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八零大院小甜妻(134)

宋玉暖跟着爷爷装好马车,带着弟弟去县城招待所送野菜。

而宋良则是忙完了地里的活,开始收拾草帽。晷

宋老太带着两个儿媳妇继续做裤子。

这回还有童装。

马上到夏季了,宋玉暖还给买了不少的松紧带,她画好了样子,用各种的格子布做格子裙。

因为是松紧带,这次没分大小码。

批量裁剪,速度倒是很快。

对了,这次老宋头还联系了两家,准备买他们的旧缝纫机。

反正,大家都很忙。晷

送来的荠菜新鲜水灵,牛主任高兴的问还能送多长时间。

老宋头告诉牛主任,因为他家的地不大好,有一半靠近洼地,土质也不好,即便是改水田也改不来,他也不打算种其他的,免得白白的浪费了粮种,现在上面被他移栽了不少的荠菜幼苗,也不知道能不能行,以前没种过,如今就是实验一下。

牛主任说:“如果有堤坝的话,你可以挖个塘子养鱼,或者种茭白也可以。”

老宋头愣了一下,忙说:“我记得茭白不是只有咱们省南可以种吗?”

牛主任:“我也是听农科所的人说的,具体的不大清楚,反正你现在试验种荠菜,就是夏天这荠菜也有人喜欢吃。”

还夸了老宋头荠菜弄得真干净,水灵灵的,他前几天碍于情面收了几筐,摘得不干净,他们的职工一下午才弄好,而且,里面还掺杂了别的野菜。

牛主任这是真心话。晷

老宋头被夸赞了,美滋滋的赶着马车离开了招待所。

这次又收了三十多元,一筐蒲公英也是鲜嫩翠绿水灵灵,连个坏叶子都没有,牛主任给了三元钱。

老宋头将宋玉暖送去了赵丽家的胡同,宋玉暖拿了两个草帽,其中一个是女士的,帽子还围着绸缎蝴蝶结。

这种绸缎料是楚梓州弄来的。

给村民发下去之后,也就收个成本钱。

但是也告诉大家了,尽量小心一些,手指粗糙的别弄,特别容易刮坏了。

宋玉暖手里的这个草帽时髦又精致。晷

拿着帽子走过胡同,来到了老赵家。

赵姐夫也姓赵。

这个时间点他去上班了。但今天是赵丽的休息日,也是赶巧了。

不等宋玉暖说帽子的事儿呢,赵丽就指着墙角堆的三个面袋子说:“这是议价面,前些天采购科的人弄来的,我要了五袋,这三袋子是给你的,虽然不是富强粉,但是面的味道可浓了。”

说完才看到宋玉暖手里的草帽,眼睛一亮,宋玉暖递给她:“这是我爷爷编织的,我们村如今准备卖去北都呢,听说好像编了快一万个呢。”

赵丽将女士凉帽戴在了头t上,然后去照镜子。

真好看,显得人一下子年轻了好几岁。晷

第116章 我和她,其实不熟

宋玉暖指着另一个:“这是男式的,号码比较大,要是喜欢,过几天我再给你拿两个来。”袓

赵丽忙摆手:“不用,这两个就够了,男式的给你赵伯伯,女式的我戴,可真好看呢。”

“等格子裙做出来,我给赵姐拿一条来。”

赵丽也没说钱不钱的,给钱就好像小暖来卖东西一样。

小暖也不要的。

这和白面不一样,白面是有钱都买不到,如今粮食依然紧张。

等两年后才算是缓过一口气。

而这个白面很便宜,一毛钱一斤,都是内部价,一共是一百五十斤,十五元钱,赵丽收了钱,可却跑去卧室,拿出了几张票据递给了宋玉暖:“这里有一张是缝纫机票,我昨天跟人换的,你们今天就去买,我听你姐夫说这一批缝纫机都是牡丹牌的,可好用了呢。”袓

于是,马车上又拉了三袋子白面和一台缝纫机。

老宋头现在出门,只要带着孙女,他总是多备些钱。

快乐的小阿盛坐在马车上,手里是姐姐给买的会跳的绿皮青蛙还有一盒跳棋。

这个跳棋是要票的。

然后赵姐给的票证里面就有一个。

让阿盛开心的不是能玩跳棋,是里面有六种颜色的玻璃球,不过姐姐说了,这种跳棋适合六岁以上玩。

阿盛差点哭了。袓

他五岁,还差一年。

宋玉暖就问他会不会吃进肚子里去?

宋明盛马上保证,吃玻璃球那是小孩子干的事,他是绝对不会的。

吃一个少一个,他才不干傻事呢。

而此时,楚梓州终于接到了顾淮安的电话。

那边清冷的声音传过来,楚梓州开始告状。

说宋玉暖胆大包天,开他的吉普车还端着他的猎枪去瞄准姚海和麻子。袓

那边的顾淮安呼吸一窒,不由得头疼的道:“从头说。”

话题倒是震撼了,可他总该知道为什么呢?

等听完了之后,顾淮安沉默下来。

楚梓州说:“小丫头胆子大得很,这要是不管,以后不得上天呢。”

顾淮安沉默了半晌,才反问道:“你为什么和我说这些呢?”

楚梓州:……

“我就是想让你知道知道,她是个无法无天的人,可别以后长歪了,你哭都找不到地方。”袓

顾淮安明显的情绪不高:“梓州,她有父有母,她有家人庇佑,我和她其实都没你和她熟悉,即便长歪了,和我有什么关系?”

楚梓州瞪大了眼睛,提高了声音:“那你对她不是另眼相看?”

“另眼相看就该管她吗?”顾淮安淡淡的道。

楚梓州一听他这样说话就来气:“可你又不是没管过,这次怎么这个态度,难道,你喜欢上某个女孩了,或者你妈给你介绍对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