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京都十里春(27)

作者: 跃溪 阅读记录

元昇转过身去,将脸面对着窗户。

“如今各方使者齐聚雍州,这些人多为几大强蕃的耳目,祭拜为虚,打探勾结雍州内部势力为实,元桀身陷军营秋训,元子佑和他背后的幕府倒是蠢蠢欲动。”

陆子维闻言,接着他的话说:“此事我也曾打探过,听闻元子佑的老师中有人曾入过相沧幕府。”

元昇眼底闪过一丝轻蔑,元时休这些年遵从儒道,广纳人才,幕府之中不仅有闻名于世的士人才子,甚至还招揽了一些曾经在幽王旧乱中几易其主之人。

“相沧日渐坐大,想借此机会插手我雍州易主一事也不是没有可能,替孤盯紧他们。”

“是。”

说完,元昇回头瞧向陆子维,说道:“近日孤得了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几幅孤帖,料想此时已到了东临先生府上。”

陆子维脸上闪过一抹意外,却乃惊喜之色。

他单名潜,字子维,号东临,是文届里有名的诗字双痴。

心知元昇赠字帖不过人主之恩威并施,但有这样的手段也让东临觉着没有跟错人。

“谢世子,世子厚爱,东临感激涕零。”

“先生言重,几幅字帖而已。”

元昇又瞧向床上已经断了气息的女子,“无论你们信不信,孤近日前来主为查看下属的伤势,替孤厚葬她。”

“是。”

两位手下心悦诚服地齐齐答道。

答完之后,晚娘又带几分踌躇地说:“今晚在佛堂,奴本想借机检查那杜家娘子肩上的月牙胎记,不成想她那两个婢子如此碍事。”

“不必特意检查。”

元昇眉峰一冷。

杜初月是杜洵在元时休去世月余后带回雍州的。

怎么就如此之巧,他父王一死,杜洵就找到了女儿,还将她送回雍州要与他再续前盟。

杜洵那个老谋深算的人,元昇从来都看不透他,并不知他们三兄弟之间他到底心向着谁。

“她会由孤亲自盯着。”

元昇吩咐完便离开小屋,回到了自己的马车上。

马蹄声哒哒的,车外夜雾弥漫,雍州城正处在一片祥和之中。

……

自那夜起杜初月减少了在王府的走动,除开每日去老夫人的东院问安以外,几乎在步幽阁闭门不出,监督答谢宴曲目排练的要务重新交还到郭禾的手上。

她没有再从雍王府的仆人那听说晚娘,那夜的事情似乎成了洄浪轩与步幽阁之间的秘密。

这日,杜初月陪老夫人用过中饭,不多时绿漪又从白瓷盒里取出几粒丸药递给了她。

杜初月乖巧服下,老夫人见状便说:“你这么小就成了药罐子,老身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跟随阿爷骑马行军都不在话下。”

杜初月顿时来了兴趣,珠子般的眼睛在窗格透过的光线中熠熠闪烁。

“老夫人阿爷执掌的是哪路军队?”

“你猜猜?”

“能让老夫人跟随,定是支开明军队,天策军,朔方军,还是伯远军?”

老夫人大笑,“你说的这三支军队这样赫赫有名,老身可够不上。”

“到底是哪支神勇的军队呢?”

老夫人并没有将自己的身世和盘托出,继而说道:“你刚刚提的这三支军队,虽然老身不是,但雍王府里未必没有。”

“这初月倒略知一二,是王妃对不对?”

雍王妃出身博陵崔氏,她的父亲便是坐拥大祁三大名师之一——伯远军的崔伯远将军。

据说当年雍王奉命讨伐北方的乌璞国,因为要战役起到绝对的威慑作用,于是宣帝下旨将伯远军并入了雍州军。

而雍王为了表示对此圣意的拥戴,提出迎娶崔伯远将军的女儿以示欢迎。

崔伯远将军当年跟随雍王平幽州逆乱立下不朽战功,但幽王旧乱平息后,乌璞趁着大祁内部动荡初平国力空虚之时再次入侵,崔伯远将军奉雍王之命出兵抵抗,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那一战,伯远军几乎全军覆没。

自此雍王妃母子在军中失去了保障,而后雍王竟将郭禾之子元桀送去了军营。

杜初月想起了那夜,元昇瞧着白玉佛像时的神情。

“小女听说,世子儿时曾被三郎君锁进荒院,最后是小女寻到了那处,只是时日已久,小女全然忘了。”“是有此事,两个儿郎幼时的游戏之举,这件事发生在你们出发去灵州之前,当时大王正要拔营平叛,因此无暇处罚三郎,世子大概因此一直记恨着。”

原来如此。

想来没有得到雍王的公平对待才是元昇一直记挂的原因,所以他们父子之间的隔阂便是从那时起的吗?

第十六章

闲聊片刻后,老夫人要找人替杜初月为答谢宴裁衣,杜初月以身体不适不便参加宴会婉拒。

她奉命潜入雍州本就是秘密之行,此次宴会中有朝廷使臣,为了不被人认出真身原就不打算参加雍王府举办的答谢宴,如今倒得了个正合适的理由,老夫人因为心疼她也点头同意了。

宴会那夜她早早地卧床休息,绿漪倒是去瞧了热闹,回来时绘声绘色地描述当夜的情形,说是世子这次又给雍州丢脸了。

据绿漪说当夜元府除了老夫人,二夫人世子以外,远在北郊主持陵墓修建的元子佑也赶回来参加了宴会。

元三郎不过十七岁的年纪,但为人风趣幽默,机敏有智,在使臣间应酬有度,占尽风头。

当相沧的使臣来到主位敬酒之时,他还说出了几句相沧方言。相沧使臣连连称赞三郎博学多才,畅怀地要向元家两位郎君敬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