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女友与男友的小蛮腰(94)
李此时率先明白过来,唐若瞬与白雪演的是一对夫妻,唐若瞬担心李此时不高兴,事先安慰李此时——你看,我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唐若瞬也明白过来,却嗤笑一声,说道:“就你?”
白雪不配。
白雪鼓了一下嘴,又嗔叫一声:“李此时,你看唐老师!”
唐若瞬嘴角情不自禁上扬,垂眸正色道:“李此时,一会儿打算练习前桥吗?”
“嗯。”李此时的身体还保持着“U”字形。
“下次我陪你练。”说着,唐若瞬一手握住李此时脚背,一手握住李此时手肘,轻力往中间靠了一下,然后,辅助李此时收了动作,又打了一个手势,示意李此时双手抱膝回腰,片刻,伸手拉她从地上起身,这才又说:“走,看一下我们那个节目。”
李此时便站在镜前,唐若瞬与白雪走到舞蹈室中间,摆好造型。
白雪的动作是——左脚在前,脚尖向左区7点,右腿在后,伸直绷脚点步,两脚成大掖步,上身横拧,头微微抬起,目视斜上方,左手自然位,放在身体一侧,右手兰花指,屈肘放在胸前,手腕压下。
[舞台方位图:舞台正前方为1点,顺时针旋转依次为2点、3点、4点、5点(正后)、6点、7点、8点。]
[大掖步——中国古典舞脚的位置]
唐若瞬的动作是——自然站立,身体大半被白雪遮挡,仅头部微微回首,眼看后下方,与白雪四目相对。
从李此时的角度来看,也就是观众的角度来看,观众的视角似乎与白雪的视角是一致的,这样,很容易将观众的情绪带入舞蹈之中。
既白雪是叙事主体,是整个舞蹈的主角。
二人的舞姿一上一下,白雪仰头而望,似望中秋之月,又似望远方之人。唐若瞬背身而立,身影朦胧,似在白雪的思念之中。
二人的开场造型层次错落,空间疏离,同时点明主题。
单这一个动作,便可见编导之人功底深厚。
唐若瞬造型一定,简明扼要说明了一下舞蹈。
“舞蹈名——《水调歌头》,表现一对异地夫妻中秋之夜的思念之情。”
李此时已经从白雪那里听说,闻言,点了点头。
“现在开始播放音乐。”唐若瞬说道,李此时打开音响,音乐随之响起。
开头是一段纯音乐,只见白雪的身体若有若无一起一沉,双手上下一穿,缓缓回身,后腿吸腿,然后接一个翻身动作,目光这才望向前方,并延伸出去。
白雪的翻身动作,李此时在上次唐若瞬教她踏步翻身的时候信手拈来的翻身示范动作之中见过,但并不知道具体叫什么。
第一百五十二章
唐若瞬则不动。
这时,音乐歌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白雪一人舞,精心编排的舞蹈动作,充分展现出白雪身体的软开度,以及技术技巧的难度。
诚如唐若瞬所说,白雪在舞蹈上既无天赋,也无勤奋,单凭在舞室里混的那些日子,也足以让她的身体具备舞蹈所需要的柔软度、弹跳力、爆发力等能力。
白雪已然达到专业舞者的水平。
舞蹈结合歌词,这一部分的编排解读似是:主角在中秋之夜,望月思念远方之人,辗转反侧间,不禁回忆当初邂逅之情景。
这里,也可以窥见主角的性格特征。
立身情感角度分析,主角的爱情观应该是清高坦然的,同时意识到周围人沉浸在爱情之中而自己一人的孤寂,但在清醒的认知下,理性独善其身。
白雪气质高傲,舞蹈仿佛私人定制。
音乐在“何似在人间”这一句歌词之后戛然而止。
接着,清朗的男声吟咏: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唐若瞬转静为动,一个技术技巧动作冲入视野,这时,白雪的动作静止在一个望的动作之上。
唐若瞬的舞蹈动作十分短暂,但却犹如晴天霹雳,撼动人心,极具视觉冲击,不光是对观众,也是对主角的心灵冲击。
与白雪一模一样的技术技巧动作,唐若瞬做出来的感觉却与白雪截然不同。
众所周知,唐若瞬的所有技术技巧动作都是——飘然若仙,自带威亚效果,动作的幅度与舒展度空间立体感强烈。
相比之下,白雪的动作就不值一提。
编排解读:复刻主角的动作,规避自我的创新,从本质上就是与主角进行一个高下立判的对比,结合上一部分的舞蹈,便是主角邂逅的具体过程——男子偶然而猛烈地闯入主角的生活,给主角带来心灵上的感悟,升华的感情在主角眼中理所当然就成为远超自身的另一个自我。
音乐不知不觉中再次响起,婉转轻曼唱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音声缠绵复叹,可见主角内心动摇。
唐若瞬与白雪此刻才走到一起,双人舞动作高雅,意境深远,彼此目光不望而望,颇堪抒情。
但白雪在这一部分的舞蹈劣势尽显,去繁从简的舞蹈动作,白雪跳来却是一场灾难,加之与唐若瞬的眼神交流,简直不忍直视,难怪唐若瞬要蒙上眼睛跳。
音乐渐至“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一句词,不同于上句的吟咏,这里,直接连在“何似在人间”后面唱出来的。
上句“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似若空间上的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