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十里春(160)
思量之际,忽听元昇问道:“在想甚么?”
卢书忆抬眸,看向坐在竹案另一侧的男人。
他坐在方椅之上,身上是件玄黑的圆领袍,说这话时,眼睛并未看她,而是吹拂杯中茶沫,水雾蒙在他的眼前,面容几度模糊不清。
裴世瑜事关雍州道之局,冯临之事自然不能如实告诉元昇,并且最好设法打消他的疑虑。
可忆及他在溪水边向她讨要保证的模样,编造的话就始终在口中迂回……
她不想撒谎,至少今日不想。
竹屋中安静下来,元昇瞥眼案边的少女,她低垂着眼,正用手指轻触茶杯遗留下的水珠,许久都没有回答他的问题。
元昇清楚她为何沉默。
卢书忆方才支了阿香去与冯临送药,并特地叮嘱阿香须表明是何人所送,这分明是在试探冯临对于裴世瑜送药的反应。
显而易见,那冯临与裴世瑜有暗地里的牵扯。
这件事他自有办法查清,无需在此逼问卢书忆,可经此一遭,他二人恐怕无法心无隔阂,继续在这梅山中游玩下去。
原想抛开那些纷争计算,与她好好在这山中待上整日,现在竟也成了奢求……
元昇眸色清寒,起身道:“孤去看看那俩小子。”
“我同世子一道去。”
卢书忆同样起了身,与他一起结伴走出竹屋。
慢行在通往溪岸的竹廊桥上时,岸边两人已经发现了他们,孟晋当即伸长脖子与他们挥手招呼,“卢侍御,世子,我们在这儿!”
冯临嘁一声,讥嘲他道:“谁不知道你在这儿,非要吆喝得全梅山都知道。”
孟晋回嘴道:“某偏吆喝,你不满,那咱们再来比划比划!”
“来啊,谁怕谁,方才某只是顾及卢侍御和雍州世子的薄面才让你几分。”
“分明是某看你落了水才让着你。”
他二人不顾脸上青红,都像螳螂那般,勾起手拳,左蹦右跳作势要扣住对方的脖颈。
卢书忆和元昇忽就不想过去寻他们,于是停在竹廊桥边上,双手搭在竹阑干之上,阑干边都是些金色如缕的芦苇,现正随着山风轻缓地摇动。
元昇望向前方,平淡地问她道:“你接下来想去哪儿?”
“我需得先行一步。”
卢书忆暗忖,冯临之事必须尽快解决,一来她答应过孟晋助冯临解困,二来裴世瑜这般荒诞不经,如今已经欺凌到郑国公府小侯爷头上,若再放任他下去,之后不定会捅出多大的篓子。
她想趁着裴世瑜尚未离开梅山,先去会他一会。
元昇睨了眼身旁陷入沉思的少女,她只说要先行一步,却未说去哪里,避重就轻地回避了他的问题。
他在雍州时似乎做过同样的事……不知是否上天故意作弄,他们好像始终无法坦诚相待……
“世子在想甚么?”
回过神,发现卢书忆正仰着脸,在打量他的脸色。
元昇不想表现出感怀,于是避开她的目光,指着岸边两人道:“你可要带走这二人?”
水岸边,孟晋已率先败下一局,被冯临用手臂扣住了他的脖颈,正扑腾着衣袖大骂冯临赶紧放手。
卢书忆去见裴世瑜定会涉及到许多朝中之事,必然不会带上这鸡飞狗跳的冯临和孟晋。
她掀起眼皮,笑道:“还得劳烦世子照看他们一二。”
话罢,少女便要引着阿香快步离开,淡绿色的倩影沿着竹廊桥逐渐远行。
“阿忆。”
元昇忽然唤道。
声音轻得好似呢喃,可即便如此,桥那边的少女依旧似有所感地回了头,她的面容蒙着春日的灿然光辉,目光流露出不解。
兴许久未听到后话,她先笑道:“世子这次总算唤对了名。”
元昇吐出口气,扬起脸道:“孤还是觉着杜初月比较顺口。”
她并未辩驳,轻撇了下嘴。
如今再找不到理由留人,元昇只能瞧着那身影消失在了视野之中。
……
水岸边,冯临发觉卢书忆迈上了岸,朝着另外的方向走了,不觉放开扣在手臂下孟晋。
他指着她的背影道:“卢侍御这是要去哪,不是她让某来此地,可某还未与她说半句话?”
他自是因为卢书忆那句模棱两可的话才来此地以探虚实,不想她竟一声不吭地先行离开了。
孟晋揉揉手臂,说道:“卢侍御想必有公务在身才提前离开,你有何言不若与某说,某替你带给她。”
“就你?”
冯临面露不屑,不想与他多说半个字。
不多时,元昇亦上了岸,与他二人道:“你们随孤走。”
冯临却回他道:“卢侍御即已不在此地,某自没理由与你们同路,况且这里还有个某厌恶之人。”
“你骂谁?”
“骂谁你心里没数?”
他二人再次斗起嘴,吵得元昇一个头两个大,正要如方才那般给他们再来个按头的动作,这时,却见山径旁路过两位姿态端庄,清丽秀雅的女子,正是王乔与江望舒。
元昇不着痕迹地向后一躲,并非害怕,只是有些疲于应付。
孰料与他一样往后躲的还有孟晋,冯临不解地望向他二人。
“你们这是作甚?”
孟晋赶忙与他做了个嘘声的手势,冯临瞧瞧他这个手势,再看向山径那边的两人,面露恍然。
他坏笑道:“孟云琅,你好大的胆子,你可知道那是谁?”
只见孟晋腾地满脸血红,压低声音冲他吼道:“某当然知道,不需要你来提醒!”
元昇闻言亦是微愣,联想到孟晋在竹林里的异常反应,这才有所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