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悬灵温明(81)

作者: 馀事勿取 阅读记录

苏心暮一颤。

“你可是无锋宗下来的人?”

老者用嘶哑的嗓音问。

“我……”

苏心暮紧张了,她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从老者的问话里,她听不出老者是否认出了自己。

“敢问老人家如何称呼?”

还是蒙云截下了话头,他冲老者拱手问道。

“我姓康,是这儿的村长。”

苏心暮一惊:“康大娘就是您夫人?”

康老斜着眼睛看了苏心暮一眼,他似乎患有眼疾,看什么东西总要斜视。

“你说的是我儿的那口子吧,我儿早一年前就没了。”

“康老,我们是看见康大娘的屋里起火才来救人的,先前我们在康大娘屋里做过客。”

苏心暮辩解道,生怕康老误会。

康老摆摆手:“我见你们来过,我就问你们一句话,那屋子里有人吗?”

“没有,”浮光道,“我来找康大娘玩,一个乞丐突然冲进屋里把她劫走了,那乞丐又推倒了油灯,火就烧起来了。”

康老叹着气摇了摇头。

“这媳妇可怜吶。”

“您认得那乞丐吗?”蒙云问。

“认得,那是个疯子,经常山上山下的跑,到村子里不是偷鸡摸狗就是吓唬人,我们这的人都离他远远的。”

“这乞丐一直在这附近住吗?”苏心暮问。

“不是,约摸一年前,这乞丐疯疯癫癫地跑来了,也不知道他打哪儿来的,赶也赶不走。”

康老看向苏心暮:“你可是无锋宗从前的门人?”

他怎么还记着。

苏心暮咬咬牙:“不是,我的叔父在无锋宗失踪了,我是来寻他的。”

“别编瞎话啦,”康老翻了翻眼睛,虽然他有眼疾,但苏心暮还是看出他是在冲自己翻白眼,“我认得你,从前山上那姓雁的有个女儿,不就是你嘛。”

苏心暮沉默。

“真是想不到,这无锋宗还是留下了人。”

康老细细地打量着苏心暮。

“请您相信我,我对村民没有恶意,无锋宗灭门一事来得蹊跷,我这次回来,就是为了查清此事的。”

苏心暮急忙辩解道。

康老摆了摆手:“得啦,我明白你的意思,发生了那档子事儿,我们也算是自找的。”

苏心暮问:“您说的可是百游村那些失踪的村民?”

“这是什么情况?”

蒙云转头去问浮光,浮光拽着他的袖子抖了抖,示意待会儿告诉他。

“看来你们的问题不少。”

康老看看苏心暮,又看看蒙云,他招手叫来几个青年,命他们去找康大娘,随后转向他们。

“到我家去说吧。”

康老的家在百游村的中央,一个带院子的小砖房,收拾得干净整洁,看上去比村里其他屋子气派一些。

一个年轻人领着他们去了堂屋,引他们坐下后端来了茶水,蒙云总算是在渴死之前喝上了茶。

正当蒙云辨认着端上来的是什么茶时,苏心暮就开口了。

“您能跟我说说那些失踪的人是怎么回事吗?”

浮光从桌上抄了两块枣泥酥,边吃边听。

“你们无锋宗出事的当晚,村里有些年轻人因为纠纷的事打算上山去讨说法,之后就再也没回来过。”

康老接过年轻人给她倒的茶,幽幽地叹了口气。

“您说的纠纷是指什么?”

“事已至此,我就说明了吧,长久以来,我们村里的人租下你们宗门的田地劳作,可是从几年前起,租田税越来越高,再加上谷物连年歉收,村里人自己的温饱都难以为继,还要向你们支付逐年增长的田税。”

“年轻人一合计,打算派人上山与你们宗门协商,可无一例外都被赶了回来。长此以往,村里许多年轻人过不下去,弃田走了。你们的人得知后,下山来威胁我们,要是再找不回那些离村的年轻人,就要把我们告上公堂。”

“后来就到了出事儿那晚,村里一伙年轻人硬要上山去找你们要说法,可是就碰上了你们那档子事,此后就再也没回来了。”

蒙云端着茶杯的手不自觉地放下了,浮光也默默把枣泥酥放回了盘中。

苏心暮无话可说,背后冷汗浸湿了衣衫。

“村民们为何要在晚上上山?要真是为了谈判,日间去岂不是更好?”

蒙云问道。

“他们出发前,山上曾放过焰火。”康老捋了捋胡须,眯起眼睛回忆着,“就好像是什么人在与他们发信号一样,看到焰火之后,那些年轻人说什么都不行,一定要上山去。”

苏心暮记得焰火,记得当晚确有此景,但那时她还在上山的途中,远远看见山顶上有焰火燃放,起初并不以为意,现在想来,焰火燃放之时,村民们已然上山了。

信号?山上会有什么人在对他们发信号?

蒙云问道:“您就那么确定他们已经死了吗?康大娘觉得他们只是失踪了。”

“这媳妇胡诌些什么?”康老摇摇头,“村里从没人提起过。”

“那康大娘是从何得知的?”蒙云问。

康老叹了口气:“八成是从外面打听来的,这媳妇两年前才来这儿落脚,总是一个人待着,也不出门,神神叨叨的。”

“两年前?”苏心暮疑惑道,“康大娘不是百游村人吗?”

“她是逃荒来的,北省人,我当时看她可怜,就收留她住下,还把她相给了我儿,可一年不到,我儿就得病没了。”

康老长叹一口气,用手背抹了把眼睛。

苏心暮沉默了,浮光也低下头,只顾绞着自己的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