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枕戈(重生)(67)

作者: 将小明 阅读记录

“阿飞,我们有十万人。”谢暄耐心地提醒他,“我看,李臻不想跟我们动手——就算真动起手来,我们莫非没有一搏之力?反观辰台,才恐怕是出了什么岔子,若无外力,伯父他们就要一败涂地了!”

-

辰军班师,自然不能瞒天过海。几乎是立刻,宋如玥和李臻各自收到了消息。

宋如玥拍案而起:“追!”

强吞

宋如玥追出房城,李臻却按兵不动。不多时,果然来了一位信使。

碧瑶请李臻不要出手。

信使走后,李臻一片寂静的帅帐内忽然掀翻了天。

“她一万孟军,敢追十万辰军?!”

“世子的意思,不是要保她吗?她这样送死,会不会算在我们头上?”

“太年轻了,一个女人,沉不住气……”

-

半晌,讨论声忽然平息下来——有人看向了李臻。李臻坐在另一边,一言不发,默默听着他们吵。

“各位说完了?”

李臻虽然宽仁待下,但是个气场很强的人,平日里常带着两分随和无拘的笑意罢了。他把笑脸一收,眼睛就冷了,不怒自威,众人顿时大气都不敢出,耗子看猫一样地看着他。

“诸位应当讨论的,是眼下该怎么办,不是她敢不敢、不是她死了之后你我会不会被追责——”李臻一扫方才声音最大的一个,轻轻嗤了一声,压低声音,“更不是女人到底沉不沉得住气。”

那人的脸一阵青一阵白,看着是想原地把头一埋。

“可是碧瑶此去,”有人小声开口,“凶多吉少……”

李臻看着这些面孔——这些不解的、忐忑的、茫然的面孔,在心里叹了口气。

或许正是在太平的日子中过得太久了,如今才会乱世当头。

-

谢暄听说碧瑶追了上来,也惊讶了一下,但转瞬问:“她带了多少人?”

副将扭扭捏捏的,不敢说。

谢暄提高声音,又问了一遍,这才听到了“嘤嘤嘤”的答案:“大约……只有五百人……”

谢暄松了口气,摆了摆手道:“不管她。”

他甚至有些失望。

碧瑶如果将那万余孟军尽数带入辰境,或者说动李臻出兵,谢家便有了弹劾辰静双的理由。但区区五百人,一支卫队罢了,可操作的空间未免太小了。

副将又“嘤嘤嘤”起来:“也可能……是六七千人……”

谢暄素来好脾气,也几乎按不住自己要杀人的手了。到底是刚上任,他只好烦躁地揉了揉眉心,派了自己心腹的兰飞去探。

兰飞很快回来了,脸色却也不好,道:“将军,看不出。”

他接着说道:“碧瑶营帐虚虚实实,有的帐篷空无一人,有的帐篷却挤着十余个士兵。粮草调度亦真真假假。行军时,他们大多赶着多余的马,每人赶马的数目也不定,马尾后面还绑着树枝,扬尘千里,实在难以探查。”

谢暄忖了一会儿,问兰飞:“你怎么看?”

众人都知道他有意提拔兰飞,但兰飞并非谢家亲眷,军中对此颇多闲话。此刻又见他抛出一个无人想通的问题,便全等着看笑话。不想兰飞竟有几分真才:“或许是疑兵之计。房城万余孟军,哪怕倾巢而出,只要离开城墙,就不可能是我们的对手。碧瑶追出来,哪怕她再莽直,也肯定不是和我们一绝死战,而是要拖延我们回京。她可用之人不多,只能用些诡计了。”

这话显然颇得谢暄之心。因为他看着兰飞,微微笑了笑。

兰飞便不知从哪里得了他的授意一般,答道:“我以为,可以分三万精兵拦截碧瑶。”

谢暄不语。

兰飞便知他是不赞成,却只低着头,不说话。

谢暄也知他的意思:唯有此法保险。

可是,他是更精于世故的人,他知道,行军不是只顾“保险”就可行的。

谢家上下,都盯着这里。若不做出姿态,他便要受人指摘。

有人见谢暄不语,此时已经嚷了起来:“为碧瑶那么点人,竟舍得分兵三万,知道的说是谨慎,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投靠了辰静双,诚心陷我谢家于不利之地呢!”

“十二叔!”谢暄低喝。

他的官职到底在,亲族地位又比这“十二叔”高,那人愤愤住了口,目光仍充满不屑,在谢兰二人之间扫来扫去。

兰飞道:“碧瑶带着千把人,依凭房城街巷,当日就打退了五万大军。如今她麾下人马未知……”

“阿飞,”谢暄打断他,双手向下一压,“不必再说了。以三万人防备碧瑶,如今太奢侈了。再说,那是巷战,她又占据地利,与今时不可同日而语。”

兰飞道:“将军以为?”

“一万人,足矣。”

谢暄报出这个数字的时候,好像是轻轻咬了咬牙。

兰飞立刻道:“末将自请迎战碧瑶。”

这话一出口,果不其然,形形色色的目光都看了过来。无非是:果然不是谢家人,对京城之围如此不上心!

以兰飞谨慎妥帖的性子,自然想到了这一层。但他请缨——在他心中,三军之内,并无一个将领于此境况能全然放平心态,将碧瑶从孟国扯出来的那三两个歪瓜裂枣放在心上,恐怕要吃亏。

谢暄皱着眉,看了他好半天。

兰飞的意思,他当然知晓。兰飞的意思,就没有他不知晓的。

其实这件事,若真是他来决定,他也不会只派一万人马。他也隐隐觉得不足,可惜身不由己。

帅帐里静了一会儿,谢暄找出了说辞:“你跟在我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