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御赐林夫人(126)

作者: 巫朝尘 阅读记录

第二个箱子里都是单独的簪钗,虽比不上成套的看上去震撼,也十分光华灿烂。

第三个箱子是耳坠耳环,第四个箱子里是手镯项链等。不一时,整个屋子都被黄金宝石的光映得辉煌灿烂。

饶是文皎见惯了金珠玉石,也被晃花了眼,对什么叫做珍珠如土金如铁的理解得更深刻了。

林海吩咐把这四箱首饰都记到正院库房账册上,也就是说代表这些东西从此都成了文皎的私产,不在林府产业的范畴里了。

文皎欲要推拒,只是林海态度十分坚决。来回说了几句,总不好在下人面前一再驳了林海的面子。

再说是两人是夫妻。搁在现代,丈夫主动给妻子送东西,妻子还要谦让着不肯收,说自己当不起吗?这也太客气生疏了。想到此处,文皎便笑着应了。

林海又命先把成套的头面搁到库房里,只拿单个的首饰笑着往文皎发髻上笔画,又问文皎喜欢什么样的。

一时又命拿纸笔来,照着文皎说的样子亲自画上草图,再细细修改。

文皎心中升起一种“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感觉。这感觉并不坏,心里还有些甜丝丝的。

被认真爱着的感觉真好啊。

日光照进玻璃窗子里,屋内一片明亮。林海和文皎就这么慢慢说了一整日的簪钗首饰。一年里难得空闲这么几日,什么都不操心,做一日的富贵闲人,也很好。

年初二,林海文皎黛玉回了苏府,初六是林府自家请吃年酒。林府没什么亲朋,不过请了苏府全家并林海的几家同年好友携家眷来坐,林府又热闹一日。

年初八是苏府的酒席,林家三口又去了趟苏府。文皎也趁便重新认识了白夫人娘家亲戚和柳氏娘家人,还有苏府的叔伯堂亲等。

这个春节,也算是文皎正式踏出了在京城交际的第一步。

转眼过了正月十五,乐过春节的最后一日,十六于含元殿开了大朝会,京城便又恢复到往日的生活节奏中,该点卯的点卯,该交际的交际,该开市的开市,该摆摊的出来摆摊。

听说文皎有孕后,苏皇后便赶着在再六司一馆里挑了几位嬷嬷,又问过她们的意愿。愿意出宫到林府服侍的都登记上,等过了正月就去林府走马上任。

年假一过,十六一大早上,苏皇后便派人告诉文皎,嬷嬷们二月初一就到林府,让她先准备起来。

苏皇后挑出来的嬷嬷共有四位。一位是尚食局司药属正六品水司药,另一位是尚食局司膳属正六品卫司膳。这两位嬷嬷都是专给文皎调养身体的。

还有两位分别是内文学馆正六品杨教喻,和尚仪局司乐属正六品李司乐,都给林家大姑娘做先生。

文皎翻着苏皇后给的四人简历手册,又听太监一一介绍完,心中十分感叹苏皇后的大手笔。

作者有话要说:

苏皇后:请叫我宠妹狂魔,谢谢!

感谢在2020-05-16 04:18:26~2020-05-17 03:19:0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梦想考上清华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nuka 5瓶;极北长宁、氯乙烯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1章 嬷嬷

宫中统共只有两个四品女官职位, 分别是皇后和太后宫中尚书。余下六局一馆的女官,品级最高是五品,每局有两位, 相当于部门的部长。

内文学馆两位五品学士, 就相当于皇宫女子大学的校长。下面四位六品教喻,也是副校长教授一级,不是学问十分扎实能服众,绝对做不到这一品级。

苏皇后选来的杨教喻文皎在宫中时十分熟悉。她今年五十六岁, 性情平和恬淡, 不喜勾心斗角。能坐上教喻的位置,学问自然没得说, 且棋艺是宫中一绝。

六局中每一局都有四司,每司的司长为正六品,根据工作内容不同, 设有两人或是四人。

尚仪局掌管内宫礼乐, 其中司乐属掌宫人习乐,培养各种吹奏弹唱人才。这位李司乐专精古琴,琵琶古筝等各样乐器也均有涉猎, 给黛玉做乐器先生绝对当得起。

尚食局下的司膳属掌管烹饪饮食。司药属的女官们则和太医院的太医一样,都着力钻研治病救人之法。

只不过女官们的主攻方向更偏向妇科女子症状,而太医院的太医们则是各样的人才都有。

苏皇后给的册子还上写着,选出来的这位水司药不但精通妇科儿科, 还精通房中之术, 让文皎跟着水司药好好学习保养。

文皎虽然看着脸红,但还是有些期待这位水司药的到来。既然林海已经说了要守着她一个, 她总得多学点花样秘方,好让两个人更加和谐亲密才是。

况且她还担心生了孩子身材走样, 这位水司药一来,加上药阁,必有良方能让她身材窈窕,紧致如初。

给嬷嬷们的屋子本已经收拾好了,但没想到苏皇后一气给了四位嬷嬷,原来打扫出来的地方就有些不够用。

要知道这四位嬷嬷在宫中起码都能两人住上一排三间屋子,比许多八/九品的御女选侍的屋子还好。总不能出了宫,没了官职,待遇还比不上以前吧。

于是文皎命把府上的堪舆图拿来,和黛玉一起圈中两个地方给嬷嬷们住。

管饮食的卫嬷嬷和管医药的水嬷嬷都住在文皎正院最后面的后罩房里。

后罩房足有十间,以前住了几个大丫头们。现在让白露等八个一二等丫头都挪到东西厢的耳房居住。

正中六间分别打通,给两位嬷嬷一人三间屋子。后罩房还又另设茶炉给嬷嬷们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