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灵温明(27)
“我来取约定好的东西。”
“贵客如何称呼?”
女子不答,笑容却愈发热烈,她的双眼愈发明亮,黑夜中仿佛变成了一对燃烧的烛焰。
“你认识崔咏吗?”
女子发问。
蒙云心下大惊,崔咏不是别人,正是二十年前他消失在京城的师父。
“崔咏是恩师,你是谁?”
“哦,那我就找对了。”
女子点点头,再次向蒙云伸出手。
“那就拿来吧。”
“拿来什么?”
“明知故问,我们借给揽星阁的东西,是时候该还回来了。”
蒙云在脑海中搜索着崔咏曾说过的每一句话,仍是什么也不记得。
“你们……是谁?”
“我们?当然是雁门啊。”
女子盈盈一笑:“揽星阁的后人,连我们也不记得了吗?”
浮光在一旁猛地拽紧蒙云的袖子。
“先生!他们是盘踞在雁门关附近的工匠世家,只打造世人从未见过的奇珍异宝,一件就能售出天价!苏姑娘的剑是雁门打的!”
“还是小妹妹知道的多。”女子掩嘴一笑,“既然你们已经知道了,那就拿来吧。”
“我不知道你要什么。”
听罢女子的话,蒙云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仍是装不知道。
“既然如此,我就不客气了。”
女子不接蒙云的茬,如视无物一般径直朝铺子里走去。蒙云还没来得及阻拦,只见眼前黑影一晃,女子已经走出几步开外。
蒙云和浮光急忙追过去,女子已然稳稳当当地站在庭院中央,手中拿着莫惜送来的附魔杵。
“你怎么乱拿别人东西?”
浮光又气又急,正要冲上去与女子动手,蒙云急忙拦下。
“东西可以给你,但是我要知道这东西的来龙去脉。”
蒙云已经察觉眼前的女子绝非等闲之辈,既然无法阻拦,不如多赚些有用情报。
女子又是扑哧一笑。
“崔咏的弟子,如今竟连他的一半也比不上了。当铺拒收来路不明的物件,这是行规,难道你连这也不知道吗?”
蒙云看着她,随即一抱拳:“请前辈明示。”
女子不笑了,看了蒙云一阵儿,她把附魔杵在手中转了个圈。
“做当铺这行,不求博闻强识,但是基本的眼力见得有。”
女子把玩着附魔杵。
“难道你看不出,这柄杵其实是赶尸铃吗?”
蒙云一惊。
浮光又是悄悄拽他袖子。
“先生,什么是赶尸铃?”
“传闻中湘西赶尸秘术,赶尸人能通过摇动铃铛驱动往生之人,命令他们随行上路。”蒙云盯着女子手中的杵,“但据我所知,赶尸铃只不过是以讹传讹,能驱动死者的原因,另有其他。”
女子微微点头:“不错,你好歹略知一二。”
“这东西就能驱动死者吗?”
浮光看得一愣一愣,不由得问了出来。
“如果我没猜错,”蒙云说,“赶尸铃的原理应该与勾魂的法器差不多,在对象的身体上打上臼印,从而吸引对象朝自己靠拢,赶尸铃的原理应是如此。”
“好好的赶尸铃要叫附魔杵……啊不对,赶尸铃这名字听着也瘆得慌。”
浮光在一旁小声嘀咕。
“前辈是如何得知的?”
蒙云问女子。
女子手腕朝下,轻轻甩动,黄铜铃铛发出响动。夜风乍起,庭院中吹灭了一盏石灯笼。
“此物为雁门所制。”
“雁门。”
蒙云默默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看样子女子与崔咏的关系着实密切。雁门号称工匠世家,名声响彻大江南北,可是关于雁门的情况,师父从没在自己面前提过。
“前辈可知道我师父的下落?”
“你想要找回你的师父吗?”
女子不答反问。
蒙云没说话。
“既然你叫我一声前辈,我与你师父也确实相识,我给你一句忠告,别去找他了。”
“前辈……”
蒙云正要说话,庭院中劲风吹拂,四下的灯火全被熄灭。浮光急忙点起纸灯笼,再去看时,女子已经不见了,唯有她站立的地方,留下了一张纸条。
浮光跑去捡起,递给蒙云一看,那纸条原来是一份借据。
借据上端正地写着一行行楷:
壬寅年岁初,长安揽星阁崔咏于雁门借附魔杵一对,铃响为契,事毕契清,于此立证。
落款,是清晰的“崔咏”二字。
确实是他的笔迹。
“我们刚收到附魔杵,雁门就能赶来,也不知道他们的消息怎能这么灵通。”
浮光冷哼道。
蒙云翻过借据,纸张的背面有一枚朱红色的印,上有一只展翅飞翔的燕子,以及一只大雁,这两种动物的形状如同图腾一般缠绕在一起。
“附魔杵应当是丢失了许久,只因我们从莫惜手上收来了它,雁门的人才会找来。”
蒙云收好了借据,放入袖内。
“先生,崔咏师父有跟你提起过雁门吗?”浮光问道。
“没有,不过现在的雁门,大概与二十年前很不一样,工匠世家的名号,估计也是个幌子,不然这附魔杵是怎么来的?”
“先生,”浮光一脸沮丧,“附魔杵刚收回来就无了,我们怎么办啊?”
“其实我更在意一件事。”
蒙云道:“借据上明明写着我师父借走的是一对杵,可是那女子为什么不问另一把在哪里?”
“哦,对哦。”
浮光满脸木讷。
“那她到底还会不会再来啊?”
事实证明虽然林异说话讨人嫌,但麻烦确实找上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