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京都十里春(33)

作者:跃溪 阅读记录

元昇见她听得认真,大发好心地说道:“改日请你吃一次。”

杜初月点头。

元昇笑笑,笑着笑着两人都有些别扭,没想到他们还能心平气和地说会话,说的还是这样家常的话题。

桌上陷入一种诡异的寂静。

好在两人都习惯食不言寝不语,安安静静地用完午膳,元昇并未真的留下,告辞离开了。

只是那日之后,他几乎每日都会到步幽阁,有时一待就是整日。

王府的仆人们都说,世子这下算是收了性,到底是老夫人的眼光准替世子重定了杜娘子。

杜初月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是觉得元昇在暗自等待什么,于是就随他去了。

这日,元昇又是一早来到步幽阁。

彼时杜初月正在院中那棵紫藤树底下喂鱼,回头就见他立在不远处,望着那棵藤树出神。

“世子?”

听见探问,元昇顺势望了过来。

他的表情有瞬间的茫然。

他又看向那幢绣楼,说道:“你说奶奶为何让你住这儿?”

杜初月走过去,“大概因为这里清幽。”

他不以为然地一笑。

就在这时,门外闯进来一人。

阿非在那人面前拦着,“大郎君,世子殿下吩咐了,您要有事就去洄浪轩找他。”

“他明明在这步幽阁,我为何要去洄浪轩找他,滚开!”

眼见个皮肤古铜,脸型方正的男人一把掀开了阿非。

这人周身的气派与庾闻谨有些相似,都是常年在军营锻炼出的健气与紧实,只是他眼睛狭长,眼尾微微上吊,给人一种阴鸷之感。

听称呼他便是元府的长子,元桀。

元昇一见到人便笑道:“兄长这么急着找孤,是为何事?”

元桀望了望后面的杜初月,“你这几日就是在这儿?”

“是啊,有何不妥?”

元桀背过手轻哼,“自从我听说了军马费用一事,每日都会去洄浪轩寻二弟,但每次都不见人影,连洄浪轩的奴仆也不知你去了那里,原来二弟日日都伴在美人左右。”

元昇笑道:“竟还有此事,看来事出巧合,那些仆人们只字未提,回头孤一定好好发落他们。”

他回头对杜初月道:“兄长既然如此着急,我们可否借杜娘子的地方一叙。”

杜初月瞧眼他,低下头道:“自然可以。”

杜初月请他兄弟二人步入堂中,让紫檀在堂前置了俩副方椅,又亲自为他们斟好茶水。

斟茶时,元桀对元昇的发问已经开始。

“前几日有传言传到军中,说是如今雍州府衙财务紧缺,所以你打算动用冬巡的军马费用给父王修陵墓?”

元昇道:“确有此事。”

元桀猛地拍桌,“冬巡的军马系于我雍州的防御,你怎敢动它?你可知将士们听完此事后对你是如何评价?”

“自然是没有什么好话。”元昇无所谓道:“可兄长难道要孤停下陵墓修建,让父王得不到安葬?”

元桀一噎,想不到元昇搬出孝道压人。

他语气放软几分,“陵墓自然是要修,钱财可以从其它地方去取,但是绝不能动用军马的费用。”

元昇摊手,“孤也不想,可谁让杜使君说府衙现在拿不出钱,只能动用军马费用呢。”

提到杜洵,让人不由想到这屋中与之有所瓜葛的另外一人。

元桀看看杜初月,她正低眉顺目地坐于元昇身边。

“若你执意如此,我只好将你的意思传达给将士们。”

听到这,杜初月已经将当日之事弄清楚个七八分。

只是在她看来,这元桀甚为有趣。

那日杜洵与庾卓带来文书明明是要老夫人定夺,元昇在当日就算发表过意见,也应作参考之意,况且是否动用军马费用怕也没个定数。

可这元桀竟然这样着急来找元昇兴师问罪,就像要把他定做此事的主谋,做给军营看般。果真又听元昇道:“兄长何必如此着急,奶奶说过,此事当做从长计议,再寻两全之法。”

他站了起来,背着手道:“父亲戎马一生,厚葬于他,应是你我做儿女的共同心愿。”

元桀也起身道:“若不是二弟平日作风奢靡,王府的开销让二弟悉数送去了惜花楼,如今修建父亲的陵墓,又怎会动用府衙的财蓄,你好自为之。”

元桀骂完就凛然正气似的走了,杜初月低垂双目,脑中回响起他那句,“王府的开销让二弟悉数送去了惜花楼。”

这时元昇回过身,两人对视,杜初月道:“小女可没钱。”

此事一过,杜初月才明白元昇为何会日日来她的步幽阁。

在朝廷的未授节钺之后,元昇自然不想动用军马费用得罪万千士兵,如今的他必须从其它地方想办法来补足这笔钱。

此事无论如何是因杜洵而起,杜初月作为杜洵之女,他又怎能让她置身局外。

元昇坐回原位,目光如炬地盯着杜初月。

“世子难道想动用小女进府时,阿爷给小女的财物,可那远远不够啊。”

“孤怎会用你阿爷给你的银钱,但你需帮孤问问你阿爷,可否有其它两全之法?”

“他当然没法子,前几日杜府的仆人还来信说,府中杂草足有人高却没钱可除。”

“怎会,你阿爷是雍州刺史又兼着盐铁使。”

话音落下,两人具是一愣,看眼对方,又同时将目光移开。

盐铁使。

第二十章

杜初月莫名又染上了风寒。

听闻是某夜入睡之时,丫鬟们忘记关窗,待第二日清晨发现窗门大开,内室寒风倒灌,如坠冰窟。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