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枕戈(重生)(70)

作者: 将小明 阅读记录

-

辰孟双方在原地对峙了足足一整天。

孟军营地外松内紧,五百将士漫不经心地在营地四周巡逻,而内里,所有人全副武装,屏息以待。

“将军,各处均已妥备。只要辰军一动,我们立刻就能向金丘西峰行军。”

“好。”宋如玥一点头,“请五百将士继续提防辰军。若有异动,不必回禀,即刻示警,全军出发。”

“是。”

那斥候退出去之后,宋如玥偷偷揭开面具,擦了擦额上冷汗。

她倒不是紧张,是断臂难受。

林荣忧心忡忡,几乎不离她左右。见此,道:“将军实在不宜动手,不如我来保护将军,将军专心驭马便是。”

宋如玥盯着自己的断臂,好像在思考着什么难题一般,半晌道:“你倒忠心——我可以永远信赖你吗?”

她后半句的语气有些飘忽,但该传达的意思,一分也没少。

林荣大惊失色,忙跪地道:“当然可以!将军何出此言?!”

他只听宋如玥笑了一声,然后面前展开了一只手,虚扶了一把,示意他起身。

“我不是怀疑你,”这个他看着长大的小姑娘低声说,“只是前不久,有人这样问过我。”

能以这种语气跟宋如玥说话的,不作他想。林荣上一口气还没和缓,顿时又吃一惊:“世子?!”

宋如玥道:“他当时问这一句,的确事出有因。我刚才鬼使神差,你不必放在心上。不过,我却想起了另外的事。”

林荣垂首静听。

“我这骨头,断的时候并不觉得疼。反而是接骨以后令人痛不欲生。子信和辰恭亦是如此,他们是亲生的骨肉。子信现在是恨极了辰恭,可他会不会哪一天,忽然想起这断骨之痛了呢?”

林荣不知该说什么,只道:“辰恭对世子虽有养育之恩,却更有遗弃之仇。”

宋如玥道:“子信的性子,恐怕太柔。何况,我亦有事骗了他。”

林荣下意识道:“什么?”

“离家前,父亲给我的嫁妆,想必你知道是什么。子信问过我知不知道那东西的下落,我说不知。”

“……那东西事关重大,将军不说出来,才最稳妥。”

“我知道。”宋如玥叹了口气,“只是,骗了他,我心里不安。”

林荣道:“将军不必不安。无论如何,我与麾下五百将士,都会永随将军左右,忠心不二、万死——”

“——将军!辰军有变!!”

男子汉

却说前日,高翼战败的消息传回谢暄耳中,帅帐内一片哗然。谢暄太年轻,威望不足,压不住群情激奋。

高翼虽不是谢家人,但他在军中多年,耿直率性,人缘是不差的。他领着一万人,被碧瑶——虽然不知具体是多少,但总之多不过几千人——击败,各将领顿时成了炸了锅的青蛙,东一呱西一呱,总结出来就一个意思——分兵两万,为高翼报仇。

兰飞在一旁沉默不语。

人群中还有另一个一言未发的人,是那日向谢暄问起兰飞的宁斐。直到谢暄终于压下场面,宁斐才讽刺道:“各位实在是谢家之栋梁。京城危在旦夕,倒为一个高翼吵了起来!我一个外姓人,无根无基,敢问各位,如今是以京都为重,还是以诸位之喜恶为重?”

他面前立刻形成了一团唾沫雨欲来的阴云。

“好了,诸位!”谢暄不得不再次出声喝止:“辰台离我们只余半日路程,如今仍无一点消息传来,此等关头,各位怎能临阵自乱!待到拿下了辰台,十个八个高翼的仇也报得!”

他那十二叔偏偏道:“碧瑶麾下统共那么仨瓜俩枣,高翼虽然死了,那一万人却没被打散。增派点人把她灭了,哪里是什么难事?”

这番道理很得拥趸。

谢暄听完,脸上是木然的,心里却想道:“谢家完了。”

这“完了”,不是谢妃和谢从简真把持了朝政就能救回的。是整个谢家在往下倒,在烂泥一样地往下淌,哪怕谢家立住了辰静鸿做傀儡王,满门封侯,它也一样在倾倒。

他眼角有一颗极小的痣,本有人说是应在了兰飞身上。现在看来,竟非如此。

“但还能如何呢?谢家生我养我,我的心血,便只能费在谢家身上。”他黯然闪过一念。

分兵增援势在必行,谢暄挨个掂量着帅帐里的人,大多与谢家都有或多或少的瓜葛。如今尚存了理智的,竟只有二人:一个兰飞——他舍不得;一个宁斐——此刻,那人也正看着他,目光似有决意。

只能从此二人中抉择,不难抉择。

“宁斐,”他叫了一声,割肉似的开口:“一万……四千五百人。去吧。”

宁斐宠辱不惊,站起来,端端正正向他行了一礼:“必不辱命。”

-

谢暄才十七岁。

倘若他再老成些、再稳重些、身边有哪怕一个可以倚赖的人,倘若谢家能对这小辈尊重些、让他不那么悲愤、让他不那么孤掌难鸣,或许,谢暄不会忘了至关重要的一件事。

——在兰飞出言提醒前,他启用了一个他并不知底细的人。

而兰飞也做不到全知全能。他阻拦未及,马上着手调查宁斐的底细——可惜太晚了。

这边,他刚查到宁斐曾是黄谷守将赵修的旧部、赵修死于谢家之手;那边,宁斐已经揭竿而起。

赵修当年,为人豪爽仗义,黄谷守军中不管他认不认识的,都能说出他的一串好来。宁斐领着万余赵修旧部,含恨造反,阵前倒戈——

高翼残部始料未及,一触即溃。转瞬之间,碧瑶宁斐联军已到一城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