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谣(112)
扶疏:“……”
这老头对继位一事还没死心,又在强塞给他立功的机会。
这么多双眼睛等着看好戏,扶疏也不能直接坐下去。思忖片刻,问:“飞升名簿上有多少人?”
诸余唤道:“文昌。”
文昌赶忙起身:“回山主,本届共有三十六位。”
“何时飞升?”
“中元节后。”
“那好办。”扶疏道,“玉京仙官比这多。在每个凡人身边安插一个仙官,守着他们直到飞升,不就行了。”
诸余蹙眉思索。
“天君,此事不妥。”人群中忽然站出个仙官,“玉京众仙各司其职,才能井然有序。若是抽出三十六位看守凡人,正职肯定会被耽搁,岂非顾此失彼?”
诸余眉头皱得快黏在一起了。
扶疏不认识这人,但听他说得确有道理,并非针对自己,便点头道:“你说得对。那我再想想。”
说着,迫不及待要坐下。
“且慢。”诸余忽然出声。
扶疏屁股刚挨着凳,又默默起身。
诸余对那仙官道:“清虚,你说此法不妥,那你可有更好的办法替代?”
清虚呆站许久,摇头:“没有。”
原来他就是清虚。扶疏将此人一顿打量,仙风道骨,看上去并不讨厌。
座下又传来嗡嗡议论,持续了好久,仙官们各自凑头商量对策。忽然从中冒出一道脆声:“如果把那些凡人都接到天上来,行不行哇?”
诸余左右张望,半天没瞧见人,问:“谁在说话?”
一顶小纱帽从人群中溜出,小跑道大殿中央,蹦跶着回话:“天君,是我哇!”
“青乌?”诸余探身才看到他,“你怎么才这么点高。接到玉京不妥,凡人在飞升之前,不能得知玉京的存在,否则会影响命数。”
“那好吧,当我没说。”青乌又一路小跑回座位。
“不能上玉京,那去度朔山呢?”苏吉利插嘴,“小仙听闻门神兄弟成日守着桃木,再多守三十六个凡人,也不耽误正职吧?”
“怕是不行。”宸衷礼貌欠身,“神荼和郁垒前段时间犯了事,此刻正在关禁闭。估计一时半会出不来。”
众仙七嘴八舌发表了一通意见,到头来都被一一否决。相比之下,扶疏随口提的办法竟是可行性最高的。
诸余斟酌许久,还未下决断,头顶飘来一道朗声:“我倒觉得,崇吾山主所言有理。”
扶疏一看,说话的是顺位第二的神君。他并不知道此人是谁,礼貌起见,客气了一句:“多谢。”
谢完发现不太对,怎么沉冥的脸色看上去不太舒坦?
诸余回身:“朱明,你也觉得这法子不错?其实本君也这么想。不过难处在于,应当如何分配看守的仙官。”
看守预备飞升的凡人,看好了是无功无过,反正这些人本来就要飞升。但若是没看好,半路出了什么岔子,那负责看守的仙官肯定得抗下这口大锅。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活没人想干,诸余心里明镜似的。
扶疏寻思这事是他提的,于情于理,他都应该主动领命。刚要开口,却被其他人抢了先。
“我可以负责一个。”
声音十分耳熟。
扶疏循声望去,说话的竟是莫向秋。
“天君,这名簿里若是有离度朔山近的,我可以负责看守。”莫向秋道,“反正我平日也经常下山,应当不会耽搁什么正事。”
众仙均没想到,这烫手差事居然有人自告奋勇去接,纷纷侧目看来,神情各异。
“度朔山主前些日子刚立过功。此番又是自荐,精神可嘉。”诸余显然十分满意,“那便让文昌核对三十六位凡人的居所,将离度朔山最近的那个分给你。”
文昌赶忙应声。
“同为山主,我这边也可以负责一个。”
又冒出个人。
百十个脑袋齐刷刷看去,这回说话的是聂太清。
“文昌仙人,”聂太清道,“你可以将离槐江山近的分给我。”
文昌感动得都快哭了:“多谢两位山主!”
“那我也来一个吧?”伶伦起身凑热闹,“最近刚好在谱一首新曲,需要去凡间寻点灵感。我行踪不定,随便分哪个给我都行。”
“多谢乐神!”文昌迅速掏出个小册子来记,毛笔舞得飞起。
好人好事一旦起了头,大家的道德感与责任心就会陡然高涨,都觉得自己也是当中义不容辞的一份子。其他仙官见风向有变,也先后开始动摇。
大殿霎时热闹起来,众仙一拥而上,热情瓜分这三十六个凡人。扶疏几度欲插话,都被人堵了回去。更有仙官为了抢这几个名额,当众互呛起来,吵得文昌焦头烂额,汗直往下滴。
乱七八糟折腾了许久,大殿才终于逐渐安静下来。
文昌仔细整理着名册,诸余探头问:“齐了吗?”
“回天君,”文昌将毛笔揣回兜里,“还差一个。不过……此人有点麻烦。”
“怎么说?”
“此人是姬尾国一位王侯的独子,三年前赈灾时功绩突出,救数万凡人于饥荒,因而被天道选中飞升。”文昌皱眉,“但他年轻气盛,性格十分暴躁,据说还经常殴打亲卫。仙官不能随意对凡人使用仙术,若是不小心惹毛了他,恐怕就……只有挨揍的份了。”
话音落下,众仙面面相觑。
“怪不得就他被挑剩下。”伶伦偷偷凑到扶疏耳边,“脾气差的大家都不想要,也不知道会分给哪个倒霉蛋。”
诸余环视一周,问:“有谁愿意负责这位王侯独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