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枕戈(重生)(411)

作者: 将小明 阅读记录

“还是心软,放了宋玠一马。若是我,已知道他在拉拢势力了,何不斩草除根?宋玠那样的人,能做得一回,哪里就做不得二回三回?”

不过话虽如此说,他到底不是太无情的人。垂眸看向卫真的尸体,也不由得为他暗叹了口气。

不知他临死,脑海之中,想到了什么。

而越是这样想,就越显得宋玠薄情寡义、冷漠无情。

真是令人齿冷。

-

而齿冷,很快也被心冷的劲头压了过去。

穆军大胜折返,便要回去抄了宋玠。可是不料,那些人却撤得干干净净,没有了踪迹。

穆衍当然也没有指望他们能在原地等着伺候着,但是,他原留的几队斥候,都是要么失踪,要么跟丢。唯一有用的消息,就是其中一两队,看见了宋玠率众往北逃去了。

可是,穆衍自己就是从北边折返,却没见着蛛丝马迹。

又在原地反复搜了大半日,依然一无所获,倒是士气低落了些许。穆衍此时哪敢这样等着士气低落下去?因此很快做了决定:

既然已经到了此地,距离皇城不过一两日功夫,那么,何必咬着一个宋玠不放?

此处若只有他自己,他当然不会放弃搜寻宋玠。这人,总有出乎意料之举,又总能表现出潜移默化、移山填海之能。但形势所迫,他只好当即转换了目标,将穆军的心思,从宋玠身上,转换到了皇宫上。

然而皇宫此时,就像袒露在雪原深夜中的一星烛火,摇摇欲坠、光辉刺目。打入皇宫的好处,穆衍能想到的,辰静双和燕鸣梧,自然也会想到。

尤其一过湖浮,处处剑拔弩张之感就愈发明显。直至一日,在永溪脚下,分属燕国和辰国的两个小头目爆发了一场摩擦,一切,才终于被摊开在了阳光底下。

但三王也只是心照不宣。

至于剩下的最后一位——

-

永溪城外。

此处竟有一处近乎荒废的别院,荒草凄凄,几乎没腰。宋玠却对此熟悉得很,在门外下了马,便轻车熟路地往里走。

没拐两个弯,他就拐入了一处小院。这里似乎被人简单地收拾过了,地上露出坑坑洼洼的石板,雪都堆在石板两边,像一座安宁沉静的幼年的山,低矮又纯粹。

小屋掩着门,但细看,又没挂锁。

宋玠于是推门而入。

宋如玥正站在窗前,看着他牵回来的那匹马,目不转睛的。

“你若喜欢,就送给你吧。”

宋如玥顿时收回了目光。

她挑了个说尖刻也尖刻、说不尖刻也不尖刻的问题。

“这就是你们当时养伤的地方?”

“不错,”宋玠坦然回道,“这里本是皇祖父赏给广成王的长宁别院,他离京多年,早废弃了。”

宋如玥又没话问了。

她沉默着观窗外的雪,不自觉地又把目光投向了那匹马。

它看起来也精壮矫健,两只尖长尖长的耳朵往后背着。更难忍的是,它的鼻梁上也有一线闪电样的白,在周围深色的毛发之间,看着既精神,又明亮。

她无声呼了口气。

“你这样站着,不累么?”宋玠又问她,“我给你找了这么个地方歇息,就是为了让你稍稍缓缓腿伤。”

宋如玥不置可否。

但宋玠给她搬了椅子、围了被子,她也就坐在了窗前。

好像她真成了个话不多的人似的。

“你把我送到这里,又独自守了一天,真算是逃了,要偃旗息鼓了?”

宋玠好脾气地笑笑:“自然不是。”

他在宋如玥面前,仿佛连军机也无所谓泄不泄露似的,轻描淡写道:“卫真手底下,我埋了一层我的人。分兵前,我叫他们各自拢了一部分部下,按之前说好的法子和路线,伺机离开。至于那些原来跟在我身边的人,也都被我派了出去,好将他们聚在一起。”

“还要打?”宋如玥敏锐地捕捉到了他的话外之音,微微眯起眼睛,不赞成地将目光投向了他。

宋玠耸了耸肩膀。

时至今日,瞒了太多东西、藏了太多情绪,哪怕整座别院里除了他自己和那匹马,只有宋如玥一个活物,他也早已不会再为自己解释一个字了。

于是,宋如玥也不劝他,只低声道:“我记得,从前,在父皇面前,你总是温和有度,不主张武力解决问题的那一个。父皇也是为此,时常对你赞赏有加,赞你难得一份仁心。”

宋玠笑道:“都多少年前的事了,还拿出来说。”

“有一段时间,我恨透了你。”宋如玥说。

宋玠始料未及,停顿了一下,才笑了:“我知道。”

“我那时候,只觉得每天暗淡无光,一辈子都被你毁了。可是,辰台之战,我有幸又见到了天地。见到了天高地广……于是在一方帐篷里闷出来的恨意和绝望,就烟消云散了。你看,被你囚了一年,我还是我,拿得起枪,拼得了死——既然我还是我,那么,一切就都还有未尽的希望。于是,我也就没那么恨了。再后来,那么久的一段时间,我不知你生死……原还觉得痛快,觉得无所谓,但一见了你,才知道,原来我的心,又软了回去。”

她说着这话的时候,没看着宋玠。

于是宋玠得以悄悄松出一口气,一时心中不知是喜是酸,只是眼眶有些莫名的湿。

他仓皇一闭眼。

“那么,你想说什么呢,玥儿?”

“人……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善变。你从前那样好,我真的不信,一夜之间,你就成了这样。真是被二皇兄逼的、吓的吗?可你一出生就注定万众瞩目,城墙上,不过是生死之间的一回罢了,就连我,也早在辰恭造反之前经历过多回。何况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