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二郎过来要酒酿,家里人就知道是秦瑶回来了,心里想着,一会儿可能人会过来。
何氏和邱氏时不时就往大门口方向看一眼,妯娌两心照不宣的期盼着。
三弟妹最是大方,这次从镇上带这么多东西回来,指不定里头就有她们的份。
果然,三弟妹从不让她们失望。
刘季拿来的一斤肉,乐得一家人眉开眼笑,关心询问秦瑶的情况,知道她刚归家要好好休息,都说过几天再去打扰。
何氏和邱氏拿着布,问了刘季家里几个孩子的尺寸,毕竟小孩个子一年一个样,去年冬衣的尺码未必合适了。
点心只有四块儿,金宝和金花一人拿了一块儿,剩下两块儿,二老留一块儿,另外一块儿给了刘肥。
“我都大了,这些小孩才吃的零嘴儿,还是留给金花金宝吧。”刘肥不好意思的说道。
刘季立马就要伸手去拿,“爹,我爱吃,他不吃我吃,这绿豆做的点心清爽酥软,丁老爷家厨娘做的,外面买都买不到!”
眼看他伸手去要,刘肥顿觉没好气,“你要不要脸啊,还跟小孩抢零嘴儿!”
刘季乐呵呵的冲他说:“在爹娘面前,谁还不是个孩子。”
可惜,刘老汉并没有给他糕点,让刘柏拿去,三兄弟自己分来甜甜嘴,也尝尝这贵人家里的好东西。
至于两个媳妇,孩子惦记着娘呢,早分了她们。
“还得是人家瑶娘有出息,要不然咱们还尝不到这样的好东西。”张氏笑着夸赞道。
刘季立马往自己脸上贴金,“那是,也不看看是谁接回家来的。”
刘老汉吃惊的朝院里看过来,“你咋还在这?”
瑶娘刚家来,不晓得回去伺候着,还在这闲站着碍眼!
张氏叫刘季等一下,起身去屋里又装了半罐子的酒酿出来,让刘季带回去给秦瑶吃。
刚刚她听见老三提了一嘴,说瑶娘特别喜欢喝来着。
这东西做来简单,就是费点糯米,夏天喝着最解暑了,她原本多酿了些准备烤酒,还来不及做酒,家里大人孩子都快要吃光咯。
既如此,她干脆就拿来给大家伙当零嘴了。
临了,又去菜园子摘了满满一篮的菜,一并让刘季带回。
秦瑶看着刘季两手满当当的回来,狐疑问:“让你去送个东西,你怎么还搂了这么多回来?”
刘季把沉甸甸的菜篮和陶罐放下,这话他可不爱听,“什么叫搂,这是二老好意。”
说着,还补充一句:“看我都拿回来,二老别提多高兴。”
第89章 第一次家庭会议
不过家里确实缺菜,秦瑶便没再说什么。
就她前院这两个小菜园,菜叶子刚冒出来就吃没了。
至于屋后新垦的菜地,距离能吃还要一个半月,村里这地方可没有农贸市场,天天能买到新鲜菜。
各家都缺吃,你买还不一定有人肯卖。
全家到齐,来到堂屋,刘季按照秦瑶的要求,一人面前放一碗水,归位就坐。
第一次家庭会议。
正式开始。
秦瑶先说了会议主题——读书改变命运。
刘季心里当即便是咯噔一下,不会吧不会吧,不会真是他之前猜想的那样吧?
秦瑶递给他一个恭喜答对的眼神,开口道:
“我决定,从现在开始,刘季你重回书院继续读书,参加科举。”
大郎四个还不懂什么叫科举,只听懂了一句重回书院。
刘季却是跳了起来,“娘子,你玩笑呢?”
“并没有,我是认真的。”秦瑶敲敲桌面,“坐下!”
刘季心情复杂的坐下,不安感渐渐升起,果不然,就看见秦瑶掏出一个小本子,把他这大半年来的花费全部念了出来,当真是每一笔都记在小本本上,一分钱的错漏都没有。
“小钱我就不算了,大钱上你一共欠我四十两整!”
秦瑶点着账本,看向刘季震惊的面庞,没想到吧,她可不是说说而已,是真记账。
“其实我认真研究过,以你刘季现在掌握的本事,想要靠种地还上这笔钱,除去利息和衣食住行的花费,大概需要二十五年。”
“如果是帮人抄书,也要十年才能还上来,这还是你没有出任何意外,且读书人需求市场稳定的前提下。”
所以,她总结出一条捷径,那就是——考科举!
“只要你考上秀才,咱们家的徭役赋税就能全免,只需要两年,这笔账你就能还上来,咱们之间欠债两清了。”
“如果能考上举人,那就更好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刘季听得一愣一愣的,他别说考科举了,倘若不是刘老汉舍得花那一笔银钱送他进书院,他这样的人一辈子都不会想到自己和读书有什么关系。
而现在,秦瑶居然想叫他去考科举?
刘季抬手想摸摸秦瑶脑门,看她是不是烧糊涂,毫无意外,被一巴掌拍开。
他捂着发红的手背,试探着问秦瑶:“娘子你可知我现在几岁?”
秦瑶:“二十四。”
刘季更不能理解,“我都二十四了,现在才开始读书,这得多久才能考上秀才啊?”
“你不是一向觉得你天赋卓绝吗,考个秀才很难?”秦瑶鄙夷的反问道。
刘季:“啊这......”
“我在丁员外家这一个月,你以为我只是做护卫吗?”
秦瑶把九本书摊开,“我早打听清楚了,只要能熟读四书五经,考个秀才并不难。”
“况且,这不是还有我在吗?我会亲自给你辅导,你信我,只要你按照我说的,我保你能考上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