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谣(208)
化卿被他严肃的神情吓到了,愣了半天,才迟疑道:“小疏哥哥,你……就这么喜欢我?”
“对,我很喜欢你,所以不想你被别人抢去。”扶疏将错就错,“你以后也不要成家,就一直在抱峰轩里,陪着我和青梧。行吗?”
“当然可以。”化卿没有片刻犹豫,反而看上去很高兴,“我哪里都不去,就这样每天陪着你。”
扶疏偷偷松了口气。
……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扶疏都没敢再带化卿下山。
他们成日窝在山里,要么在家翻书习字,要么去林中挖野菜,逗憩鸟。天热了就泡山泉,天冷了就捏雪人,或者拉着青梧一起打雪仗。
青梧对此颇有意见,因为他腿短,跑不过另外两个人,只有挨砸的份。
扶疏心怀歉疚,觉得化卿正是对万物好奇的年纪,把他困在山里实在有悖天性,所以想尽办法让他的生活丰富些。化卿对此却毫无怨言,甚至可以说乐在其中,好像只要有扶疏在身边,他就永远不会嫌日子无趣。
这样又过了几年,化卿始终安好,除了样貌比之前更加成熟,其他方面都没太多变化。
扶疏逐渐放松了些警惕。
再往后,遇到凡间上元、中秋这种热闹节庆,扶疏偶尔也会带化卿下去逛,但时刻提防身边的人,如同提防洪水猛兽。一旦有姑娘前来搭讪,扶疏立刻挺身而出去拦,以至于化卿时常笑吟吟调侃他:“小疏哥哥好爱吃醋。”
扶疏百口莫辩,也就随他说去了。
化卿到底是对凡间事物感兴趣,每逢下山,都会拉着扶疏这跑那跑。
他们在江南春色中坐过渡船,酒楼窗边品过美酒,河岸旁放过冉冉孔明灯,还在月老祠挂过红绸——扶疏知道,化卿没有红线,这么做对化卿没影响,却会占了自己本该有的姻缘,因为将红线和一条空线绑在了一起。
但扶疏并不介意,只要是化卿想做的,扶疏都由着他来。
只要化卿能够安好,怎样都可以。
扶疏还答应了化卿许多事,譬如带他去槐江观潮,去登楼赏月,去九垓各地游历,吃最地道的特色小吃。然而扶疏暂时还不敢走太远,化卿现在力气大了,万一遇到极好看的远方姑娘,扶疏没把握能强行把他拖回崇吾山。
这天二人路过山神庙,化卿一时兴起,想进去拜拜。扶疏拦不住他,只好笑道:“站一边看两眼就行,不用拜我。”
化卿却不依,非要敬上三炷香,扶疏拗不过,干脆陪他一起跪。静默叩首时,听见旁边信徒在念念有词。
“山神大人在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望着神像,“近日田间有怨魂作乱,夜夜糟蹋庄稼,花钱请了好几个道士也治不住它们。再这样下去,今年就该颗粒无收了,孩子们都得饿死。您显显灵,帮忙收了这些鬼魂吧!”
化卿也听到了,侧首望着扶疏。
扶疏给他使了个眼色,二人起身出了庙。
“那老人家以为的怨魂,其实是一种唤作匕的小鬼。”扶疏在庙外寻了个坡头坐下,跟化卿解释,“匕不伤人,却喜欢偷啃庄稼,数量多了也很恼。我今夜就要去田里捉它们,你先回抱峰轩吧。”
“那怎么能行,”化卿理所当然道,“我肯定是和你一起去。”
“这对我来说不是难事,很快就解决了。”扶疏替他将垂在身前的碎发拨到肩后,“你不必担心我,也不必跟来。”
“小疏哥哥,”化卿正色道,“如果换做是我要去对付小鬼,你会在抱峰轩等我吗?”
扶疏下意识答:“我当然会陪你一起。”
“所以你要是把我摁在抱峰轩,我会很煎熬的。”化卿坚持,“让我去,说不定我还能帮上忙。”
扶疏无奈:“好吧。那你得答应我,要听我的话,不能闷头瞎跑。”
化卿乖巧点头。
……
待到夜深人静,二人的身影出现在田埂上。
附近百姓都睡了,窗户黑黢黢的,泛黄的旧油纸映不出月光。土道绵长,下方的泥水积到踝间,被尚不茂密的麦秆覆着。稻草人的破败衣布在夜风中摇动,孤寂又凄凉,像是招魂幡。
“这里晚上看起来挺渗人。”化卿四下打量,语气却没什么惧意。
“给你的符咒都带着吧?”扶疏不忘叮嘱,“若是它们要近你的身,就把符丢出去。我到时可能无暇顾你,别离我太远。”
“记着呢。”化卿将衣领掀开些,露出厚厚一沓符咒的边角,“你也给我太多了,下辈子都用不完。”
“谨慎为好。”
扶疏迎风站着,发尾和衣摆飘在身后。他闭上眼静等,探出仙力去感应周围波动,在某一刻忽然睁开,低声道:“来了。”
匕乱
田间响起窸窣动静,紧接着就是麦秆乱晃,隐约显出几条轨迹来。
扶疏将化卿拢到身后,化卿探过他肩头,好奇去望。轨迹越挪越近,即将接近二人脚边时,突然一顿,麦秆由近及远开始飞快往下倒,似是被连根切断。
扶疏默扫了一圈,侧首耳语:“五只。”
化卿悄声问:“算多吗?”
扶疏摇摇头。
五只匕很好解决,只需想办法将它们聚到一处,以免在对付其中某只时,让剩下的逃窜到民居里。
扶疏抓起一把麦秆,往不太饱满的穗子上拍了个符。随着符咒缓缓凝出光亮,麦穗的香气愈发浓郁,周边麦秆倒地的速度逐渐放慢,最后竟停住了。几只匕同时被香气吸引,从四面蹿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