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大学社会实践报告[恋与制作人](22)
“等一下,你也是南城大附中的?”
“你这朋友圈翻得也太快了吧。”凌肖大概猜到姜阔看到的是自己哪条朋友圈。
他看了眼打车软件上显示的司机定位,有些烦躁但不易察觉地叹了口气。
“我也是南城附的,真是巧了。”但姜阔有些疑惑地又重新往上翻了翻,“原来你后来转学了,我说为什么对你没什么印象。”
“其实你应该见过我。”凌肖垂下眼眸想了想,继而抬眼时,他看向姜阔的眼神变得凌厉又带有些戏谑,“不,你肯定见过我。”
街边川流不息的车队发出的环境音嘈杂却不至于太过喧嚣,凌肖用余光看了眼旁边辩论队的其他人。
他借着探出身看来往车辆车牌的动作,往姜阔和袁凌那挪了半步。
“我们俩是一届的吧。”
不等姜阔回答,凌肖用轻微的声音继续说:“一年级时,学校让二教楼的每个学生都签了一份保密协议,我没签,所以就转学咯。”
说完,凌肖低头看着姜阔。
当姜阔脸上渐渐浮现出和他预期一样恍然大悟的表情时,凌肖突然又有些顽劣地勾起唇角。
“但这没什么,我只是有得选。不上南附,我照样还是上了国际学校,甚至可以是其他学校。”说完,他像是突然意识到什么,然后赶紧对着袁凌客客气气地说:“八中除外啊。”
完全搞不清凌肖没头没尾地在说什么的袁凌看向姜阔,却发现她眼神中似乎有些......
‘惋惜?悲悯?’
袁凌疑惑地打量着两人。
路边一辆打着双闪的车慢慢减速靠边,凌肖对了眼车牌,确认是自己叫的车。
“我就先走了,拜~”
送凌肖上车后,剩下决定步行回学校的人三三两两地并行朝学校走着。
远远落在后面的姜阔终于从回忆中抽离出来,她这才后知后觉地和袁凌感慨道:“凌肖!很不错,我很喜欢他。我决定把他拉进我们朋友圈里一起玩。”
纳新换届(三)
周三凌晨两点多,岑淼从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的实验楼里走出来,在回寝室的路上,她才想起姜阔问她要不要改选修课的事。
用脑过度、身心俱疲的岑淼实在懒得打开教务系统了,于是她在群里回复【我不改了】。
回到寝室,岑淼吃了两粒褪黑素,简单快速地洗漱完后,她借着药物作用很快就上床睡着了。
堪堪睡满五个小时,岑淼就沐浴着晨光前往设计学院教学楼了。
因为她还没整理清楚自己的设计到底想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实现的过程要利用多少理论知识,因此她这节课只是简单地交代了她上周的工作成果。
由于数字扫描和人工智能建模的工作量达到了老师葛建平的要求,他对岑淼给出了“继续推进”的点评。
接下来的六天,抛去上课和实习的时间,岑淼不是在实验室就是在宿舍看论文。
就连九月十七号周一在体育馆的社团纳新,她也只是匆匆去现场扫了一眼,具体事务她全权交给了得力部员、下一任文娱体育部准部长来做。
纳新结束后的第二天晚上,还是姜阔主动抱着电脑来岑淼的宿舍串门。
“你这两周会不会太忙了点?社联办公室都看不到你人影。”
岑淼把椅子让给她坐,自己则单手撑在桌子上,俯身和姜阔一道细细浏览今年各社团统计上来的纳新数据。
“你们文娱体育类社团这边,电竞社、篮球社、街舞社和动漫社真是当之无愧四大天王。”
正在峡谷厮杀的雅婷关掉麦克风,很受用地对姜阔说:“要不是电竞社和我们分流了,我们动漫社今年纳新人数能上六百,你们信不信。”
岑淼和姜阔捧场地附和完她,继而两人都有些唏嘘。
“今年全国本科录取数又创新高了是不是?我们学校今年拟录取人数你看了吗?”岑淼问。
“当然看了。”
姜阔知道她的意思。她们俩都是将读研列入人生规划的,而本科录取率的不断上升意味着她们读研毕业后,会面临比现在更严峻的就业环境。
但眼下正说着社团纳新的事,她们俩都没有就这个话题展开讨论。
“这个摇滚社……”表格往下拉,看到其中一行的纳新数据时,岑淼有些无语地蹙了蹙眉,“怎么招了一百多人?”
姜阔一针见血地指出:“因为他们在纳新现场进行了乐队表演,而且他们乐队成员颜值都还不错。”
岑淼无言以对。
社团纳新就像在相亲市场上找对象一样,像街舞社、篮球社这种社员颜值、身材普遍较高,活动兼具趣味性和观赏性的社团,会吸引新生报名也无可厚非。
毕竟,学术实践类社团那边,日常有吉他、钢琴等乐器教学的音乐社,在纳新时也是非常火爆的。
但是社团纳新率高意味着计算留存率时,它的分母基数就会很大。
岑淼盯着自己微信聊天的最近联系人列表,摇摇头对姜阔说:“这个摇滚社最多撑到下个学期,学校就会撤掉它。”
“那你要不要……”
还没等姜阔说完,岑淼就冷哼一声。
“好言难劝想死的鬼,我已经和他们社长聊过了,他们月底的社团展示周报名了吗?”
姜阔摇摇头表示她不知道,但是岑淼却已经事先得到过Adam的答复了。
“他们自求多福吧。社联过几天也要换届了,退休以后,摇滚社撤不撤也与我无关了。”
岑淼这话说得冷酷无情却又十分现实,她姜阔自然也不是做慈善的,她这次来除了要给岑淼看纳新数据,也是来要摇滚社社长微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