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参(2)
叶见归点点头,问她:[你怎么来这么早?]
“因为今天是上班第一天嘛,有点兴奋,睡不着,干脆就早点过来啦。”她不好意思道。
沈苏叶今年刚从清远医科大学中医学专硕研究生毕业,这是她毕业后成为社会打工人的第一天。
电饭煲里煮着小米粥,盖子一开,一股粥的清香味便一下子在空气中散开。
叶见归拿出一个有叶子图案的小碗舀了一碗,递给沈苏叶,对她朝着饭厅抬抬下巴,让她先过去。
随后又从橱柜里拿出一个叶子图案的分餐盘,捡了两个紫薯包、一个鸡蛋,给沈苏叶端到了饭厅。
沈苏叶看到叶见归手里的紫薯包,眼睛一亮。等叶见归将盘子放在桌上,便迫不及待地拿了一个。
[慢点吃,小心噎到,没人和你抢。]叶见归很无奈。
沈苏叶敷衍地点点头,依旧大口大口吃着紫薯包。
看着狼吐虎咽的沈苏叶,叶见归眼里闪过一丝笑意。
无论怎么变,吃饭的模样永远和小时候一模一样。
沈苏叶唏哩呼噜地喝了粥,叼着紫薯包和叶见归道了别,又蹦蹦跳跳的去看诊楼了。
看诊时间是八点半开始,现在不过八点,前台就已经上班做准备了。看见她心情愉快地走近,两个前台姑娘都跟她打了声招呼。
“沈老师已经上去了,现在应该在诊室等你。”
沈苏叶一听,愉快地脚步突然变慢,她一边咬着紫薯包,一边磨蹭着上了二楼。
两个前台姑娘看了,偷偷在背后笑她。四时堂众所周知,沈家小姑娘天天活蹦乱跳的,最怕就是她爹,每次见了她爹,整个人都蔫了。
沈爸爸正在穿白大褂,看到她进了诊室,淡淡问了句:“来了啊。”
沈苏叶将紫薯包一下全塞进嘴里,快速嚼完,弱弱回道:“来……来了。”
声音弱小,语气飘忽,沈爸爸一听就十分生气,畏畏缩缩,像什么样子。
“你跟病人也这个语气说话?”
“没,没有!”沈苏叶看着自家老爹眉头一拧,提高了音量。
给沈苏叶送白大褂的谭师兄一进门,就听见父女两的对话,噗嗤得笑了出来。
“老师,小师妹今天第一天上班,您就别给她添压力了。”
谭师兄是沈爸爸的学生,几年前从医院辞职,到了四时堂,前两年考过了中医主治医师,如今已经是四时堂有名的坐诊医生了。
沈苏叶顺着谭师兄的话狠狠地点头,沈爸爸无奈,只能示意让沈苏叶穿上谭超送来的白大褂,为看诊做准备。
八点半一到,一楼开始叫号,一位穿着轻薄裙装的五十多岁的中年妇女袅袅进了门。她一进来,沈苏叶就看到她额头细腻的汗水。
等她坐下,沈爸爸问道:“您是哪里不舒服。”
妇女道:“医生,我最近几天老是觉着冷,还有些发汗,头还有些疼,鼻子也堵着,晚上觉都睡不好。”
沈爸爸点点头,在电脑上打下自诉,拿出脉枕,让妇女把右手放上来,用左手三指按住寸口,开始轻轻按寻取脉。
大约一分钟,沈爸爸放下手,让沈苏叶来试诊。
沈苏叶也用左手三指按住妇女的寸口,开始取脉。
这是中医中的“左右交诊”。病人右手脉,需要用左手诊,左手脉,需要用右手诊。
等沈苏叶取得差不多了,沈爸爸问:“什么感觉?”
沈苏叶干脆道:“轻取脉的时候,脉象更明显,如果按压重取,就变小了。”她再感受了一下,补充道:“脉象有点缓,而且还有点弱。”
沈爸爸点点头,道:“这是什么脉”
“浮脉。”
“那你观察所得,这位患者得了什么病?”
沈苏叶想了想,说:“太阳病,中风。”
沈爸爸点点头。
妇女看着他点头,整个人心都提了起来,脸吓得惨白。
“医生,这,这,这怎么就成了中风了?太阳病又是啥?我是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吗?”
沈爸爸自知把人吓着了,温声解释道:“太阳病是中医中的一种经病名,是指太阳膀胱经所主的那一条经脉,受到了外风的影响,进而生病。中风也不是西医里的那个中风,是指受到外部的风邪感染。”
解释中有许多专有名词,所以妇女听得一愣,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您说的那,那什么经,我也没听懂。就只听懂一个中风,所以我这是怎么了?严重吗。”
沈爸爸安慰道:“没事的,根据您的脉象和自诉,应该是伤风感冒。不碍事,吃几副药就好了。”
妇女紧绷的脸有了些许放松,她说:“前几天我有个同事突然就被查出来有癌症,给我吓坏了,我这几天吃了药也不见好,还以为自己也有什么问题。”
沈爸爸笑到:“您就别自己吓自己了,按医嘱吃药,就好了。”
沈苏叶接受到自家老爸的视线,福至心灵接口道:“喝两副桂枝汤,桂枝三钱,白芍三钱,甘草半钱,生姜三片,红枣六颗。喝两天就行了。”
沈爸爸点点头,在电脑上开出药方,对妇女道:“去一楼交钱拿药,如果需要帮忙煎药,给药房说,下午来取就行了。”
送走这位妇女,很快又进来了下一位患者。
等到看完上午的病人,已经十二点半了。
今天的午饭是笋子烧牛肉,醋溜白菜,清炒时蔬和冬瓜圆子汤。
叶见归把汤端过来时,就看到沈苏叶耷拉着小脸,无精打采得戳着米饭。
所有时候的沈苏叶都是活力四射的,什么时候有焉啦吧唧的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