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御赐林夫人(707)

作者: 巫朝尘 阅读记录

刚成婚的那二三年,文皎还为几个姨娘不痛快过几回。

但如今,她们四个里头,曹氏是早已出府重新嫁人,偶然看到陈嬷嬷信里露出的一二句,便知道曹氏日子过得不差。

比曹氏大不了两岁的沈氏,因她自己心里想不开,已经在京郊庄子上化为一g黄土。

郑氏周氏两个年纪大些的,一直不出什么差错,也不起歪心坏心,老老实实过日子。

文皎早就想开了,既然她改变不了林海的以前,就只能接受,也不必拿这个折磨自己,只要林海身心都只有她一个就好。

人总要向前看。

林家富裕,文皎没想着磋磨郑氏周氏,一应供应衣食都不缺,就是生病请大夫,也是能请就请好的来看。

文皎本以为就这么养着,估计还得少则十年多则二三十年,才能送走她们两个。

但去年五月份时,文皎就收到信,太医说郑氏也就在这两年了。

今年开春,京里送信过来,陈嬷嬷说郑氏已于正月里病故,按着她以前吩咐好的例,把郑氏的私房财产拿出来办丧事,葬在了庄子上,剩下的银钱给郑氏收养两个干女儿,给她摔盆哭丧。

周氏因和郑氏有将近三十年的情分,舍不得郑氏,和陈嬷嬷言明,自请去庄子上为郑氏守灵,往后不再回京中。

文皎沉默了一会儿,提笔给陈嬷嬷回信,答允了周氏所求,让周氏想带什么私房尽管都可以带走,府内照旧给她每个月的月例供给,想要谁跟着服侍,让她自己和身边人商议。

再过了两三个月,陈嬷嬷回信,说郑氏丧事尽已办完,周氏也已搬到庄子上去。

同来的还有周氏的亲笔信,信中说她在庄子上给郑氏守灵,景致颇美,诸事都安心顺意,叩谢夫人恩德。

从此往后,她会日夜在佛前祷告,祝夫人和姑娘少爷们长命百岁,事事顺遂。

郑氏沈氏已去,周氏自愿搬到庄子上,曹氏婚姻美满。

所以,等这回林海文皎回京,整个国公府就真的只有他们一家人,再无一个外人。

那年林海升任刑部尚书,他们正好往老家去一回,那时林游的娘黄氏――文皎还得叫她一声婶子――见林海越发发达高升,仗着她辈分大,还痴心妄想把她侄女儿黄玲娇塞给林海做妾。

黄氏说让她贤惠些,要主动给林海纳几门妾室,又当着黛玉的面儿说“养个丫头有什么用”时,招得文皎动了真火,三言两语把她们姑侄说得羞愤至极。

如今林海比那时候官儿还高了,且又成了国公,也不知道黄氏有没有明白些,或是世上还有和黄氏一样糊涂的人,想把家里姑娘塞给林海做小。

黄氏总是林游的娘,不可能一辈子没来往。

她再要作妖,也不必文皎自己出马了。

玉梅这个小辣椒,自然能把她收拾得服帖。

作者有话要说:

来啦!

这几天都在医院,更新有可能会晚,有可能会请假,请假会挂请假条过后补回来~爱你们

感谢在2020-11-06 23:35:08~2020-11-07 23:49:5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连川 11瓶;汐兮嘻熹 4瓶;凶唧唧的毛球、我爱吃鱼酱、夕汐、月夜№修罗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88章 心诚

看着那么多姑娘出阁, 文皎自己成婚也还没到十年,过得可以说美满非常,如今要成婚的换成了自己亲手养大的姑娘, 她的心境却再不相同。

到了这回, 文皎可算真真切切的明白黛玉心许陆溶之后,林海为什么看陆溶哪哪儿都不顺眼了。

她那时下意识还以为黛玉是个孩子,谈谈恋爱无妨,左右结婚还得十年八年。

但林海是土生土长的古代人, 十二岁的姑娘离及笄成人也就三年的功夫, 他怎能不心忧女儿过两年就不在身边?

难受了一整日,当晚夜半无人之时, 文皎和林海说过今日想的事,夫妻两个骂过一回陆溶和柳湘莲两个小兔崽子。

文皎一向欣赏陆溶柳湘莲,怎奈这回是见不着自家姑娘的大事, 一想到这个, 就是再好的小伙子,在文皎心里,也得变成王八羔子兔崽子臭小子混球。

时光飞逝, 文皎思及没几年她就不能日日见到黛玉了,而且黛玉一向重情,对从小到大相处过的姐妹朋友都一直书信往来不断,便往张家去信, 要把张婉贝接来住几日, 趁着明年回京之前,再叫她们小姐妹聚一聚。

张家还是文皎在扬州相识的。那时张志哲任扬州同知, 后来潘张两家出了事,张志哲被贬半级, 到了西北镇原做知州。

他虽为贬官,却是从府同知变为州知州,二把手变为一把手,还更能施为。

这几年,张志哲十分勤于政事,本就颇有政绩,苏文哲一升官,银卫知府的缺空了,林海便向圣上举荐了他,现下张志哲已在银卫就任,终于算是雪了前耻。

张志哲夫人冯氏便是京里清远伯府冯将军之妹,他家两女一男,女儿张晚燕和张婉贝在扬州时都和黛玉极好,张晚燕入宫做了女官,黛玉和张婉贝也没断了联系,连文皎和冯夫人都几个月来一两封信。

若不是知道临近过年,各家夫人都忙,文皎还想直接邀冯夫人过来叙叙旧,可惜日子不对,只得罢了。

这一回京,又不知有五年还是十年不得见面。

当年张婉贝还是个五岁的幼女,生得圆圆脸,童言童语,拉着黛玉的裙子说姐姐好看。

这几年没见,她也十二岁了,翻过年就十三,出落得亭亭玉立,说话行事也温婉大方,文皎一问,果然已在家里管过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