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戈(重生)(479)
“大豫安乐公主,邀陛下一叙。”
不是统领天铁营、久经沙场的碧瑶将军,不是执掌凤印、与辰皇帝共分权柄的辰皇后。
两位陛下都是瞬间意识到了这一点。
燕鸣梧听了一笑:“看来,朕还是不曾打动碧瑶,是朕想错了。”
穆衍正常得多:“何时,何地?”
莫恒:“明日辰时,扶摇巷首。”
扶摇巷,正是穆衍和燕鸣梧划地而治的分界线。穆衍问:“除了朕和安乐,还有旁人?”
莫恒颔首:“还有燕皇陛下。”
穆衍笑了一声:“安乐这是吃准了,朕和燕鸣梧都不会拒绝。”
莫恒听了这话,心就放下了一半,只低头不语。穆衍总算是个好脾气的帝王,纵然不痛快,却也不会给人难堪。
燕鸣梧却没这么好心,他半垂着眼帘,居高临下地看着夏林:“朕记得,你颇得宋如玥重视。若是朕扣押了你,以你威胁,她是否就会乖乖听话,答应朕的要求了呢?”
他语气逼真,有那么一瞬间,夏林真是被他唬得一楞,但转瞬明白过来,笑道:“陛下说笑,我一介小卒,哪能左右殿下与陛下间决断?倒是我们殿下的脾气,陛下也知道,最不吃这套。陛下真要这样,怕会弄巧成拙。”
燕鸣梧一哂。
新官(上)
前线战报如常传回辰皇宫。
辰静双照例,先去找与碧瑶相关的部分。看到“碧瑶坠马”,便皱了皱眉,立刻往后翻,翻了三日战报,未见她醒。
他问:“碧瑶近况如何?”
那信使也是一路披星戴月,为避战场,绕了好远的路,因此回忆得艰难:“……属下出发时,将军仍未醒,钟军医始终贴身照顾,这等事……我们也无从知晓。”
辰静双骤然攥紧了拳。
正说着,另一信使也到——
这是常有的事。从前线到深宫,千里迢迢,信使们一路风尘仆仆,先出发的有时后到,后出发的有时先到,总是显得那么无常。
叫人心生不安。
那一信使一掀兜帽跪下,也是尘土满面,膝盖在大殿上,磕出“咚”的一声。
这信使,辰静双认得,是自己刻意放在宋如玥身边的——
出行前,宋如玥还颇有微词:“又不是什么大事,说了很快就回来,我已经是久经沙场的良将了,你怎么又这样地放心不下?”
辰静双不答,手掌抚摩过她只披了一层中衣的单薄脊背。
他总觉得,她如今那么瘦弱。一节节的骨头,透过皮肉,惊人的硌手。
但这话,他是万不敢说的。否则,万一她阵前逞强,更叫他担心。
他正想着,一缕头发忽地被拽了一下。宋如玥不自在地清了清嗓子,瞪着他道:“你在想什么?是不是觉得,我今时不同往日,是个美人灯了?”
辰静双失笑:“我哪敢?”他从宋如玥手中顺过自己的头发,“我大将军英明神武,我是怕到了前线,将那燕穆二军都吓得哭爹喊娘,咱们大辰怎么容纳那么多人呢。”
宋如玥被他敷衍得心满意足,哼了一声,抓着他的头发,蜷成了睡姿。
过了一会儿,宋如玥已要睡着,辰静双却还在失眠。忽然,宋如玥仰头蹭了蹭他,伸手去盖他的眼睛。
“快睡了……”
辰静双抓住她的爪子,极轻极轻地,叹了口气。
宋如玥睁开眼睛。
她仍蜷在他怀里,轻飘飘的,看了他半晌,忽然道:“辰子信,你是不是怕?”
辰静双不答。
而这沉默中,宋如玥也明白了什么。她也叹了口气,妥协般,与他商量:“我就知道,你从来多心。既然如此……你就放一队你自己的人,在我身边,这样,无论我身边发生了什么,你都会知道。如何?”
说完,还觉得好笑,哄小孩似的:“好啦,好啦……这下,你可能放心了吧?”
而这刚回来的信使,就是当时,宋如玥答应了放在她身边的人。
辰静双几乎要惶急地站起来,亏得笙童在身后小声咳了一下。
那信使也不拖沓,人还没跪下,已经问了安,高声回禀:“十一月十三,皇后跌落战马,经钟军医救治,十七日已醒来,会见谢元帅、蒙将军。十八日起,皇后似要密会燕皇帝,为此数次调兵拦阻穆皇帝,燕皇帝与皇后数次书信来往,但皇后帐内,皆由天铁营护卫,属下屡次询问,也只得‘无事’之敷衍,细问才知,是燕皇帝心生不轨,许以重利,想挖碧瑶将军至自己麾下。”
辰静双闭了闭眼,呼出一口气。
“碧瑶……不会答应。”
信使欲言又止。
“你想说什么?”
“陛下……可知燕皇帝开出了什么条件?”
“无论什么条件,皇后,都不会投奔燕鸣梧。”
信使道:“属下看过燕皇帝送去的一封信,其中说,‘燕国并非辰国,没有西凌积弊,供得起豫皇室遗产,不会为此拖累’。”
辰静双眉头一跳:“既然皇后帐内,均由天铁营护卫……这等信件,你怎能得见?”
信使道:“皇后及天铁营,对这些信件并不上心。属下讨要了一份,便得了。”
辰静双再次松了口气,笑道:“既然如此,皇后就更不会走了。”
“那么,皇后要私会燕皇帝,这……”
辰静双摆了摆手,道:“想是她有什么别的计划吧。”
“可是陛下,若是如此,穆皇帝为何也要凑去呢?”
辰静双对此,也是不以为意的——连这信使都能看出,宋如玥是在刻意去见燕鸣梧,那么,穆衍不凑上前去,反而不合理。比起这些,他更好奇,或者说更不满的,是另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