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十里春(171)
也是,李崇失策,京都城内最为开怀的应该就是他。
忽又听元昇问道:“你……你为何会来此地?”
卢书忆抬眸,见男人正注视着她,语气和眼神都带着不确定,像是不明白在裴世瑜的脏滥败露,朝中乱成一锅粥的情况之下,她为何还会来到驿馆,况且她自是能够猜到他便是承天门之局的幕后推手。
男人挑眉问道:“来兴师问罪?”
卢书忆并未回答此问,反问道:“李怀景在里头,你为何没去招待而是躲在这暗巷?”
“出来躲会清静。”
元昇低声答道,看着面前的少女,不禁又忆及方才见到她在驿馆前方时的样子。
她像是误闯到此地,面容满是茫然,元昇极少见到卢书忆如此,大多的时候,她都是最为沉着冷静那个。
他自不会以为她是因为他们越发对立的关系才会如此,想必是因为裴氏父女之事已成无解之局,现在忧心他不日就能成功逃出京师,重回雍州。
思及至此,男人便放开她的手,抱起双臂道:“卢侍御来我驿馆,可找不到替裴世瑜兜底的办法。”
卢书忆被这话刺了下,心直往下坠,冷目相对道:“我若想替裴世瑜兜底自会有千万种办法!”
元昇微愣,察觉到她面上一闪而过的失望之色,手臂不由垂下,不确定地问了句。
“你不怪孤?”
依她的性子,被人这般隐瞒与算计应是会想方设法报复才对。
少女轻声道:“有何可怪,你我不过各凭本事而已。”
这番话说得人两厢无言,各凭本事,你死我活,在雍州时如此,在京都则更甚。
“阿忆。”
元昇握住少女的手腕,将她拉至身前。
卢书忆迎上他的目光,男人的神色如在城楼时那般清淡,眼眸深处却藏着丝摇摆不定。
他定是也感觉到了今夜之后,京都城内的局势一触即发,他们各自是死是活全然未知。
可如今又该说什么呢,就连互相提醒亦变得无力……
沉默半晌,卢书忆抽回手,说道:“我该回府了。”
……
元昇眼看着少女转身迈出了暗巷,谁知她方才行至驿馆之前,驿馆门口却传来了李怀景的声音。
“咱家是否瞧错了人,这竟是卢侍御?”
第九十六章
卢书忆听见声音, 朝着驿馆侧目相望,见李怀景与李由正立在驿馆的门前,在秦微之的护送下预备登车回宫。
他们的旁侧除了常伴于身的内侍,还有两名分外惹人眼的龙凤双子。
这二人不过十三四的年纪, 身似孩童, 模样极其相似, 各穿黑白两色道服,头束太极图样的发冠,手持太乙拂尘。
许是近年来李崇的羽翼逐渐丰满, 李怀景总爱招揽些奇门异道的江湖人士护卫在他身侧, 这龙凤双子便是其一。
他们出自何门何派尚不可知,只知道功夫深不可测, 就连顾池的夜骁营也不能在他们的守护之下接近李怀景分毫。
李怀景的那句话道出, 这二人便上前挡在了卢书忆的身前,李怀景见状摆摆手,示意他们不必如此。
他拉着尖利刺耳的嗓音说道:“卢侍御乃是京中的高门贵女,怎会与你们舞刀弄枪?”
卢书忆对此视若无睹,打算径直离开此地, 忽又听李由讥笑道:“卢侍御不去台院料理今夜那桩大案, 为何会来雍州道的驿馆?”
他回头问秦微之, “秦十九君是否清楚?”
“这……”
秦微之目露踌躇, 这卢书忆来驿馆定与元昇脱不了干系, 可他怎会当着众人, 特别是这李怀景父子的面承认卢书忆与元昇暧昧不清。
“许是路过。”
李由哼笑:“路过?是这样吗,卢侍御?”
卢书忆噙起淡笑, 视线在他腿上轻掠而过,“李公公这般爱管闲事, 想是腿伤已经好齐全了啊。”
“你,妖女!”
李由被这话刺激,一瘸一拐地势要朝她逼近,李怀景眼风过去,他又生生顿在了原地,嘴唇微瘪,露出了委屈的神态。
李怀景没理李由,对卢书忆平淡道:“今夜人心惶惶,卢侍御难道是得圣人之命方才会来驿馆?”
言下之意,她来此地是为了检查雍州道之人是否还安分。
这李怀景确是个千年的老狐貍,他不愿她与雍州道之人关系缓和,半句话便能挑拨离间,果然此话一出,秦微之及众多鹰卫皆生了愤然之色。
这时,忽听暗巷中传来了道悠悠男声。
“卢侍御今夜是孤的客人。”
只见元昇自那巷中漫步而来,眉眼有醉酒后的懒散,往驿馆前方看似随意地一站,实际却挡在了卢书忆和那龙凤双子之间。
他朝李怀景拱手道:“今夜公公已被我雍州道之人叨扰许久,不如孤送公公回宫如何?”
他态度恭谨,没有半分无礼之处,卢书忆抬眸望去,见男人神色客气平淡,眉目却藏了分疏离,不过那应是要极为相熟之人才会发现。
见此,卢书忆忽就明白了元昇这段时间为何会毫无顾忌地与李怀景父子来往。
原来那紫袍金带的传言亦是出自他手。
她回想起今日放天灯之前,文武百官关于李崇的议论,想来在朝中怨气沸腾之时,裴世瑜革职之事才会越发顺利。
可她能够猜到其中因果,这见惯风浪的李怀景想必也能察觉到,他们如今尚且能维持着表面和平,应是李怀景对元昇还有所求。
那么他所求的又是甚么呢?
依照虎贲军目前面临的形势来看,这李怀景难道也如李崇,妄图派他的心腹前往雍州接任节度使之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