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御赐林夫人(645)

作者: 巫朝尘 阅读记录

苏皇后心内笑了贤妃好一会儿,心道她打听的果然不错,面上却带着真诚的恭喜,和皇上笑道:“如今有了荣国府牵头儿,底下还银子的人也不好犹豫了,恭喜临郎收回欠银。”

皇上笑道:“要恭喜的事儿何止收回欠银一桩,文君当真不知?”

苏皇后笑道:“天知地知,临郎知我知,何必说出口呢。”

太监女官们都带着笑等着两位主子打完哑谜,夏太监有心想恭维两句贤妃娘娘大义,看着这情形,却又赶紧把话咽下,心道看来贤妃娘娘再怎么样,果然比不过皇后娘娘,也不知他的谋算到底有没有用。

夏太监心里正暗自懊悔怀疑自己,皇上与苏皇后皆不知道,皇上笑了一会儿,吩咐道:“荣国府贾琏与贾氏族人贾绵虽在朝中无职,却也有为国为民之心,不愧为功臣后裔。”

“传旨下去,贾琏贾绵捐园,朕深感其深明大义,再念其祖之功,特赏赐贾琏子孙荫监名额一,贾绵进学后,可免试直接到国子监就读。”

苏皇后听了皇上的赏,心里更是乐不可支,又泛起一些对贤妃的可怜。

贾琏贾绵捐园子,虽说从头到尾没提是以贤妃的名义捐的,可这园子到底是预备给她省亲才建的。

娘家人对她只字未提,皇上也并未嘉奖于她,这在外人看来,可不就是荣国府主动和贤妃划清界限,皇上也默许并赞同了这事么。

照着这么一想,荣国府捐园子到底是给皇上表忠心,还是想顺便和贾家二房并贤妃再次撇清关系……

苏皇后抿嘴一笑。

荣国府里,贾琏带着人依王熙凤的话捐了园子回来,明明是大冬天,却担忧出了一身的汗。

老太太的意思是以娘娘的名义捐,把他们捎带上,可凤丫头送他出门,悄声嘱咐他让他半个字都别提娘娘,只说是荣国府贾琏并贾氏族人贾绵捐的,左右事儿是他办,真办成了,老太太纵是生气又能怎么样?

贾琏本不大敢逆了老太太的意思,可凤丫头和他说了早上宫里的事,惹得他心头也起了火,竟真照着凤丫头的话办了。

事儿办都办完了,他回家路上倒是泛起心虚。

老太太毕竟是祖母,又是老太君,他做小辈的阳奉阴违,可不是不孝?

万一老太太怪罪下来……

贾琏额头上冒出汗,咬着牙想道,就是老太太要怪罪,只说是他一个人的主意,半点儿和凤丫头没关系。

风丫头做什么都是为了他和孩子们好,可老太太……

到底还是偏心二房。

作者有话要说:

悖内讧……

小巫掐指一算,明天就见到黛玉啦~

感谢在2020-10-08 18:04:13~2020-10-09 17:56:1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鱼非鱼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58章 输赢

贾琏在路上担忧出了一身的汗, 荣国府内,平儿扶着王熙凤坐到榻上,又给她递了杯茶, 担忧道:“奶奶, 那毕竟是老太太的意思,咱们就这么不听,让二爷一个字也不提娘娘,老太太要是真怪罪下来, 那毕竟是祖母长辈, 又是正一品的老封君……”

平儿满面忧愁,眉头紧锁, 王熙凤却十分镇定,不紧不慢的接过茶杯,啜饮了好几口, 方把茶杯放在炕桌上, 扭头朝平儿笑道:“事儿做都做了,老太太就是再生气,还能再变出一个省亲别院来, 再捐一次?”

捐出去的园子是贾家集全族之力,花了八十余万银子,用一年时间才盖出来的。

纵是贾母已经活了七十年,乃是一品国公夫人诰命, 也是荣国府乃至整个贾氏族中辈分最高的长辈, 也没什么仙术秘法,能一夕之间重新造出一座省亲别院。

这是三岁幼儿都明白的道理, 平儿自然也知道。

可她担忧的并不是这个。见奶奶还是一脸不在乎,平儿不禁歪身坐在奶奶对面, 双手放在炕桌上,抿嘴问道:“奶奶,那若是老太太怪罪下来,咱们该如何是好?”

王熙凤往背后靠了靠,再把手炉往怀里拿得近了些,笑道:“都和你说了,老太太纵是生气,也再变不出个园子,你急什么?”

“既然变不出园子,事儿已经落定,老太太不高兴了要罚,拿个什么理由?”

奶奶满不在乎的问出这话,平儿心下一细想,本来心中满满的担忧,也渐渐的下去了不少。

是了,老太太就是不高兴,有什么理由罚他们?

平儿喃喃道:“其实二爷往户部去捐园子,说是二爷和绵哥儿捐的,这本就没错。论起来这盖园子也是府上官中并珍大奶奶家里出的钱,和二房本就没关系,虽说是给娘娘盖的,可娘娘也没出银子……”

“奶奶,您说,娘娘自然聪慧,怎么连这个道理都不懂,连老太太也不懂?”

王熙凤惬意一笑,接话道:“老太太一心想让娘娘在宫里好过些,拿园子给娘娘固宠,盼娘娘早日生下皇子,往后提携全族。”

“可二房当家做主也太久了,就算现今二房搬了出去,二爷袭了爵位,老太太和娘娘还一心以为二房也是荣国府当家人呢,把咱们倒是撂在脑后头。你当老太太是真不懂?”

“再说了,娘娘确实聪慧得很,足智多谋,心里也有着娘家,可娘娘心里的娘家只有二房,何曾有过咱们?捐园子这么大的功劳,娘娘只想着给二太太再请个诰命,哪有一丝儿想到咱们家。”

王熙凤嘴角浮起一个不屑的笑,冷哼道:“人活一口气,从前二房当家,老太太偏心,咱们受了多少糊涂气,好容易是二爷袭了爵,大房正位,凭什么还要把到手的功劳让给二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