出一口气。

殿上无人敢抬头,只从这一口气中听闻,真龙也有西山将近的时候。

“如今,珪儿正率兵守城。虽已无城可守,一街一巷,却还要有人带着去守,总不能拱手让人。”皇帝轻轻叹了口气,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和失望,轻轻说道。

他好像怕说重了话,会打破什么平衡,让自己当众失态一样。

兼明殿内,呼吸可闻。这样的寂静里,仿佛钉死了大豫最后一个皇子的罪状。

已经辩无可辩、恕无可恕了。

皇帝一个人坐在皇座上,没有人敢看他,只听得他是轻轻地叹了口气,轻轻地说道:“都下去吧。”

-

这位皇子——此刻心里也又慌又怕,几乎乱了阵脚。

他是想杀了宋玠没错——可是他没想到城墙会陷落!他没想到——只不过是杀了一个人,竟然真的天崩地裂了!

但是这样的辩解,他自己也知道,说出来也没什么意思。因此他就咬紧了牙守城。

此刻叛军离皇宫还有八里半。

他离开皇宫,就也是八里半。

他一眼都没敢回头看,一眼都没敢回头望望朱红色的宫墙。

-

城内,自不必说,已经乱成了一团。

百姓们谁能想到,前一天还固若金汤的京城,今天就被人打破了呢?谁能想到两位皇子都上了战场,守军竟还能节节败退呢?

别说他们了,举城上下,没一个想得到的。

上至王府官邸,下至窄街破巷,全都奔走着惊慌失措的人。正南的永宁门已被叛军攻陷了,众人便涌向正北的文宣门。一时路上香车与草鞋同游,公侯并乞儿一路。哭闹吵嚷声响成一片,混乱不堪。

有一个人频频回望。

“大人,您看什么呢?还有什么要紧东西没拿吗?”笙童急得一头汗,问他。

辰静双脸色发白,只摇了摇头。他转过身,收回目光:“上路吧。”

他骑上马。

他从听说宋玠上了战场,就有不好的预感,果然成真。他早就打点好了店铺,收好了细软,如今一上马就能走人。

他只是仍觉得心寒,还有些没反应过来辰恭已经弃了他这个儿子。他少年丧母,如今,也只当自己是没有父亲了。

江山浩阔,形影相吊。

——这时候,他忽然想起来宋如玥。

严格地说,宋如玥和他只有一面之缘,却一见如故。京城易主已是定局,可辰恭会怎么对她呢?

……或者,她自己会选择怎么样呢?

辰静双默默一笑,笑意很快又沉没了。

身在乱世……

他又回头看了一眼宫墙。

抛却人海,宫墙仍是宫墙。巍峨壮丽,鲜艳庄严。

“去吧”

宋如玥恍惚地走出兼明殿。

她忍不住回头看。兼明殿很深,阳光就总也照不透,让人看不清高坐在皇位上的人。

此刻,群臣已经退下,兼明殿内空旷寂寥。只剩下皇帝还坐在皇座上,仿佛一尊雕塑。

林荣扶了宋如玥一把,轻声道:“殿下,留心。”

宋如玥走下台阶,又回头看了看兼明殿。

方才,皇帝叫众人都退下,唯独留下了她。他们这对红着眼圈的父女相视良久,终于是宋如玥打破了沉默:“请父皇示下。”

皇帝冲她招了招手。宋如玥上前,他还不满意,道:“到爹的面前来。”

宋如玥迟疑着走到皇座前,就被他抱住了。宋如玥童年的时候他经常这样抱她,半跪下身,环住她的腰,整个小人儿就被他圈在了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