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御赐林夫人(152)
杨先生的课从辰初二刻(七点半)开始,到巳初二刻(九点半)结束,整整上了一个时辰。景岚除了中间去方便了一下外,几乎都没有走神。
文皎对韩氏夸景岚,韩氏却笑道:“去年我从家里教岚儿的时候,她便是这样。若不是我怕她小孩子家坐多了,万一坏了骨头和眼睛不好,她能一坐一上午的。”
休息一刻钟后,李先生的课是从巳初三刻(九点四十五)到午初三刻(十一点四十五),也是整整一个时辰。
不过李先生的课没分这么多层次。正好今天杨先生上的是四书五经,课程内容比较紧凑紧张,难度也比较大。
李先生准备的音乐课就属于轻松入门级课程。她先用古琴分别弹了三首不同风格的曲子让学生们欣赏。而后让学生们畅所欲言听完的感受。
最后李先生把常见的乐器都演示了一遍,说乐器繁多,不能尽学。除古琴必学外,今日大家所听所有乐器,尽可自行选择喜欢的,日后慢慢研习。
因李先生演奏的乐曲十分精妙,学生们都听住了。直到下了课各自回去吃午饭,都还赞不绝口。
韩氏带着景岚和文皎一起吃了饭,便告辞回府――韩氏在家里还有个小儿子,等他娘都等一上午了。
文皎黛玉知她母女二人以后日日都要来的,也并未多留。
被文化艺术大师熏陶了一上午,文皎下午理起事来简直是精神百倍。
她越发觉得现代的老师们说得对――能上学真是太幸福啦。
作者有话要说:
我记得有一位小可爱说过,韩氏好像是现代送孩子上幼儿园的家长一样――这位小可爱你可真是太有才了~
看到这的学生小可爱们!以后都和黛玉一起好好学习吧~
第86章 室友
在林家女子学堂的学生们欣赏着李先生精妙的乐曲时, 宝钗已经拜别母亲哥哥入了宫,正式开始中选了。
中选按例是卯初(五点)就要到宫门受检入宫,去得早的人家, 寅时(凌晨三点)便到宫门口的也有。
薛家不欲去得过早, 但也不能掐着点到。是以才丑正二刻(凌晨两点半),梨香院从主到奴便全都起身,各个忙碌起来。
一家人沉默的吃了早饭,连薛蟠都不做声, 好像盘中餐和他有仇似的。
吃了饭, 一家三口还是沉默着不说话。薛蟠看着母亲抱着妹妹,不住的落泪, 喉咙里像是被什么哽住了一样。
看看时辰差不多了,薛姨妈哭道:“好孩子,在宫里谨言慎行。若是受了委屈, 不要舍不得银子。”
宝钗虽然一向端庄持重, 但她现今也不过是个十二岁的少女罢了。
想到此去宫中前程未卜。若是侥幸选中,只怕日后都不能再和现今一样日日和母亲哥哥在一起。
若是落选,哥哥又不知悔改, 以后薛家……
宝钗心中难过,但终究还是忍了泪,安慰母亲几句。看着时辰差不多,三人便起身往门外行去。薛姨妈宝钗坐车, 薛蟠骑马。
薛蟠看到宝钗带的行李不过小小一个箱子, 不禁问道:“这一个小箱子够什么?妹妹怎么不多带写东西?咱家又不缺这些。”
薛姨妈宝钗一听这话,便知薛蟠早就把去报名时发下来的入宫规矩给忘了, 或者说根本没仔细看。
宝钗见薛姨妈变了脸色,忙先笑道:“我是入宫参选去选伴读的, 又不是去当主子的。宫中规定,秀女入宫只许携带一个二尺方寸的箱子,放一些日常穿着的衣服首饰,连书也不许带的。”
“就是多带,宫中的嬷嬷们也不许带进去。因此这个箱子尽够了。等入了宫,宫中自会发下器具用品。”
薛蟠看着妹妹的笑脸,觉得喉咙里的刺扎得更深了些,叫他说不出第二句话。
薛姨妈见宝钗已经说完,想想薛蟠再有一两个月也要被送到四川去了,便没说什么,拉着宝钗上车,往宫门行去。
寅正一刻到了宫门口,看宫门外的长街已经排了几十辆马车。太监过来命不许在马上骑着,都要下来。
薛蟠知道这是宫中之人,日后妹妹还要多得他们看顾,因此乖乖下了马,就在车旁伴着母亲妹妹。
不过等了两三刻钟,眨眼就过去了。薛姨妈觉得叮嘱的话尚还未说完,嬷嬷太监们便叫秀女下车排队,一个个和册子上的家世姓名对应,又分发了号码牌。
秀女们携带的行礼箱子,也都粘上号码,避免弄混,叫太监们一个一个先抬到给秀女们分好的屋子里去。
宝钗被分到了五十二号,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她把号码牌好好戴在手腕上,把号码攥在手里,回头看了一眼母亲哥哥,就低头跟着嬷嬷进宫去。
薛蟠看着妹妹的身影消失在清晨的薄雾中,半日才找到自己的舌头,拉着已经泪流满面的薛姨妈道:“妈妈,回家罢。”
说完这句话,薛蟠一抹脸,才发现自己也是一脸的湿意。
薛姨妈被薛蟠这一拉缓过神来,被薛蟠搀扶着上了车。
清晨出门,路上还是寂静无声。薛姨妈又哭了一会,才听到回家路上车外面已经十分热闹,摆摊的上街的声音嘈嘈杂杂。
等行到梨香院,薛姨妈狠了狠心,拉着薛蟠回了房内,向他道:“你妹妹已经入宫替咱家挣脸去了。你做哥哥的总不能还比不上宝儿。”
“我已经给你舅舅写信,请你舅舅派人把你接到四川去教养两年。”
“你这些日子也别去上学了,家里的房舍也莫要收拾了。和我一起把家里的生意账本归置归置,等着去四川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