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枕戈(重生)(544)

作者: 将小明 阅读记录

宋如玥扬起脸看他。月光照亮她发青的脸色,她自嘲:“用了千般万般算计,又如何呢?”

穆衍眉梢一动:“千般万般算计,自然是为了,有朝一日,兵不血刃。”

宋如玥一哂:“这话,搪塞得没诚意。”

穆衍向她倾身,声音款款:“难道,朕说得不对么?”

这一回,宋如玥自倒了杯酒,又懒懒地摇了摇头,一时没开口——她其实是没有了那样的精力和体力,只得稍作歇息——而后,又试探着问:“素闻你善待父兄,夺嫡之战凶险,你竟也能春风化雨。若还有他人,能得你善待,想来幸甚。穆陛下,除了父兄亲眷,你有想善待的他人么?”

穆衍沉默了一下。正此时,老三返回亭内,身后跟着两个女子和一众随侍。

一个是钟灵,手里捧着宋如玥最厚实的那件外袍,眼刀已经戳了过来。另一个,宋如玥却不认识,只看她头上钗璧横斜,衣装随意,似是从哪处寝宫匆匆而来。

钟灵见过穆衍,动手把宋如玥裹缠起来。那女子也对亭内二人行了礼,从随侍手中接过一条披风,妥帖地系到穆衍身上。

“陛下久久未归,小蛮拗不过这一点子糊涂心,望陛下保重龙体。”

她嗓音轻柔,让人想起从前辰王宫里,梨花树下,静静微笑着的小郡主。在这风刀霜剑的穆国,几乎像个梦了。

而后,这梦一般轻缓的女人再次向宋如玥行礼:“这位气度不凡,想必就是前豫安乐公主了。夜深露重,心急如焚,小蛮难顾仪容,请公主见谅。”

宋如玥看了她许久许久,才含醉一哂,亲手将人扶起,对穆衍道:“倒是一番真心。”

多么自然,好像她方才并没有盯着穆衍身边的这位妃嫔半晌,好像她方才,并不是想为逝去的故人讨一个迟来的答案。

当着小蛮的面,穆衍融融笑着回答她方才的问题:“枕边人,心上人,自当得朕善待。”

钟灵嗅了嗅宋如玥手中杯,磨了磨牙,也不好发作,从怀中掏出一丸药,塞给她吃了。宋如玥笑道:“你放心了,就且先回吧。我和穆陛下一见如故,还有许多话要说呢。”

又拍拍她的手,哄道:“放心,去吧。”

穆衍一边挥手示意小蛮退下,一边打趣:“殿下与这医女之间,倒也是一番真心。”

“不敢,”钟灵道,“只盼这位公主多保重身体,就实在是臣女的福分了。”

穆衍大笑。

-

番外七·无名碑(中)

众人都走后,宋如玥再次拈起杯。

而气氛终究和缓了三分,穆衍劝道:“殿下那件外袍足以御寒,再饮无益。”

宋如玥道:“穆陛下难道不知,也会有人,一心求死的么?”

穆衍心头一跳,几乎以为她要挑破什么。

可是,细看,宋如玥还是那懒洋洋的模样。她外袍上滚着一圈风毛,她的脸陷在风毛里,娇小极了。

无端让他想到她的那位兄长,也是看起来任人拿捏。

尤其是挑眉抬眼的一瞬间,眼尾微微勾人的弧度。

看似缱绻无辜、受制于人……

穆衍笑道:“殿下若是一心求死,恐怕此刻也不会在我大穆皇宫了。”

宋如玥又饮了一杯酒,欣然道:“本宫听闻,一年前辰台之战,穆陛下曾与宋玠相见。”

穆衍注意到,她几乎每次开口,都要喝一杯酒。

不由得笑了:“正是。”

说着,他心中感念宋玠当时说的“天高海阔,往来无拘”,正有心提起这一句,却被宋如玥打断了。

这位大豫公主的目光里,据说,总是燃着一团火。如今,像被泪水淬过、被寒冬浸过,化作了青锋。

她捏着空酒杯,抬眼看穆衍:“当时,穆陛下与他盟约。”

不是疑问。

穆衍不置可否。

“你们约定了什么?”

穆衍顿了顿,依然是稳定坚固的笑容。

“公主凭何断定,我们曾有盟约?”

“他曾经是本宫朝夕相处的兄长,本宫也曾在沙场上跃马扬鞭。”宋如玥简短地回答,“听说他与穆陛下一路缠斗,激烈凶险,可在本宫看来,实在破绽百出。”

穆衍一哂:“当时殿下销声匿迹,朕将殿下忘了,实在不该。”

他饮尽杯中残酒,又为自己和宋如玥斟满,看见宋如玥捏着酒杯的手指,指尖冷得发紫,指甲和关节却青白,似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酒香四溢,仍是十万春。

宋如玥拈着的杯中酒在发抖。她道:“本宫只是好奇,宋玠当时,能许什么,竟叫穆陛下都心动?”

穆衍道:“当年,启王攻辰,请朕防守燕国。朕与燕国早不睦,便是他不请,朕也要趁机攻燕,因此顺势而为,结了盟约,也算给燕鸣梧多找了些麻烦。”

他不待宋如玥说别的,反问道:“时至今日,殿下怎么还问起这些?殿下究竟,想知道什么?”

宋如玥饮酒,满斟。

但不回答:“本宫问的,是辰台之战之后。”

穆衍微挑了眉:“辰台一战之后,辰与燕重创,朕与启王倒戈相向,何来盟约?”

宋如玥垂眸不语。

她喝酒喝得太急太快,脸色已经发红。她少女时就肤色白皙,上了战场又戴着面具,眼下更是带着病态的苍白,有一点飞红就极其明显,显得可怜可爱。

穆衍愈发想起她那位深不可测的皇兄来,也抿了一口酒,对她的目的,心底已经有了几分猜测。他在一片静默里正揣摩着,忽听宋如玥道:“素闻穆陛下多智近妖,与宋玠相当。想必,本宫所求,穆陛下心中已有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