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沉浸式女友与男友的小蛮腰(160)

作者:逆紫 阅读记录

而这件事,还是第二天白雪告诉李此时的。

只是,李此时好像答应了唐若瞬什么。

第二百三十九章

集训进行到自选舞蹈环节,就意味着艺考近在咫尺。

自选舞蹈——展现舞蹈生个人技巧,舞蹈情感的表达,突出个人气质特点。

舞室根据舞蹈生的身体条件、技术能力,因材施教,分别教给不同舞种的自选舞蹈。

一般节选于以往优秀的舞蹈作品。

当然,舞室也会尊重个人的选择。

比如说,楚兰亭的《兰亭集序》,就是根据楚兰亭与众不同的儒雅气质编排而成。

舞蹈情感形象十分突出,并且,楚兰亭长年累月习练《兰亭集序》,从即兴舞蹈的训练中不难看出,他所有的舞蹈动作,以及气息,都根源于《兰亭集序》中的动作。

更换自选舞蹈,无疑是东施效颦。

还有欧阳飞燕,她的敦煌舞《飞天》,颇具气候。

她受个人身体条件限制,柔韧修长大开大合的舞姿,不仅不能突出她的个人特点,反而将她的缺点暴露。

贸然尝试其他的舞蹈,简直是自寻死路。

还有孟子东,他绝对是一个走力量型的舞蹈生。

他的技术技巧,尤其是横飞燕,刚猛甚至超越唐若瞬。

充分展示他的爆发力、弹跳力以及软开度。

他的自选舞蹈,也应该是突出刚猛的个性。

但是,他的鼓舞,与他的技术技巧,无法融会贯通。

姚文研的建议是——放弃鼓舞。

孟子东还在犹豫。

虽然还在犹豫,但是,私下里,他一遍又一遍,尝试把鼓舞与技术技巧融合,可见他的意图。

而且,他用的是真正的鼓。

隔着门上的玻璃,李此时第一次看见那鼓。

与其说是道具,不如说是工艺品。

此刻,孟子东光着上身,只穿着一条黑色练功服裤子,八块腹肌与腰胯线条在浅棕肤色衬托下突显出强韧的核心力量。

那鼓以红绳分别系绑在他的双膝、两腰、二肩以及额前胸口。

唯胸口那鼓——赤红鼓面雕错金龙,其余的鼓皆是云纹。

鼓声清脆,节奏欢快,石破天惊。

若与彰显力量的技术技巧结合,将是一场风云际会的视听盛宴。

李此时鬼使神差走了进去。

她轻轻推门,没有打扰孟子东的意思。

但孟子东还是通过镜子看见李此时进来,他没有立即停下动作,而是跳完一段——没有音乐伴奏,只有击鼓为乐——他才停下,回过身来,面带苦笑。

“如果是你,结合鼓舞与技术技巧,融会贯通,应该轻而易举吧?”

孟子东走过去靠在把杆上,举臂用手肘擦了一把脸上的汗。

李此时惭愧地道:

“我也没有你们说的那么夸张!可惜我不懂鼓舞,也做不了你的技术技巧!”

孟子东腼腆一笑。

李此时也走过去依靠在孟子东旁边的把杆上,侧首凝视着孟子东。

一些情不自禁的情愫缓缓弥漫……

孟子东这般沉默了一会儿,低头抚摸胸鼓,喃喃自语似的道:

“花鼓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也算是花鼓传承人,传承与发扬义不容辞。但是……怎样把传统与现代、与未来接轨?怎样把握保护传统与创新之间的那个度,这些,我完全不知道!”

第二百四十章

李此时一脸认真,问:

“花鼓起源于什么?”

孟子东回答:

“花鼓的起源与庙会、社火有关,祈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似乎还得到古代一位权贵的青睐,因此扬名延续至今。”

李此时陷入沉思。

孟子东兀自又说:

“不过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花鼓,更谈不上喜欢。如今,舞蹈种类五花八门,像唐老师的古典舞,似乎就更受人们的喜爱!”

李此时一边沉思,一边不假思索地说:

“唐老师跳鼓舞也会受到人们的喜爱。”

孟子东笑了一下,不置可否。

“不得不承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花鼓已经被这个时代抛弃。”

李此时沉思完毕,一本正经地说:

“不会,你的鼓舞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震撼惊艳,相信我吧!”

孟子东温柔凝视李此时的目光一定:

“你觉得我的鼓舞很好看吗?”

李此时很肯定地点头:

“是的。”

孟子东目光不由意味深长,良久,缓缓地说:

“李此时,我真希望,是我先遇见了你!”

李此时一怔,旋即反应过来,孟子东把她当作他的红颜知己。

这种情形下,无论是谁,都会感到一些尴尬。

李此时连忙轻咳一声,回到正题,一本正经地说:

“我在来这里之前的一场中秋晚会上,有幸与唐老师合跳了一支双人舞——《水调歌头》,《水调歌头》本义是作者对亲人的思念,赋予现代化意义之后,变成两地分居的夫妻之间的思念。我觉得你的鼓舞应该在立足于给人们带来幸福生活的根源之上进行创新,新时代,新故事,新形式。”

孟子东眼前一亮:

“立足于根源之上,新时代,新故事……什么故事?”

李此时举例:

“比方说……你的故事,你与花鼓的故事。”

“我与花鼓的故事!”

“对!”

李此时不由自主走到舞室中间,手舞足蹈,模仿孟子东的鼓舞。

“你的感情便是鼓点,你的情绪波动便是动作幅度。”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