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灵温明(181)
“没想到把兵马司骗来了?”林异斜睨她一眼,“蒙袒不至于自寻死路,他也不想蒙云回去,如果你的假设成立,他应该是没想到朝廷对他的行踪了如指掌,只凭一封弹劾信就猜出了蒙袒躲回了古城。”
“那这样说来,朝廷是去抓蒙袒归案的?”
林异想了想。
“或许吧,但应该与他弃城逃逸无关。”
“那与什么有关?”
林异笑了笑,无声地说了两个字。
蓬莱。
苏心暮愕然。
“他太蠢了,挡了朝廷的计划,他以为自己拿了面镜子就能邀功,殊不知他千辛万苦追查的事朝廷早已了如指掌。”
“所以你不用急,蒙云起码是安全的,只要我们赶在蒙袒对他痛下杀手之前。”
林异悠哉地喝了口茶。
“更何况阿缨还在他身边,那个雁门的女人也在,谁能动得了他?”
“你现在这么悠闲,是因为昨晚就想明白了这些对吗?”苏心暮看着他,“你昨晚那么着急要回去,一大早起来却有时间喝茶。”
林异拿着茶杯对她道:“你喝吗?”
“你慢慢喝吧,我还是去飞鸽传封信比较安心。”
“算了,我还是和你一起吧。”
林异叹了口气。
“急什么。”
“老人家,劳烦您带我们进去看看。”
蒙云站在沈府大门外,央求着管事的老人。
管事的老者叹了口气。
“蒙大人,老朽跟您说过很多次了,沈大人出巡还没回来,府里没有能招待您的人,您还去看什么呢?”
“我们向沈应星去了多封信,他都没有回复,我们想进去看看情况。”阿缨从旁道。
“这······”
或许是不想多费口舌,老者最终叹了口气,让开了路。
“既然这样,二位请吧。”
蒙云连忙道谢。
老者所言不虚,按照时间算来,沈应星确实是在给朝廷寄去弹劾信之后就离府出巡了,可古城一共就那么大,蒙云和阿缨来之前在古城内兜了无数个圈子,都没有见到他,沈应星要么是已经离开了古城,要么就是出事了。
只是贸然告诉管家的老者,恐怕会引起恐慌,索性他们先进沈府看看情况。
蒙云在前面走着,阿缨紧随其后。
沈府的小院一如既往,府内寥寥可见管家和下人,看见蒙云来访,多半露出诧异的神色,似是不明白他为什么会忽然回来。
蒙云也没犹豫,直奔沈应星的书房而去,先前他在这里找到了沈应星与师娘的信件,这次大概也能有所发现。
推开书房的门,一股阴霉之气扑面而来,阿缨皱起了眉头。古城不值雨季,这房间霉成这样,看来沈应星确实很久没回来过了。
阿缨找来蜡烛,烛火映亮了书桌上整齐的信札和文书,以及文房四宝,一切都无异样。
“蒙大人,您想找什么?”老者跟在他们后面问。
蒙云在书房里兜了几个圈子,从书架上一一看过去,确实什么也没发现。
但照沈应星藏书信的地方来看,绝对还有可查的地方。
蒙云转向墙角的樟木书箧,上次他来时还没有这个东西。
书箧上有一把黄铜锁,蒙云拨弄了一下,与阿缨交换了一个眼神,起身对老者道:“老人家,我这次回来得急,还没向城里主事的乡老报备,劳烦您代我通报一声。”
待老者点头离去之后,蒙云锁上了书房的门。
“怎么样?能打开吗?”
“没有钥匙,锁是打不开了。”阿缨端详之后说,“你要我把它劈开吗?”
“声音大吗?”
“应该不小。”
“那还是免了。”
蒙云围着书箧转了两圈。
“这书箧似乎没有锁严,缝隙不小,能想办法撬开吗?”
“哪里来撬棍?”阿缨环顾四周,没找到心仪的工具,还是蹲下身将书箧翻了过来,“试试看能不能倒出来。”
这一翻,书箧里传来纸张摩擦的声音,里面似乎没有重物,全是一些文书之类的东西。
宋
阿缨再接再厉,将书箧立在地上,摇晃了几下,一张信纸不负众望地从缝隙中掉了出来。
蒙云捡起信,只见信封上印着一个鲜红的印戳,那是土司禀公用的铜印。
蒙云犹豫片刻,打开了信封,把里面的信纸抽出来看。
果不其然,信上是弹劾他的内容。
仔细一看,却发现那只是一份副本,不知道正式弹劾的文件是不是从这份副本而来的。
蒙云正疑惑,阿缨却在一旁说:“他真的弹劾你了。”
阿缨拿着另一张信纸看着,那上面的字迹很是眼熟。
“你在看什么?”
“弹劾你的副本。”
阿缨递给他,蒙云接过,只扫了一眼,立即神色大变。
“怎么了?”
阿缨凑上去看他手上的那封信,立即明白过来了。
这两封文书,无论是字迹、笔法还是标记,乃至一个墨点,都一模一样。
就像是被拓印出来的一样。
“沈应星真奇怪,为了写弹劾信居然刻了个雕版出来,他是不是······”
阿缨正说着,却见蒙云的脸色越来越不对劲。
“蒙袒回来了······”
“你说什么?!”
老者回到沈府书房,见书房的门紧锁着,正要上前敲门,门却从里面猛的推开。蒙云和阿缨风风火火地从里面冲出来。
“蒙大人!您这是要去哪儿啊!”
“告官。”
蒙云从他身旁掠过,只留下这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