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御赐林夫人(588)

作者: 巫朝尘 阅读记录

幸好文皎还知道轻重,只让黛玉认了韩总兵松夫人做干亲,没结姻亲,不然等皇上疑心起来,更是有口都说不清。

这会子把这么大一个把柄主动放到皇上手里,现在看来是苏家主动和皇上亲近,往后也能多消一消他的疑心,以示苏家从无有私心之意,只是二哥自己王八蛋。

苏皇后想起那日她听娘说完,没忍住骂了一声二哥“混账”,娘竟略收住担忧之色,赞同道:“我和你爹车上骂了他一路,真恨不得没生过他这孽障。”

她看连娘都这样,再想想爹平日比娘对大哥二哥严上十倍,不禁有些担忧二哥,还替二哥分辩了几句道:“我看二哥并不像是连这等厉害都想不到的人,说不定他知道这些关节,所以才送信来。”

娘瞪她道:“不管他想没想到,能做出这样事来,让爹娘妹妹给他收拾,就是不知好歹的!”

等娘走后,她便做一整日坐卧不安之态,等皇上一到了宫中,便和他哭诉担忧之情,说二哥辜负了临郎栽培之心,她也觉得无颜面对临郎。

他们所料不错,皇上现在并不会为这点“小事”对苏家和她怎么样,见她伤心,还极尽安慰,让她别怕,他们是夫妻,那是他亲二舅哥,都是自家人,他不会为了这个生气。

她听了这话,一瞬间竟似是回到了他们刚成婚那年,那时候他也是抱着她这么说的:“文君,从今往后,咱们便是一家人了。”

物是人非,如今她再不敢全心全意的信他,感动情深的表情已在镜子前面练过千遍万遍,果真让他更加疼惜。

皇上那天还说:“二舅兄当年愿意为了迎娶心上人,和家里足足争执了半年有余,婚后为了妻子儿女一改从前,苦学几年中了探花,朕早知道他是性情中人。”

“如今他不过还和从前一样,为了妻儿宁愿辞官也要追过去,文君,朕倒还真有些敬佩二舅兄。”

“是文君和朕说的,天下有情人能相知相遇不容易,不是每个人都能和咱们一样与心爱的人相守,能给个机会不过松松手,帮了就帮了罢。”

苏皇后那一晚放任自己沉浸在他的甜言蜜语里,甚至连着几天都偶尔会想一辈子这样也不错。

后来是什么事又让她清醒了呢?

是她从紫宸殿的太监嘴里知道,原来在二哥寄信回来前半个月,皇上就收到了银卫知府重病请辞的密信。

但皇上那晚回来对她一句也没有提起。

等观察了足足一个月,他见爹娘和她确实对西北之事一无所知,才消除了对苏家林家的疑心,发出圣旨让二哥调任银卫知府。

呵。

作者有话要说:

来啦~

这两天身体不舒服,更新总是晚,明天或者后天三更嘿嘿=w=

谢谢大家的关心!爱你们!

感谢在2020-09-20 15:07:43~2020-09-20 20:54:1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魔王x、恋上桔梗 10瓶;凶唧唧的毛球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27章 搅动

苏皇后又给皇上斟了一杯酒, 看他慢慢啜饮,又要和她碰杯,也笑意盈盈的和他同饮了一盅。

皇上饮了一杯, 又笑问她道:“二舅兄去了银卫做知府, 这回既能如他所愿去西北,也能不断了这几年仕途,如此文君可放心了罢?”

苏皇后笑叹道:“这下不单我安了心,连爹娘也不用愁了。”

她又亲昵的和皇上抱怨了一回二哥, 心里想的却是明儿就叫娘入宫, 得告诉娘家里仍是要时时刻刻警醒着,一刻也不能放松。

她不是不理解皇上为什么要这么做, 现今整个大燕,势力最盛的就是文臣中苏林两家,武将中韩家, 偏三家又都有剪不断的联系。

若她处在他的位置上, 也未必能全心全意的信任三家人,必要留几分警惕。

可她和他从来都只是天家普通帝后便罢,偏生从前又全心全意真心相待过, 如今他既要猜疑她防着她,她若还和从前一样,岂不是自寻死路?

苏皇后心内暗暗算过她手里的人,决定紫宸殿只放着那一个人便好, 不必再多, 人多异生变,也易被发现。

朝中其余大事他从不瞒着她, 用到这太监的时候也不多,这太监只要藏好做好本分, 不被发现就好。

毓秀宫里庄贵妃心思虽深,却从来本本分分不多事,再说范侍中是她的人,就算吴氏升了贵妃也没变,庄贵妃和她娘家带来的心腹叶女史都对范侍中十分敬重,毓秀宫就算有什么事儿也瞒不住她。

而昭阳宫里她虽然只有两三个女史几个粗使的宫女,可慧贵妃心思浅,心里想的什么都不用猜就能知道,还有一个梁侍中在那里搅动,也不用担心。

说起来吴氏周氏并后宫十来个人都算本分,不是有大心思的人,若不是皇上非要立两位有子贵妃在她身侧,她也不用这么费心思费神的防着她们。

人不是永远不变的,贵妃之位离皇后只有一步之遥,甚至可以在无后时名正言顺的代管六宫,她们能安心在她手下五年八年甚至十几年,可等二皇子三皇子都长大成人,谁又能保证她们一辈子不起心思?

天家相争,父子兄弟相残,前车之鉴,才只过去了十年罢了。

她不会对无辜幼子下手,也不会平白出手害人,只能未雨绸缪,先把这宫里的事桩桩件件都攥在手心,有什么风吹草动也瞒不住她。

除了两个贵妃外,贤妃贾元春本来是上皇硬塞给皇上的,若不是贤妃数年如一日的温顺恭谨,宁荣两府倒了之后,她也不会还能安安稳稳在贤妃位置上又呆了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