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姐想了想,给孩子穿好了衣服,抱着孩子说:“走,跟我去工商所,你姐夫就在那里上班,先跟他打个招呼,免得被管理所的罚款。”
还跟宋玉暖解释,虽然没有投机倒把的罪名了,可也没有明文规定,能随便做买卖。
说宋玉暖这个属于手工业,如今大力提倡发展家庭手工,所以自己做的可以去卖。
就好像摘来的山丁子自家做的麦芽糖等。
去工商所很顺利,打了招呼,赵姐夫满口答应下来,宋玉暖没想到还有这个意外之喜。鋈
抱着小妞妞亲了一口,还给赵姐,就乐颠颠的去了和奶奶约定好的百货大楼。
不大一会,宋老太和宋年就来了。
然后很顺利的花了一百元买了一辆孔雀牌的自行车。
自行车是典型的二八大杠,质量没的说。宋玉暖腿长,骑上就能走。
来了才知道,楚梓州给的自行车票竟然是军工票,有优惠的,就连售货员都特别的热情。
不但挑最好的,还给免费安装上,有自行车还需要一个打气的气管子,也没用票,直接买了一个,算是齐活了。
负责卖自行车的售货员不站柜台,自行车也是从库房里提出来的,宋老太会聊天,对于军工票的来历含糊其辞,更让对方觉得这家人不是一般的乡下人。鋈
一个军工票就拉近彼此的距离。
随后推着自行车就离开了百货大楼的仓库。
此时似乎是下午三点多钟,宋玉暖问了一下小婶的情况,从刘金翠和孙大壮被抓进去之后,再也没了消息。
刘金翠的儿媳妇带着孩子离开,至于孙金荣是谁家的,刘金翠不知道,说是在大街上看到就给拐走了。
是在海城,具体哪里也不记得,当时是街头的流浪儿,大约三四岁的样子。
至于为什么后来没有转手卖掉,是因为龙国成立了,不允许买卖人口,不得已,只得说是自己的女儿才给养了下来。
没了亲情这层滤镜,孙金荣知道自己从小到大过的日子,实在是太惨了。鋈
还有一点就是,不管是真的假的,都没办法证明。
这么一讲,孙金荣顿时就无所谓了。
孙家的房子被没收了,东西也都充公,孙金荣只有一个长命锁,很普通的一个,暂时也就这样了。
这几天忙,也没时间回家,宋年说何所长给退回来一部分东西,都是孙金荣以前倒腾回孙家的。
宋年说都给规整好了,要送回乡下去。
宋老太听着就来气:“送什么送,你妹子和你侄子不都在县城吗,咋地,还当看不见啊?也吃不得你家一口饭呢?”
宋年忙给解释:“不是不是,东西昨天才给拿回来,单位活多,也没来得及。”还凑近了宋老太:“妈,你放心吧,我们再也不会做糊涂事了。”鋈
宋老太一巴掌将小儿子推一边去,不屑的呸了一声:“孙金荣连娘家都没有了,她还能贴补谁去?”
但话说到这里,老太太也就闭了嘴,告诉宋年顾着点妹子和阿波。
孙金荣那人底子不好,很容易现原形。
用老太太那句话说,是狗改不了吃屎,得走着瞧。
当然了,这话不可能当着孙金荣的面说。
然后宋老太就让他赶紧回单位,现在还是临时工,总请假容易被开除。
别管咋地,目前还有吃口饭的地方。鋈
宋年也的确不能耽误太久,叮嘱了一番,就骑着自行车回单位了……
第69章 开门红啊开门红
刚才宋玉暖在仓库的空地上已经骑了好几圈,完全可以掌握这种二八大杠。颢
于是,驮着小老太太就去了百货大楼的门前。
这时候的二八大杠自行车,后面有个支架,支架打开,自行车就稳稳的停在地面上。
找了一个空地,旁边还有人卖山里的干果,这里叫山丁子,学名叫山荆子,花开的时候特别漂亮。
一毛钱一杯,还真有人买呢。
另一边是卖麦芽糖的,还有摆摊卖油果子,感觉卖的很贵,摊位前寥寥无几。
宋玉暖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人们还习惯与拿着票证进百货商店的大楼里买东西。
但是,总要有人第一个开始。颢
于是,将放在提包里的二十个挎包和头花拿出来,挎包挂在车把上,头花一串串的串好,一眨眼,色彩单调的大门旁,就好像开了一朵朵的花。
不大一会,就围了一群人。
基本都是女人。
尤其是年轻的姑娘居多。
一个姑娘好奇的问:“你们是干啥的?”
宋玉暖笑眯眯的没直接回答,却指了指身上挎包和头花:“挎包三元一个,头花大的六毛小的三毛,大的头花买两个一元钱,今天带的货不多,时间也有点晚了,所以买两个挎包五元钱,买十个头花免费送一个。”
啊呀,原来是卖东西的。颢
价格不便宜,可也没有多贵。
有人问:“你们是从哪里来的呀?”
宋老太虽然紧张,毕竟是第一次,但是面对一群年轻姑娘,她淡定的很,才不会告诉你家在哪里怎么来的。
她笑了笑:“哎呦,这可是咱们县城独一份,就省城也没有呢,你们长得都这么好看,可也不能总用头绳和手帕,咱也换个新花样,能让你们比现在还漂亮呢,看看我孙女背上挎包扎上头花,是不是特别美。”
宋玉暖穿着格子外衣,劳动布的长裤,脚上是一双皮鞋,身上背着彩虹包,梳的双马尾,扎着她们也是第一次看到的所谓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