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悬灵温明(154)

作者: 馀事勿取 阅读记录

“但是你什么也没说。”

“甚至你们被那座城赶出来的时候,洪神医冤死狱中的时候,你也什么都没说。”

“我原以为,这些迟早都会过去。”

林愈终于说话了,他的声音颤抖了。

“她应该也是这么想的。”

苏心暮面无表情。

“退让没什么好结果,你当初因为家门内斗被赶出来的时候,就应该发现了。”

远处城门外响起了急促的马蹄,隐约有火光在逼近,那些异族人来了。苏心暮转过头看向他。

“这应该就是她留给你的,这次该轮到你自己去面对了。”

“是吗······”

林愈目光凝滞,他许久打开了手中的一张字条,那是阿罗临走前留给他的。

苏心暮走上前一看,纸上工整地写着一行行楷,是阿罗的笔迹,她终于学会了写字。

那行行楷是:故我不似人形,若要再见,向岚寻。

苏心暮朝马蹄声的方向走去,把林愈甩在身后。一队骑手鱼贯而入,苏心暮抬起头,与领头那个骑手打了个照面,随后擦身而过。

就在那一瞬,她看到了一张极为熟悉的面孔。

马背上的少年系着红色的额带,上身着粗布白衣,腰系一条五彩绳,看到她的时候,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马队飞驰而过,少年却勒马停下,他回过头,看着苏心暮。

苏心暮望着那少年,心底猛刺了一下。

那是蒙云。

还是有一个人听了她的劝告,没有留在城里,那就是崔咏。

苏心暮在古城中与蒙云擦肩而过之后,就再没有见过他。之后苏心暮离开了碧落古城,在盘山道上见到了崔咏。

崔咏明显是与那队骑手一起来的,只是在进城之前停下了,他到底没有进入碧落,也没见到古城里的惨状。

苏心暮站在崔咏的高头大马前,二人陷入了沉默。

“你问蒙云?”

崔咏轻轻念着这个名字,高大的骏马不耐烦地打着鼻喷。

“大概有个印象,他是蒙袒的胞弟,他们的父母早就去世了,是老族长抚养大的,只是我见他不多,他应该已经随着蒙袒入城了。”

“我没在碧落城里见到蒙袒,他去哪了?”

苏心暮直视着他,林愈和向岚寻的事算是告一段落,她现在要跟着蒙袒,看看他与无锋宗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阿罗已经成功了?”崔咏听完她的话,不答反问。

苏心暮闭口不言。

“她是怎么做到的?”

崔咏手中的缰绳越攥越紧,脸色苍白。苏心暮这才意识到,这群人里,崔咏是最惧怕阿罗的,崔咏对她的了解未必比林愈少。

“唉······”崔咏轻轻放开缰绳,侧过头去看远处的山岚。

“我不知道蒙袒在哪,但如果她真做到了,蒙袒不会那么急着露面的,或许他派自己的胞弟先进城就是这个原因。”

“你最好不要去。”苏心暮道,“虽然她已经离开了,但她恨上了林愈,未必不会恨你。”

“没有用了。”崔咏笑了,神色无比凄然,“我早该料到有这一天,从我不把她当人看开始。”

你最好真的这样想。

苏心暮心道。

“不论如何,我今后不会随意进城了,”崔咏拽动缰绳,轻轻踢了马腹,“我会去碧落山隐居,我会告知林愈的。”

苏心暮站在原地看着他离开。在幻境中,苏心暮不记得自己是第几次看崔咏离开的背影,这一次他离开的时候,苏心暮没来由地想起了他们初遇时的样子,崔咏彼时还是少年侠客,一袭黑衣,一柄长剑,那个小村庄的光景如浮光掠影一般闪现。如今他却已经和林愈一样满面风霜。而向岚寻,如她自己所言,已非人形。

只是她还有一件事不明白,蒙云究竟是如何拜崔咏为师的?

就像手里牵着的一缕游丝,丝线的那一端仍在空中游荡,即使这一端系在自己手上也无济于事。

崔咏已经走远,苏心暮叹了口气转过身来,忽然看见城门外站着两个人,苏心暮走近看去,却发现是蒙袒与方才见过的,少年时期的蒙云。

苏心暮连忙朝那边走去,只见二人对面而立,少年蒙云还是身着骑装,背着一个行囊,看上去要出远门的样子。

他从包裹里取出一个圆形的镜子递给蒙袒,蒙袒从他手中接了过来,随即对他点了点头。

那是一面银镜,镜面反射出的雪光刺痛了苏心暮的眼睛。

正当她要赶过去的时候,天地间狂风骤起,四周骤然暗了下来,这个幻境要结束了。苏心暮还是没能赶过去,她闭上了眼睛,只得服从幻境主人的安排。

离梦

再醒来时,苏心暮倒在客栈一间房中。

她从地上缓慢地爬起来,头还是昏的,手中有一个坚硬的东西。

苏心暮把它拿到面前一看,是幻境中崔咏交给她的那个罗盘,盘中游鱼静静地沉在水底,仿佛睡着了一般。苏心暮轻轻晃动罗盘,磁鱼仍旧一动不动。

环顾四周,这里应该就是她进入幻境时的那间客房,房内透过窗射进熹微的晨光。她感到在幻境中仿佛度过了一辈子那样恍如隔世,醒来发现却只过了一个夜晚。

就像陪着谁一起长大,再看着她逐渐离自己而去那样。

苏心暮忽然想起了林异对她说的话,找到魂媒。

难道这个罗盘就是魂媒?

苏心暮又仔细打量着这个罗盘,这个罗盘是从向岚寻的记忆中带出来的,却是崔咏交到她手中的,这是否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