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枕戈(重生)(482)

作者: 将小明 阅读记录

见他摇了头,宋如玥便道:“你既然不会,又何必叫我躲着?这岂非在骂我么?”

辰静双:“……”

没有人,能劝动决心已定的宋如玥。

宋如玥见他面色复杂,终究心软了一下,摸了摸他的头发,露了个安抚的笑脸:“至于那玉玺嘛,它消失了,不就万事大吉?”

这是辰静双从未想过的思路,他震惊地抬眼,却见宋如玥轻描淡写地摆了摆手:“一块死玉疙瘩……你们这么宝贝着,我还不解呢。”

-

辰静双想着,他茶盏里的水面就微微晃动起来,借着烛火,投出摇曳的水影。

他想了半天,道:“事已至此,青璋在前线,无数明枪暗箭。朕要即刻毁了玉玺……毁了玉玺,没人会再针对她。”

笙童:“不若等将军凯旋……”

辰静双道:“青璋如今那身板,前些日子还坠了马,昏迷四日才醒。我岂敢等?”

笙童:“……”

他微弱道:“陛下,玉玺始终是皇后收着,您也不知玉玺在……”

“朕怎么不知?”辰静双笑了一声,“青璋很久以前说过,若有朝一日自己身死,旁的都算了,唯独望凤台库房里所有的首饰,她都要留给钟灵。有什么好留的?不过是玉玺藏在其中,要托付给天铁营罢了。若真是首饰,这本是小事,她告诉我,就是没想过瞒我。”

笙童再劝不住。

-

很快,武宁——辰静双亲卫之首,便带着三五个皇宫侍卫,领命出发了。

武宁是辰静双称帝之后,才坐到这样紧要的位子上的。他是从左右大营拔擢上来,对宋如玥这边的一干事务,秉持着和从前郭琦一样的态度——宋如玥最初从孟国起兵,襄助辰静双夺回王位,那一年春猎,郭琦满脸紧张的憧憬,向她讨了一支刻着“宋”字的短箭;几年后时局大乱,宋如玥在辰国和宋玠之间左右为难,迟迟没有做出决断……郭琦便跪到辰王面前,咬着嘴唇,将那支短箭退还。

武宁看宋如玥,甚至没有先前的情分,更决绝。

在他看来,陛下对那前朝公主,已经实在太过礼遇、太有耐心了。甚至任凭她麾下那个什么天铁营耀武扬威,毫不防备着他们某日反戈。

好在今日,陛下终于下定决心,叫他们去望凤台内取一件“旧物”,还说,“望凤台内宫人,倒也忠心,未必会肯。你告诉他们,是朕的旨意。”

于是他踌躇满志,到了望凤台门前。

——正待入内,门内忽然出现了一个人。那人缺了一条腿,拄着拐杖,却工工整整地站在望凤台的中轴上。

他目光扫过他们皇宫侍卫的装束,但依然无波无澜。

他问:“尔等何人,要闯入皇后宫中?”

武宁一皱眉。

这不是皇宫中人,那么,想必是天铁营的人。

他想过自己此行,或许会和天铁营交手。但天铁营主力在前线征战,他也要给一丝面子,因此,随身只带了三五人。

没料到,天铁营竟派出了个瘸子来会他!

……这天铁营,何曾将他皇宫侍卫放在眼里了?莫非还以为自己受命于皇室正统,目中无人不成?

他上前一步:“奉陛下口谕,前来望凤台库房,要取走一样‘旧物’。”

那人听了“陛下”二字,也不为所动,像是没有感情一样,只问:“什么旧物?”

“陛下说,是当年在断水关,碧瑶将军曾托付给陛下的那件旧物。”

武宁隐约听过当年旧事,知道宋如玥当年在辰静双帐前,说的是归还什么首饰、什么新人旧人……一番无关紧要的妇人言语。因此说完这句话,便胸有成竹,等着对方放行。

却不想——那人听了,想都没想,便道:“不可。”

武宁:“……我是奉陛下口谕!”

那人上前一步,手中已有寒光流过。

“此物事关重大,必得回明皇后本人,我才能放行。”

武宁有些急躁:一件旧物而已……一件首饰,此人凭什么不给放行?在皇宫内,公然违逆陛下口谕!

他决定最后讲一次道理:“皇后身在鲤关前线,数百里之外。陛下命我即刻来取此物,便是等不了这一来一回的时日。”

“前线……可是出了什么岔子?”

武宁见他语气松动,顿时一喜,如实道:“未曾听闻。”

于是那人依然不听。

“没有皇后首肯,恕我不能从命。”

“你!”

老将(上)

林荣——这人实在是无趣至极的一个人。

他似乎这辈子几十年不曾找过乐趣,没表现出什么口腹之欲,不对面前种种俗物流露过些许偏爱或厌憎,甚至不多提自己早已毁灭在战火中的家室,偶然有点促狭,都被遮在铁甲后面,唯一被发现过一丝温柔心思,却自知不合时宜,任凭天铁营如何打趣都不曾承认……而那个人也很快逝去,众人体谅他,人前人后,再也没提起。

就这么一个干巴巴的人,扔在辞海里榨成灰,也不过左一个“忠”,右一个“义”。

西凌归庭一战之后,他丢了一条腿,宋如玥将他奉为恩人,再不肯让他效“忠”,就连对辰国京都千里驰援,也不肯带上他。

她还不明白,这并非报恩。

自那以后,而非受伤以后,林荣开始觉得自己形同废人。他不肯接受,日常仍跟着天铁营一同演武训练,事事不落人后。他好几次都看见宋如玥皱眉,只装看不见,更卖力地展示自己——

展示自己,仍然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勇,不是个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