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大学社会实践报告[恋与制作人](60)
家里只有袁凌的爸爸在客厅看电视,他是城郊一所公立小学的信息技术课老师,每天工作清闲且四点半准时下班。
“你是睡到现在才起?我看你中饭都没吃。”
“我醒过,又睡着了。”
路过客厅的餐桌,袁凌看到桌上就放了一碗昨晚吃剩下的咸酸饭。
这是留给她今天中午吃的,但袁凌在学校的生活作息通常是,没课没工作的时候,一觉睡到傍晚。
原本她回家会伪装一下自己的生物钟,但今天是周五,袁凌爸妈大清早都出门上班了,于是她很自然地睡到了现在。
五点三刻左右,下班了的袁凌妈妈买完菜回到家,放下包就风风火火地进厨房开始准备晚饭。
但今天和往常有些不同,她炒菜时,袁凌正好从卫生间出来。
“我帮你留的中饭你怎么没吃?”
“我晚上吃。”
袁凌妈妈把洗净的菜从盆里捞起来,双手捧着冲水池甩了两下,然后放到案板上。菜刀娴熟地斩过,菜叶很快被分成碎段。
“那我帮你留在那干什么呢?晚上有新鲜的饭。”
袁凌看了眼旁边正在蒸饭的电饭煲,没有吭声。
起锅烧油,放入蔬菜和调料,袁凌妈妈手上动作不停,嘴巴却抿得紧紧的。
她在厨房门口干站了会儿,准备回房间,她妈妈对她的背影说:“马上吃饭了,把菜端上去。”
可能就因为老公是个戴上眼镜都看不清眼前有多少家务活的甩手掌柜,袁凌妈妈早练就出了干活勤快的本事。
回到家二十多分钟,她已经烧好了两素一荤一汤,只等米饭再焖一会儿就能开饭了。
四方桌前,袁凌爸爸在他常坐的位置上坐下,面朝电视机,在看南城体育频道最新的赛事新闻。
袁凌没什么固定座位,她端着汤走过来就势坐下,根本没意识到挡住了父亲的视线。
袁父抬头看了眼袁凌,而后想起来问:“你当初说要参加这个辩论队,是说能保研加学分。那你现在退赛了,这分数还能加吗?”
袁凌垂着眼冷淡地说:“我平时的绩点也够保研了,辩论赛加的分只不过是更保险一点。”
“不,我是想说,要是保不上研、拿不到全额奖学金,你干脆直接出来工作,或者出去报一个会计班自学几个月。”
听到这番话,袁凌眼里闪过一丝落寞。
“这种自学的不靠谱。”她简单地反驳道。
“但是会计无论哪个时候都能吃上饭的,有张桌子就能上班。你现在做的这个记者,不进电视台、不进报社,还有什么地方能进?”
袁凌妈妈端着三碗冒热气的米饭过来,手里还攥着三双筷子。
袁凌接过碗筷,同时厌烦地说:“我现在不就在电视台实习吗?”
袁爸冷哼一声,明知故问道:“能留下来吗?再说了,现在电视台签的都是合同工,你要等多久才能拿得到编制?”
又是这些老生常谈的话题,袁凌憋在心里的怒火也“噌”地被点燃了。
她拔高嗓门冷冷地嘲讽道:“随便找个公司做会计就此合同工强了?而且人家放着好好的会计专业毕业生不找,干嘛要找我?”
袁父也板起脸对她分析:“你妈就是做会计的,她帮你说到随便哪个厂里,从现金会计开始学起,你慢慢做,也能做到总账会计。总比你现在快毕业了,找不到对口岗位好吧?”
袁凌简直要无语到发笑了。
不是铁饭碗等于没有饭碗、吃不上饭。
家里介绍的工作比自己找的工作靠谱稳定。
这都是什么见鬼的逻辑,她怎么会有如此蠢的父亲。
她妈妈在一旁吃着饭,也开口打了个圆场:“你爸爸的意思是说,你当初学个会计,我们还能托人说得上话。”
袁凌内心则在“如此蠢的父亲”后面,加上了“母亲”。
袁凌知道父亲懦弱和空口说大话的性格已经不是一日两日了,她干脆地反讽说:
“那我不如现在读一个师范的研究生好啦,正好你是老师,也能托人说得上话。”
袁凌妈妈一直觉得这不失为一条好出路,再一次地看着袁父点头附和。
袁父则用轻蔑的目光扫视着面前的两个女人,不屑地瘪瘪嘴。
“就她这个脾气,怎么当老师?家长到时候排着队地投诉。”
一个信息技术课的老师,也能懂什么样的老师会被家长投诉?
袁凌用余光冷冷地看着她爸爸。
在她父亲教学几十年的生涯里,接触过的学生家长,还没有她妈妈从她小学到高中这十二年家长会上的家长来得多。
当然,袁凌明白,她父亲只是在拿她的脾气当借口罢了。
‘要反驳吗?’
袁凌扒拉着碗里的米饭,身体里的怒火烧得她脸蛋都红了。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在口袋里不停地震动。
挂了岑淼的电话,姜阔出站后跟着导航一路来到了袁凌家的小区。
鲜红的“拆”字被一个个圆圈包裹,涂在每幢老商品房的墙体上。
小区附近的施工队已经进场,远远能看见用钢板搭成的简易建筑工地宿舍。门头上建筑公司的名字姜阔认识,这是雅婷父亲公司的名称。
找到袁凌家所在的单元楼,姜阔打开手机电筒走到二楼,按了下两户人家门口的感应灯,但却都没有反应。
她又继续在黑暗狭窄的楼梯间绕了几层,终于抬头看见几步台阶上的门缝里传来的亮光,还听见屋内夫妻俩的谈话声。
姜阔气喘吁吁地用手撑着腿,勉强又爬了两层台阶,她伸长胳膊敲了敲门,微微拉开半掩着的门,疲惫而客气地说:“叔叔阿姨好,我是袁凌的同学……不好意思!我走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