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御赐林夫人(258)

作者: 巫朝尘 阅读记录

冯渊钟鸾两个人这十几日商量着办事儿,感情真是突飞猛进,一日千里不足以形容。

虽然碍着礼节,两个除了拉一拉小手外,别的出格之事一概未做。可心里都已经把互相当做夫妻相处了。

家里的下人都买齐全了调理着,嫁妆也慢慢置办,房子也终于有了影儿。

冯渊最后挑出两个院儿,一个小小两进,位置近些,要价一百八十两银子。

另一个三进还带个小花园,旁边有个跨院,就是位置稍微远两条街,要价五百六十两。

虽然冯渊十分想买那个三进院子,可自己也知道钟鸾确实说得有理:“咱们家就这么不到十口人,两进院儿还空出许多房舍,三进院子又得添人,罢了罢了。”

“那三进的还远。你每日一早一晚出去回来,得多费多少时间呢。”

钟鸾说完,想了半日,低头悄声说道:“咱们在京里是学手艺的,又不是来享福的。等往后家里若是宽松起来,我自然不和你客气。”

冯渊紧着过户画押,又花了十两银子修缮门窗,打扫房舍,买些家具,还把那地上的青砖一一看过。带着钟鸾去看过一回,已经各色齐全。

这时候冯渊才又带着钟鸾上了林府的门。

文皎看这对小年轻跪在底下,说了来龙去脉,求她帮忙找一位能主婚事的人,心中颇有些反应不过来。

怎么才半个月过去,冯渊就要明媒正娶钟姑娘了?连房舍下人都买完了,嫁妆都置办起来了?

因冯渊钟鸾是事事都准备好了来的,诚心甚足,文皎也在白露那里知道钟鸾的事儿,知道这姑娘也是个苦命人。

举手之劳,就能解了他们麻烦,再说冯渊还算是林府的人,文皎自然没有不应的。

既然冯渊还要继续在林府干下去,他表现又一向不错,是个肯吃苦又聪明的,文皎也有心再拉拢他一番。

想着正好家里林游虽然年轻,但是自己一辈,和冯渊名份上又有师徒之宜。

若叫林游认钟鸾做个干女儿,钟鸾从此也算是林家的姑娘,冯渊便是林家姑爷。想来以后林游冯渊两个一起办事,也能更加顺畅。

却说林游被海嫂子使人叫来,那人还说是大喜的事儿,以为自己婚事有了着落,赶忙打扮一番就赶来了。

谁知道进了屋子,看见冯渊和买来的那个姑娘光明正大站在一处,两个人眼神腻腻乎乎的。

又听海嫂子说了来龙去脉,林游目瞪口呆。

小爷还没成亲,就多了个这么大的女儿?

林游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皱着眉头,一捏鼻子,认了。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四千多字!夸我!

林游:所以林明林昌冯渊都定亲了,我还是没媳妇儿?

其实冯渊早就对钟鸾有点心动了。一开始是因为和英莲相像,后来是真心欣赏她这个人,也会为她担心害怕。

只是前面一直有英莲那个执念在那,自己不敢承认。等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处之后,自然就愿意承认对钟鸾的感情,要为她负责了。

还是得感谢英莲给牵的线哈哈哈哈哈,虽然英莲自己都不知道2333

我觉得看一个男人对你是不是真心的,就看他为你打算了多少,付出了多少吧(包括但不限于时间和金钱)嘴上说说谁不会啊=w=反过来也一样。

那么,真的是平行世界的预收文《女学士》再次求一个预收~

父母双亡,寄人篱下。

卖身还债,替身十年。

阖眼前,钟鸾觉得自己这辈子就是个笑话。

再一睁眼,钟鸾回到四岁那年。

父亲勤奋苦读日渐消瘦,母亲身体虚弱怀胎三月。

好歹他们都还活着。

重活一世,年将豆蔻,钟鸾不想再经历男欢女爱。

恰逢女官选拔,钟鸾参选入宫。

宫内沉浮数年,谨慎自持,勤学善思,官居学士,训导妃嫔,教育皇女。

上赐封号,青鸾居士。

感谢在2020-06-22 02:14:24~2020-06-22 06:14:3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月夜№修罗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45章 难办

往日对她横眉冷对的游二爷一下成了干爹, 钟鸾虽然磕头认亲磕得利利索索,但心里着实有点转不过弯来。

冯渊倒是很快接受了。因林游本来就算是他的师父,又是林明的叔叔, 他有时候也跟着林明称呼游二叔的。

现在辈分没变, 关系还更近了些。游二叔的性子他一向也知道,既认了鸾儿做干女儿,往后必不会待她差了。

冯渊本以为今儿能把鸾儿的事办完,已经是夫人恩典。

谁知夫人又大发善心, 让二管家林安和张嬷嬷做男方长辈。

因林游没成婚, 家里没有主事的女人,夫人又让钟鸾姑娘先暂住到许嬷嬷家里备嫁, 自己亲自做媒人。

成婚是大喜的事,又是夫人亲自做媒,况且冯渊钟鸾两个都无父无母, 在这样人生大事上帮了他们, 只要这两个不是白眼狼,往后总会记着他们的恩情。

能多结一份善缘,自然是好事。林平许嬷嬷林安张嬷嬷自然都高高兴兴应承下来, 又向冯渊钟鸾道喜。

因文皎有心让冯渊好好办一场婚事,从此便安定下来能专心做事,也是好的。

她既然做了媒人,又是主子, 便立时安排起来。

要正正经经的办婚事, 冯渊钟鸾两个婚前再见面,就不合规矩了。

他两个虽然互相舍不得, 但也知道忍得一时别离,往后才不叫人说嘴, 日子更顺当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