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御赐林夫人(419)

作者: 巫朝尘 阅读记录

这些聘金文皎自然是全归在白露的嫁妆里头。

另外文皎拿私房钱给白露置办了绫罗绸缎首饰家具等价值两千余金的日常用品,杨先生也拿出积年的三千两银子积蓄给白露做压箱钱。

这林林总总加起来,白露的嫁妆若按银钱算,恰是八千六百两银子,再算上她自己的积蓄,直奔着一万而去。

这份嫁妆太丰,比之白霜多出几倍,白露只觉得自己受之有愧,连连辞让。

况白露虽才做了半年杨先生的女儿,杨先生对她却不藏私,有多少会的都抽着空儿尽力教她。

白露也是宫中出来的人,一算就知道母亲在内文学馆几十年,虽然攒了些身家,总共却只应有几千金之数,当不过万。

一下叫母亲拿出三千两银子来给她做嫁妆,白露实在是不好意思受,极力推辞。

杨先生拉着白露的手微微一笑道:“哎呦呦,我可伤心了,原来我这个做娘的还没有夫人和你亲。”

“夫人置办的嫁妆你就不辞,偏我给的压箱钱不愿意要,哎……”

文皎看杨先生话音一落,白露少见的急红了脸忙着和杨先生解释,笑着帮腔道:“先生不乐,我可高兴了,看来咱们白露还是最亲近我。白露,快到我身边儿来。”

夫人和娘都这么说,两座大山往白露身上一压,白露就算再不好意思,也不得不受了这些嫁妆。

英莲在正院笑过一场,等人都散了,她便带着丫头婆子忙着赶到她娘院子里去。

封氏病倒将近十日,还未见好。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晚上九点~大家么么哒~

白露嫁妆换算:文中一两银子约等于五百块钱,白露的嫁妆八千六百量,就是……四百三十万。

小巫羡慕得哭出了声QAQ感谢在2020-08-05 20:52:59~2020-08-06 03:51:3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敬一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妙 10瓶;扬阿漾、敬一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35章 造孽

四年前的秋日文皎命人从苏州寻到封氏时, 她的身子骨就已不大好了。

封氏年少时是乡绅家的小姐,虽不是大富大贵算不上吃金咽玉,却也有人服侍, 没吃过什么苦头, 身娇体弱。

与甄士隐成婚后,甄士隐科举得中做官,虽各地辗转,封氏也是官太太, 一直调养着, 身子不错。

甄士隐封氏两个多年无子,封氏年将四十才得了英莲一个, 高龄生育伤身,自那时封氏就落下了病根儿。

后来葫芦庙着火,甄家也被焚, 时年大旱, 附近又有盗贼,封氏失了英莲本就心痛伤身,又颠沛流离几年, 身子大不如前。

再往后甄士隐和道士去了,封氏依靠父兄过活,早晚操劳做针线贴补家用不说,还要日日受气。

在文皎看来, 封氏是个模板一样儿的古代“温婉贤淑”典范, 受了气有了委屈从来不大声吵嚷,只会往肚子里咽。这一来二去的, 可不就憋出病来?

等到了京中,过了年四位先生嬷嬷到林府, 文皎得了空儿便请水嬷嬷给府中上下人定期体检,封氏年岁大身子不好,又是重中之重。

那时文皎便知封氏这身子不管再怎么精心调养,她的寿数也就剩下五年左右的光景了。

这次封氏病倒,水嬷嬷去诊脉回来,见文皎一脸忧愁,还劝她说若封安人还是和在兄长家里一样过活,早前一二年就闭眼了。

这几年封安人到了林府好好养着不操心劳神,反倒多活了几年。

况封安人今年活了五十有四,虽算不上高寿,也是寿终正寝,请夫人不必过于忧愁。

话虽如此,只是到底也算相处几年的朋友,文皎明知她这一年半载就要下世,心里怎么可能一点儿都不难过?

封氏的病况文皎暂时没有告诉英莲真相,封氏知道自己身子骨怕是撑不住了,也在英莲面前装作只是从前小病的样子,怕让孩子担心。

英莲却早心知肚明她娘身子情况。

她这几日察言观色,虽没从太太面上看出什么来,却隐隐觉得她娘说话间有一二分留下遗言的意思。

英莲心中有了猜测,只窝在被子里哭了一晚,第二日起往封氏院子里去请安的时候,日日都要呆到不得不去上课回院子。

比如今日陈太医来给白露姐姐下聘,太太给她们放了一整日的假,半个上午就全了礼,英莲便赶着往封氏院子里去看她。

封氏正撑在枕上看她的财产册子。

说是册子,加起来不过寥寥几页纸罢了。

上头第一项是她一直存着的傍身银子三百二十两整。

当年本来是打算若侥幸还能找到姑娘,就用这些银子买一处小房子,她们娘儿两个自己做个小营生,或是绣花或是做吃食,太平年间总能安生活下去。

往后给英莲找一门靠得住的好婚事,能保住她不被欺辱平平安安一辈子,她也就满足了。

本以为今生再也找不到孩子,这些都是梦里想想,谁知英莲被尚书夫人所救认作义女,从此锦衣华服成为尚书府的姑娘。

苏夫人月月给英莲开六两银子的月例,吃穿用度分例和正经的林姑娘一样,逢年过节还有红包赏银。

林府规矩又严,从来没有不给赏钱就不好好办事的下人,她这几百两银子没了用处,就一直搁在箱子里没动。

除了这些银子外,剩下的只有布匹衣料家具等物,说起来全都是林府的财物,不过是尚书夫人归到她这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