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大院小甜妻(412)

服装厂财务这边有老会计,然后厂子车间这里有夏桂兰和连香把关。

寇县电话打过来之后,楚梓州也是意料之中,没有什么惊讶,马上就安排起来。

如今他这边已过了秋收。

今年的水稻种植成功。他这边的成绩已经被报到了省里。

不管是先进个人还是劳动模范或者精神文明村。

楚大队长和二道河村不会有任何悬念。

而他估计干个两年就要往上升了。螡

如今家家户户,不能说天天吃大米,但他们也终于吃上了白白的大米饭。

有的老人一边吃一边流眼泪。

还跟年轻人和小孩说:“……就在那战争年代,咱们国家的老百姓是最低等的贱民,是没有资格吃大米的,如果贫苦老百姓吃大米,都会被拉出去给杀掉。

这如今自己能种还能吃,是做梦都想不到的。”

养猪场这边也是一切正常。半大的猪崽吃的都是特制的饲料。

然后就是二道河村的主要副业草编。

电话打过来时,黄社长跑过来告诉楚梓州,声音都带着颤抖。螡

两万八的订单呢!

还是外汇订单。

小小的草编也能为国家换外汇。黄社长心里别提有多骄傲。

如今的老宋头是顾问。

原材料的收集有公社那边去组织,他这里只负责订单上的样品。

既然是出口的,每个都要保证质量,不能让人家说货不好给退回来。

那样的话,不但赚不到外汇,要给人家赔偿损失,还丢人现眼,这话说出去之后,谁都是害怕的。螡

不敢说个个都是精品,但其实也差不多。

老宋头忙的不着家,为这几万元的外汇订单。

然后宋老太开始服装厂里外一把抓了。

三天的时间,仓库那边就改建成厂房了。

中间是一堵火墙。

炉子一烧起来,这个被称为二车间的房子就会热乎起来。

现在气候还好,除了早晚比较凉,其他时间温度都是零上。螡

不过这几天的天气和人的心情正好相反,很是阴沉,明显的温度低了,估计要下雪了。

宋老太就担心小暖会不会冻着。

宋良是个男人,心不细,不知道会不会提醒小暖穿的厚一点。

胡老和林老用几辆大卡车给送来了一大批半新的缝纫机和布料

随后又说顾淮安给从君工厂又联系了一批。

县里的被服厂派来了十个大师傅。

寇县已经打过电话了。螡

十个大师傅,目前都算是县里给派去支援的。

芝兰服装厂正在初级阶段,很困难的时期,但还承担着这么大的任务。

如果这一炮没有打响,不管是对上还是对下,都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这打击也就罢了,重要的是要赔偿人家的损失。

有人背后说酸话。

“没那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儿。”

“自己啥能耐不知道吗?打肿脸充胖子。”螡

“这要是完不成,赔不死他们。”

“觉得自己没那么大的加工能力,干啥接这么多订单呢?还得连累县里给他们擦屁股。”

然后也有人大声的反驳。

“你们懂个屁,只能往出卖十件二十件,谁跟你签订单啊?”

“即便卖上一百件都不够来回运费的。”

“最主要的,这是外汇订单,能给国家换外汇的,换来外汇可以买很多我们国家需要的技术和设备,不懂就闭嘴!”

“……”螡

反正是说什么的都有。

这些宋老太是一句都听不到,即便听到了也不会放在心上。

活到她这个年龄,当然知道很多人都有红眼病。

你穷的时候笑话你,你有钱的时候嫉恨你。

要是光听他们说话,那啥也不用干了。

宋老太腰板溜直,走路带风。

在楚梓州的帮助之下,竟然有条不紊的运转开来。螡

宋老太还是松了一口气。

而夏桂兰的确没有时间去管别的。

她和连香要负责生产,要从头监督到尾。

村子里合适的工人招了十五个。

然后从公社那边又招了四十个

加上以前的三十一个,工人都快有一百人了。

目前的粮食依然是供应制,没办法大批量的购买。螡

所以建食堂什么的暂时不予考虑。

夏桂兰还有连香跟宋老太说了,按照订单的时间,等大师傅到了之后应该没问题。

县里来的大师傅要在这里帮两个月。

二道河村距离县城不远,县里专门在公交公司腾出一辆车来。

第351章 她有点不务正业

早晨将他们送来,晚上将他们接回县城。畆

但中午这顿饭是要在二道河村吃的。

楚梓州就将大队部的食堂重新开了起来。

宋玉暖其实能想象出二道河村现在是如何的状况,包括整个南山县城。

因为南山职工干部学院已经开学了。

老崔是校长,又给派了个书记还有一个副校长。

按照事先说好的,胡老给派来了一部分的老师。

到了这里老师们都很满意,没有想到南山县城竟然这么干净整洁和漂亮。畆

八月末的时候,不说校园,就学校四周都开满了花。

即便男同志不喜欢花花草草,但在这样的环境里读书也感到愉悦。

第一期办了十个班。

每个班四十人。

有财会班,多种经营班,有关于林业的,也有关于农业的。还有设计方面的。

夏桂兰和连香分别报的是财会班和服装设计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