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次她要编的都是能裹住脚的草鞋。
精细了,速度自然慢了下来,但考虑到刘家村的市场行情,秦瑶宁可多费点功夫。
万一刘家村卖不出去,拿出去别的村里卖,总有人会要。
其实村里会编草鞋的人不少,可有这个闲工夫的人确实也不多,加上现在正值秋种农忙,家家户户铆足了劲跟老天爷抢时节,倒是让秦瑶捡到了这个空挡。
至于刘季家里那两亩地......再说吧,眼前吃饱饭更重要
山里那些芋头,并不足以支撑她们过完这个冬天。
想起这些,秦瑶顾不得掌心火辣,加快了编织速度。
刘季家就在河岸不远,潺潺流水声清晰入耳,今晚月亮又大又圆,月光洒入河里,泛起凌凌波光。
山间宁静,秦瑶深吸一口气,心不由自主跟着平静下来。
她真的很喜欢现在的环境。
夜里虽然还是睡不踏实,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条件反射弹坐而起,但只要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已经不在末世,便觉幸运。
秦瑶抬眼往河边看去,一道小小身影正踏着月光,往村里踉踉跄跄跑去。
其实,这小子一靠近,她就发现了。
好像是刘季大哥家的孩子,应该是叫做刘金宝。
也不知道他要干什么,躲在屋后矮木里,既不是来找他们,也不像是来讨东西。
于是,秦瑶便装作不知道,看看他到底要干什么。
没想到小家伙就蹲在那看他们吃完了晚饭,然后就跑了。
秦瑶只觉莫名其妙,低头继续编草鞋。
当然,也有可能是刘老汉发现田里的稻草被搬空,派个小子过来一探究竟。
但这稻草都已经编成了草鞋,来了也无济于事。
除了秦瑶,没有人发现刘金宝曾来过,大郎和二郎照顾好弟弟妹妹,哄了他们上床先睡,便懂事的自觉围坐到灶台前,借着火光,继续帮忙干活。
做到半夜,两人脑袋已经一点一点的耷拉下来。
秦瑶叫醒两人,让他们上床去睡。
“阿姨,你呢?”大郎揉着眼睛,强忍困意,担忧问道。
秦瑶手上动作不停,“编完手上这只我就睡了,你们快去睡吧,明早起来到后山多捡点柴,家里的已经烧完了。”
秦瑶还想到,要是过冬,现在可能就要囤柴了,又补充,“早上叫我,我跟你们一起去。”
兄弟两应下,也是实在撑不住了,进屋沾枕即睡。
秦瑶编完第四双鞋时,灶膛里最后一点火光也灭了。
她把做好的四双男码草鞋收起来放到屋里,栓上门栓,这才就着最后一点月光沉沉睡去。
这一觉,感觉睡得很短,梦都没做完呢,房门就被小心翼翼的敲响了。
“阿姨、阿姨?”
兄弟两在门口小声叫唤,要不是秦瑶警惕心高睡眠浅,听都听不到。
“等会儿,这就来!”秦瑶应了一声,不情愿的从并不算舒服的床上坐起来,拍拍脸清醒清醒,穿鞋束发,把柴刀绳索拿上,出了房门。
家里有一个破烂的小背篓,大郎已经背在身上。
这里的山,对兄弟两来说危险重重,他们不敢进山打柴,都是在山脚下捡些别人不要的落枝。
得空了去拾一背篓,兄弟两一个背一个扶,拿回家能烧两天。
因为每次都拿不了多的,也不能像别人家那样囤下柴火来。
去山脚的路上,秦瑶好奇的问:“那往年冬天你们怎么过的?”
二郎看了哥哥一眼,又瞄一眼秦瑶,才试探着说:“村里有个卖炭翁,他会烧炭,有时候窑里会剩下些炭渣,我和哥哥就去捡回来。”
“捡?”秦瑶嘴角一勾,“怕不是偷吧?”
兄弟两顿时哑了声。
秦瑶看着两人,神情认真的叮嘱道:“以后不许再偷人东西,咱们自己多囤柴火,没必要再做这些事情。”
大郎和二郎神情一怔,随即恼羞成怒,觉得她是‘何不食肉糜’,加快速度往前走。
秦瑶心里暗笑,看来这两天填饱了肚子,力气也见涨,那就多给她背点柴回去!
第11章 摆摊
自尊心被戳破的兄弟两,此刻还丝毫没有察觉,看见前方树林下又多了好多断枝,欣喜的就要跑过去捡。
秦瑶把两人叫住,让他们回来,跟自己上山。
村人砍柴的小山林,只有一些小动物,大人盯着,还是安全的。
大郎和二郎有点懵,但还是跟着她上山。
来到半坡上,秦瑶选了一处树木茂密的地方,把绳子一扔,让兄弟在这比较平坦的小空地上等着,拿起柴刀钻进树丛里。
秦瑶先是砍了两个树杈,给大郎做了一个三脚柴架,才往更深处去,挥刀砍柴。
她速度极快,小孩手臂粗的柴一根接着一根从草丛里扔下来,很快就攒了一堆。
大郎和二郎惊喜的对视一眼,好多柴!
但很快,他们就发现,这也太多了吧。
嗯,一定是后娘准备多砍些,然后慢慢扛回家。
却不想,秦瑶把这些壮年男子都要扛两趟的柴全部捆了起来,扎成两捆,选出一根最粗实的做扁担,直接挑了起来。
她原地走两步,觉得重量还差点,又从大郎的柴架上选几根塞进去,觉得合适了,示意兄弟两把各自的柴架和背篓背起来,回家。
大郎没见过三脚柴架,村里人都是把柴扎起来扛着走,力气大的,就挑着走,从没见过用这种叉子的。
秦瑶只好把担子放下,把柴架提起来放在大郎那小小的肩膀上,让他扶着两边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