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可以学习的东西太多了。
不过这话题不能谈。
他问宋玉暖:“你还想买什么东西?”
“你知道我家弄挎包和头花,我想买点碎布头和价格低廉的布料,什么颜色的都可以,当然颜色鲜艳的最好。”
这是小事。戄
他告诉宋玉暖,下午和他去看货。
于是,宋玉暖花了五百元,买了一大卡车的布料和碎布头还有两麻袋松紧带。
然后直接走了铁路。
南山县城也有一个火车站,就在城北,虽然不大,却是有货运站的。
有人的确好办事,一个多小时的功夫,就一切都办好了。
随后,按照原路返回。
两天之后,到了家。戄
季老告诉宋玉暖,等货到了通知她,因为收货人写的是季老的名字。
是先送他们回家的。
季老着急回去整理资料,也没进屋,和老宋头说了几句话,就带着抱着花衣服小鞋子还有花裙子的孙女朝着县城的方向驶去。
宋玉暖则是快步的进了屋。
洗澡,她要洗澡。
家里有个大木桶,是老宋头给打的,从回来到现在,都是大木桶里洗澡。
幸好大铁锅烧水也快,等将自己和弟弟洗漱完了,晚饭也做好了。戄
小阿盛今天睡得早,宋玉暖看他睡着了,这才去了奶奶那屋。
原来挎包和头花都卖没了。
宋玉暖说了过几天会有一批布料碎布头到货,宋老太喜笑颜开,先是将600元给宋玉暖,这是布料钱和运费。
宋玉暖看了一下账本。
前后一共卖了4680元。
大头在头花上,本小利厚,比挎包赚钱。
储蓄所依然存了1000元。戄
上一次宋玉暖分了300元,去颌城又给拿了500元。
宋玉暖几乎没怎么花钱,季老给的钱她也没报账,报账就显得生分了。
不得不说,这钱季老没看在眼里,宋玉暖也没放在心上。
但是家里人守着这些钱,就有些战战兢兢。
宋老太将一个存折给宋玉暖看,用的是宋玉暖的名字,存了1600元。
剩下的每人800元。余下的几百元就是杂费等了。
连香加上上次,一共拿了950元。戄
至此,这一批的挎包和头花算是分好账目了。
宋老太将存折递给了宋玉暖。
宋玉暖将给他们买的东西分了一下,随后,连香激动的跟着丈夫离开了老宅。
老宋头则是告诉宋玉暖,昨天北都来了几个人,其中一个就是卖他官炉的人,那人只说有人高价收购香炉,问他卖不卖?
第86章 她无动于衷
宋玉暖看了一眼老宋头:“爷爷,那你卖了吗?”墭
“卖了,我琢磨着放手里也容易出问题,就问他多少钱收,那人说十元一个,我要了二十,然后就给卖了。”
一万元的二十就给卖了。
宋玉暖觉得很心痛,不过这样做也是对的。
甚至说,爷爷是聪明的,一副完全不知道香炉真正价值的样子。
不对,怎么还有卖了东西往回要的。
“爷爷,你问原因了吗?”
“我肯定问了啊,那人说这些东西其实都是朋友的,朋友没想给卖,是等着有人来要高价收购,他不清楚,就给卖了好几个,这不,还得花钱买回来。”墭
好吧,这也是个漏洞百出的谎言。
“他们走了吗?”
“走了,再没回来,对了其中有个北都口音的男人还问我,当时为啥阿盛要挑这个香炉,我跟他说,我孙子说上面有刻的梅花,想送给姐姐,结果他姐姐不喜欢,要不然给多少钱我都不卖呢。”
“我说完这番话之后,那人笑了笑,还说,哪有女孩子喜欢这个的,然后他们拿着香炉就走了。”
宋玉暖看爷爷释然的表情,估计要是有人来家地头挖荠菜都比这个心疼。
可是,这事儿也很难说啊。
就看对方心眼多不多了。墭
而此时,住在麻子家的海爷看着梅花官炉,忽然问麻子那天的情况。
于是,麻子想了想就又说了一遍。
海爷忽然问:“麻子,你说那个老宋头到底知不知道这东西的真正价值?”
随后指了指底部:“这后面可都刻着字呢,明晃晃的,他真的就不知道?”
麻子:“那我也不清楚,不过,刻字的老物件不少,假的也多,乡下人能知道啥,更别说南山县城又不是老县城,听说以前都没啥大户人家。”
海爷却眼神闪了闪。
“我等几天再回去,看看那小孩什么时候回来,我试试他。”墭
有的人对自己有什么能力不清楚,也没机会去验证,更别说一个孩子,那么他的家人不清楚也是正常的。”
海爷心里想,万一是个百年难遇的鉴宝童,他可就是行里第一人了。
再说了,试一试也没什么损失。
-----------------
老宋头手艺好,马车架打好了,就差车轮胎和车轴了。
老宋头决定去县城的农机站看看去。
那边楚t梓州过来和他说:“伯父,这个我和农机站打招呼了,到那里去买就行。”墭
老宋头不大习惯,可楚梓州非要这么喊,他也没辙。
“要票吗?”
“谁去买都行,那边的农机局新开个五金商店,不要农机票证,当然了不许赊欠,还要有大队的介绍信,我这就给您开一个去。”
老宋头嘴唇动了动,想要说,以后别叫伯父了,可还是咽了回去。
爱叫就叫吧。
别本来没啥事,这一刻意强调,反倒都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