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悬灵温明(75)

作者: 馀事勿取 阅读记录

“就算是有,贫僧也无从知晓,渡字辈的僧人,半百之前都已经圆寂了。”

“施主为何要问这些?”

苏心暮思索片刻,便告诉了他华亭松桥镇发生的事。

“离魂?此事倒是稀罕。”僧人眯着眼睛,“不过说来倒巧,贫僧几日之前,在寺中曾听到一位施主说过同样的话。”

“真的假的?”浮光惊诧,“是谁告诉你的?”

“一位常来上香的香客,是一位女施主,她住在杭州,近来已经回去了。”

僧人答道。

苏心暮和浮光面面相觑。

“那师傅知道这位女施主家在何处吗?”

“贫僧不知。”

谢过僧人,苏心暮和浮光在寺院内漫无目的地散着步。

“真是不容易,走了这么久的路,终于有人知道离魂这回事了。”

浮光叹气道。

苏心暮环顾四周,没有看到独自前来的女香客。

“先生真应该跟我们一起来的,搞不好他能发现些什么呢。”

浮光打着哈欠伸了个懒腰。

“哎对了苏姑娘,你不是带了附魔杵来吗?咱们要不要在这里试试?”

“试?什么?”

苏心暮警觉:“你要干吗?”

“不是啦!我是说,你找找这里有没有游魂,要是有,咱们可以跟过去看看。”

浮光撺掇着苏心暮把附魔杵从行李中拿出来。苏心暮拗不过她,只好抱着包袱躲到了偏殿里,在佛像后面取出了附魔杵。

附魔杵周身缠绕着层层符咒,许久不用,握它在手里的感觉既沉重又冰冷。

苏心暮提着一口气,小心翼翼地揭开了符咒。符纸落下,附魔杵上镶嵌的珠宝逐渐露了出来,莹莹彩光在偏殿里亮起。

附魔杵在苏心暮手中,只静静闪烁着光芒,无事发生。

“我说过了嘛,这里不可能……”

话音未落,附魔杵的一端忽然转向了殿外。

“动、动了!”

浮光差点蹦起来。

“苏姑娘,快跟上去!”

不用她提醒,苏心暮已经藏起附魔杵,跟着它所指的方向朝殿外走去。

此时夕阳西下,开元寺到了快要闭门的时间,寺里的香客纷纷往外走,苏心暮跟着附魔杵指向的位置走,没看见什么奇怪的人。

“姑娘!你看!”

浮光指向一边,一个身穿粗布衣裳,身材高大的人正巧绕过一根廊柱,朝山门外跑去。苏心暮手里的附魔杵低鸣两声,杵头震动了。

她们赶紧追上那人,可是游人太多了,她们挤不出人群,眼睁睁地看着那人离开山门,消失在远处。

苏心暮看着手中的附魔杵,它的光芒随着那人的离去暗淡下来,就是他没错。

“怎么会这样?”

浮光懊恼地一跺脚。

“这就是师傅刚才说的那位女香客?”

“可那明明是一个男子啊?”

浮光眼巴巴地看着苏心暮。

苏心暮摇了摇头:“算了,我们还是往无锋宗去吧。”

浮光嘟囔了一阵,还是随苏心暮出发了。

马车经过一夜的颠簸,终于在清晨时分抵达了无锋宗坐落的百游山脚下。

浮光帮苏心暮把时晴搬下了车,又在山路上走了一个时辰,才终于到了半山腰的山门外。她们面前矗立着一座石牌楼,上面篆刻“无锋宗”三个大字。

周围绿荫掩映,石牌楼的一半都被高大的树木遮去了,唯有点点晨曦落在石牌楼上,隐约能看清上面的字。

浮光觉得无锋宗的山门竟然与开元寺有些相像,不知是不是许久无人打理的原因,这里看上去很像荒废的村落。

苏心暮仰视着石牌楼,深吸一口气,对浮光说:“走吧。”

浮光应了一声,战战兢兢地跟着苏心暮往门里走,好在沿途没出现她幻想中白骨嶙嶙尸横遍野的场景。山路上只是幽静极了,并无恐怖的气氛。

苏心暮好像猜中了她的想法,说:“事发之后,地方官府已经派人打理过这里了,你不必害怕。”

“哦哦哦。”

浮光胆子略微大了些。

走完山路,二人登上了平地。眼前是一座青砖结构的堂屋,占地极大,装饰素雅大气,门上挂着一副楹联,屋顶有飞檐,飞檐正中的青瓦上镶嵌了一面铜镜。

浮光好奇地走近堂屋,指着镜子问:“苏姑娘,这面镜子是做什么用的?”

“这里是凝晖堂,这面铜镜在太阳初升之时能凝聚阳光,把光线反射进堂内,于是这里一天都不用点烛火。”

苏心暮看向铜镜,铜镜上积着一层厚灰,已经许久没有人擦拭过了。

苏心暮掏出一方手帕,四下寻找着可以登高的梯子,就在这时,她一回头,一个身着粗布的身影从树后闪过。

“谁!”

苏心暮急忙追上去,浮光跟上。

浮光纵起轻功在树梢间穿梭,居高临下地跟着那人,那人在林间奔跑,看上去像个披头散发的乞丐,可是他速度极快,不多时就闪入了一片竹林。

浮光跃下枝头,竹影摇晃,却不见那人身影。

浮光抬头一看,眼前是一个大院子,里面似乎还有不少房间。

“这是哪儿?”

“这是……客人留宿的地方……”

苏心暮的手扶着肋下,跌跌撞撞地赶了过来。

“他就是咱们在开元寺见到的那个人!”

浮光指着那人消失的地方对苏心暮说。

苏心暮点了点头。

“奇怪了,他为什么会来这里?”

“会不会是这附近村里的人?”

“应该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