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音煦时光(13)

作者: 君子如器 阅读记录

杜新成去了南方,两人短信联系,几个月之后,音源不想因为自己对闪婚式的相亲排斥而耽误了他的婚姻大事。

她也不想将自己的看法强加与人,事情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可能就是因为他们两个没有缘分吧。

她给他发了短信,“感谢你最近这一段时间以来对我的关怀和照顾,我觉得咱们两个不合适,我就不再耽误你的时间了,祝福你早日找到你的有缘人,再见!”

一个聊的来的相亲对象,就如沙滩淘金一样难,可她就这么轻易的放他走了。

就此他们就断了联系,后来音源每次去相亲角,就会不自觉的拿那些人跟杜新成比较。

比身高,比长相,比谈吐举止……

在一次次的比较中,杜新成那独有的身材比例在她的心中越来越突兀,形象也被相亲角的男人给衬托的越来越高大。

在那些乱七八糟的人群里,他独树一帜,碾压般的完胜,愈发让她觉得魅力无穷。

对此,音源头疼不已,她有时候会问自己,当初她是不是做错了,错过了一个这么优秀的男人。

她承认,她有些后悔了。

有时,她会痴心幻想,幻想着和他一起携手并肩的样子。

但终究是晚了,对于内心的觉醒,她总是后知后觉。

当她发现心里住着他的时候,早就没有了他的联系方式。

空留她满腹遗憾。

一天,她偶然碰到曾经为她和杜新成牵线搭桥的那个女同学陆芬。

在跟陆芬的聊天中,她得知杜新成也还没有对象的时候,心底暗暗高兴。

陆芬还是想要撮合他俩,“你要是对他还有些意思,不如你们接着聊聊?”

陆芬的话给了音源一股莫名其妙的勇气,“好!”

她答应的很爽快,害怕再次错过。

拿到他的联系方式,音源又捡起了这段让她感到惋惜和悔不当初的缘分。

可她发现,两人再次聊天时,感觉却不对劲了,似乎言语间再也没有了往日的那种难以言说的微妙感。

后来,他们联系的越来越少。

她只记得他最后对她说,霜打了的橘子更好吃,等过年回家带给她尝尝。

再后来他们就再也没有说过一句话。

过年时,也没有霜打的橘子送来。

就这样,彻彻底底断了联系。

断了也好,最起码她不用再小心翼翼的寻找两人曾经的美好了。

但这毕竟是她第一段感情启蒙,对于她来说是刻在心里的标杆。

她为此还消沉了一阵子,心心念念的仍旧是他。

她有时很讨厌自己这一点,为什么要这么念旧?

往前看不好吗?

她也逼迫自己往前走了,但是心依旧留在原地。

她必须得从自己亲手设的牢笼里破笼而出,不然就活成了一个笑话。

惦念一个并不属于自己的人,又算什么?

这和自欺欺人有什么区别

她不能一直活在回忆的囚笼和虚渺的幻想之中。

直到大三的一天,她遇到了他,一个体格健硕,给她足够安全感的人。

那是个阴云密布的一天,周六,相亲角挂满了相亲者的简介资料,盘桓此处的人没有年龄界限。

从依始学步的孩童到白发苍苍的老人。

他们其中大部分人都是代替家人和朋友来的,极少一部分是相亲者本人。

音源就是其中那极为少数的一个。

她鼓足勇气踏进这片充满未知的领域。

眼过之处,是几个左顾右盼的中年男人,他们站在挂在绳子上的一串简介处等待有缘人。

音源越过他们,前面是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的大龄女子,她们有的穿着时髦,打扮的落落大方,撑着遮阳伞,目空一切。

有的穿着随意,简单的短袖轻薄的长裤,或戴夏凉帽或用印着广告的塑料扇子遮挡阳光的照射。

随处可见悬挂交织的相亲资料。

刚开始因好奇而逐个细看的音源,越往后走就越失去了继续看的兴致。

一张张相亲简介纸张随风摇动,远远看去别有一番诗意,可近观之后,诗意随风消散。

千篇一律的格式,相差不大的内容,跟应聘面试差不多,枯燥乏味,夏阳似火,晒的她额头冒汗,垂头丧气,如一朵蔫了的花。

她回望着来来回回流动的人群,抹去脸侧滚落的汗珠,唉声叹气的走向出口。

刚走到出口的她迎头就撞上一个硬实的胸膛,她痛的哎呦一声,抬头,目中腾起的怒火霎时熄灭。

怎么会是他?

那个刚转来不久,高她一头,体格健硕,学习还不错的同班同学。

尴尬……

“对不起……”她低下头,恨不能一头撞到身旁那有了年月的梧桐树上。

面前的人声色讥讽,“眼睛这么大,不看路,当铜铃使吗?”

盛煦、音旭,两个除了姓氏不同,相同发音不同声调的名字,给音源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可自己已经向他道歉了,他为何还这样说,而且还那么难听。

本来就烦躁的音源,被沉闷的空气和不善的语气给激怒了,她斜他一眼,语声冷冷,“我的眼睛当铜铃,那你的眼睛就是寺庙的大钟,空有其形!”

发泄一通,她直接转身离去,根本不管身后的人什么反应。

雨滴就在此时簌簌落下,转眼间,从刚开始的密如牛毛,到后来的大雨滂沱。

音源躲在站牌下,上身淋到少许,只是裤子从裤脚一直向上湿到大腿处。

风雨袭来,她冷的一个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