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御赐林夫人(441)

作者: 巫朝尘 阅读记录

她怀孕生产时的产婆乳娘,都不要她费一点儿心思就安排好,坐月子时请来从前宫中女医替她疗养。

成婚前她和苏文哲说好没有侍妾,这辈子就她一个,她怀孕生产时婆婆就真没给她往屋里塞一个人,也从不说她不贤良。

外头人暗地里讽刺,婆婆还会当众维护她。

这样的好公婆……她前头一声招呼没打一点征兆都没有,骤然就说要和离。

韩琼英觉得对别人她都问心无愧,只是难以面对公婆。

但就算公婆对她生气,恨她,她也认了。和离是定要和离,两个孩子她也定要带走。

韩琼英护着孩子们下了马车,门口等着她们娘儿三个的郑嬷嬷恭敬问了声好。

信比人早到半个月,郑嬷嬷是白夫人最贴心的管家嬷嬷,也早就知道二奶奶要和二爷和离,把哥儿姐儿带回娘家的信儿。

老爷夫人心中早有决断,郑嬷嬷心中叹得一声,看见二奶奶和姐儿哥儿还是同往常一样,笑着问了好,把主子们引到府里去。

韩琼英边走边叹道:“一走两年,家里花木扶疏,一点儿没变。”

“嬷嬷也一点儿都未见年老。”

郑嬷嬷面上挂着得体的笑,语气里透着一股亲热的劲儿:“老奴马上六十的人了,老也不在这一两年。二奶奶倒是比走的时候看着更像小姑娘了。”

韩琼英一笑,不去想郑嬷嬷话里的深意。

她提出和离上路,一路上没了压抑轻松自在,虽在船上不是家中,却觉得是成婚十年来过得最舒心顺意的一段日子。

今日并非沐休,苏尚书尚在衙门里未回,柳氏的三个男孩都在跟着先生上学,正院内只有白夫人带着柳氏等韩琼英回来。

韩琼英领着孩子们踏进屋门,看着坐在上首的白夫人,恭恭敬敬行了大礼,诚心请安。

白夫人并没有如韩琼英所想的那样发怒或是冷淡,而是下了座位亲自扶她和孩子们起来,摸着她的肩膀,关怀笑道:“一路辛苦了。”

景岚景熙还都记得奶奶,扑进白夫人怀里问好。

柳氏扶着腰肢起身,缓步走到韩琼英身边,拉着她的手对行了礼,笑道:“琼英回来了。”

韩琼英敏锐地发觉大嫂对她的称呼已从“二弟妹”变为“琼英”。

不过她并没深究这个,而是看着柳氏微凸的小腹惊奇问道:“大嫂子又有了?”

白夫人稀罕完了孙子孙女,拉着韩琼英的手解释道:“正好怀了四个月多一点儿。你大嫂生了三个小子,做梦都想生个闺女,天天和我念叨。”

柳氏不好意思笑道:“那不是看着岚岚眼馋,也不知这怎么生的,三个都是儿子,把我闹腾坏了。”

说过几句,白夫人便让柳氏领着景岚景熙先回她屋里玩一会儿。

柳氏知道婆婆要和……二弟妹说话,也不多说,温声把景岚景熙哄得拉住手,就行礼往她院子里去。

大嫂子一走,韩琼英心中更紧张了些,竟有些不敢直面婆婆。

白夫人把她拉到内室临窗榻上坐着,命人给她上她平日最爱喝的牛乳茶。

韩琼英捧着茶杯小口小口喝着,牛乳茶温温热热略带甜味儿,冲淡了她喉咙里的苦涩。

白夫人看韩琼英放下茶杯,微微攥紧了放在腿上的手,直接问道:“琼英,你已经下定决心要和离了?”

韩琼英干脆利落地起身在地上行个大礼,抬起头看着白夫人道:“娘,我已经决定了。”

白夫人叹气,把韩琼英在地上扶起来令她坐好。

她自己也坐回榻上,忍不住掉下两滴泪,缓缓说道:“当初文哲定要与你成婚,我和你爹都劝他,韩家姑娘是草原上长大的孩子,自由自在惯了。”

“让你到京中来,人生地不熟不说,京城规矩最大,要适应又不知得多久,他也忍心?”

“生活习惯相差太大,一个不慎,就是一对怨偶。”

韩琼英从来不知还有这段往事,把手放在茶杯上抱着,低了头认真细听。

白夫人拿帕子擦一擦眼泪,叹得一声继续说道:“文哲从小就让我们不知多操了多少心,十几岁上不读书不定亲,非要外头跑去。”

“他那时马上二十岁的人,好容易说有想成婚的女孩子,他闹着非要娶你,说定然不让你受委屈,我和你爹也没了法子。”

“定要拦着他不让,难道再等个五年八年的让他定性儿?”

“所以我们明知你来京中会受委屈,却还是同意了这桩婚事,派人往亲家那里去提亲。”

韩琼英忍住眼泪,松开茶杯抓住白夫人的手认真道:“娘,在咱们家我从没觉得受过委屈。”

白夫人一笑,拍拍韩琼英的手道:“好孩子,委屈就是委屈,你这十年委屈了多少,不必多说,娘都明白。”

韩琼英忍不住闭眼垂泪。

说到此处,白夫人又低头叹了一声,方道:“当初文哲答应了你没有第二个人,让你答应与他成婚,无论怎样他就该做到。”

“他自己作出来的事儿,我不替他说话。现他没做到,你要和离,我虽觉得不至于,却不拦着你。”

“琼英,景岚和景熙两个孩子……”

韩琼英的心一下提了上去。

“……若是你愿意,回了西北,可以带着孩子们去找文皎。”

“她那里先生嬷嬷都是全的,教孩子们读书明礼的好先生难得,西北更难得。”

“景岚景熙毕竟顶着苏姓,往后说不得会回到京城……”

韩琼英感激落泪道:“娘,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