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继母后,我改造全家种田忙(128)+番外

秦瑶客气问道。

县丞沉吟片刻,起身指了指旁边的太师椅,“你先坐坐,本官去去就来。”

他要去找县令,看看对方的意见。

毕竟是个外地人,刚上任一年,还有两年才走。要功绩还是要安稳,必须要他本人自己做出权衡。

灭了马匪,政绩、民心都有了。

但同时也断了许多人的财路,阻挡了许多人的利益,都说强龙不压地头蛇,余下两年只怕日子难过。

只杀匪首,民心有,地头蛇们的好感也有,余下两年,自有可操作的余地。

秦瑶看着县丞匆匆离去的背影,暗讽一声真有意思,在椅子上坐了下来。

师爷随后也走了,大堂里只剩下几名官兵,和秦瑶在这大眼瞪小眼。

他们心里也很忐忑,既想除掉祸患当一次英雄,又怕英魂葬送,很矛盾。

秦瑶静等着,内心毫无波动。

反正她一个普通老百姓,左右都亏不了。

如果这次无法根除祸患,那她以后就会有点小麻烦而已。

但对整个开阳县的百姓来说,那日子可就难熬咯。

秦瑶这一等,足足等了一个小时,县丞和师爷两人才回来。

秦瑶起身,抱拳行了一礼,抬头望着二人,等一个回复。

县丞先开口问:“你需要什么?大人有令,倘若你真能拿下匪首,全县官兵将全力配合你出动,剿灭马匪!”

师爷紧接着说:“要行动就趁早,免得马匪得到了消息,又往那深山里转,到时候连根毛也抓不到。”

秦瑶挑了挑眉,懂了,保守玩法,先看看赢面,哪边赢面大就压哪边,真是一点风险都不用担。

还有就是师爷的话外之音,要行动就得快,内部有人会传递消息。

秦瑶点点头,她都懂了,再次确认一遍:“我若拿回贼首,赏银一百两对吧?”

两人齐齐点头,秦瑶放心了,打开画像再看一遍,只看得出来是个凶神恶煞的男人,也不知道能不能和真人对上。

谨慎的举着画像问画画的师爷,“这画像上是本人吗?”

师爷低咳两声,不自在的说:“六七分相似吧。”

其实他们没有人真正见过匪首的模样,都是听那些抓住的小喽啰描述拟绘出来的画像。

秦瑶:“......”

算了,为了一百两无误,到时候多砍几个脑袋回来交差,总有一个是正确的!

第112章 孤军深入

秦瑶和县里驿站借了一匹快马,又和官兵们要了两根信号弹——冲天爆竹,点燃就能一飞冲天,并发出红光和巨响。

让县丞这边准备好人手,傍晚趁着最后一缕夕阳的光亮,连夜前往马匪现在盘踞的鱼化山,等待她的行动信号。

按理说,府衙内众人是不会跟着这样一起‘胡闹'的,但秦瑶走之前,单手把衙门大门口的石狮子举了起来。

场面一时间过于震撼,以至于全衙门的官兵们都打了鸡血似的,只想立马跟着她,抛头颅、洒热血,杀得马匪片甲不留!

秦瑶骑着快马,一路出了城,并没有去鱼化山,而是回了家。

步行五小时的路程,骑马只要一个半小时就到了,羡慕得秦瑶暗暗决定,等一百两银子到手就买一匹快马方便出行。

她突然回来,还骑着马,一路从村中穿过,引起了刘家村村民们的注意。

在村井边玩耍的金宝立马往家里跑,“爷、奶!我三婶骑着马回来了!”

报告完扭头就往三叔家去,刚跑到河边,就见到秦瑶拿着她的弓箭和大刀,骑马又跑出来。

金宝只来得及喊一声三婶,一人一马便风驰电掣从他身边飞过,只留下滚滚尘烟,呛得金宝赶紧捂住脸。

“爷、奶!三婶婶又骑马走了!”

小人出去不到五分钟又跑回家,对刘家老宅众人报告道。

张氏和何氏正准备出去看看呢,听见这话,齐齐一呆,心想到,他三婶这是干什么呢?

秦瑶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她回家来拿了武器,对在水磨坊里的大郎兄妹四人交代一声,打马就走了。

以至于大郎兄妹四人还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幻想后娘骑马从身前跑过,茫然的站在原地好一会儿。

直到张氏婆媳和金宝过来询问,这才恍然,原来后娘真回来了。

“你们阿娘怎么来了又走,可是城里出了什么事?”张氏关心问。

老爷们去取石做磨盘了,家里就她们这些女眷在。

又想到秦瑶是送刘季去城里书院报名,心里担心刘季入学不顺利,才又急匆匆赶过来询问情况。

三郎四娘还蒙着呢,只道:“阿娘说她有事晚两天再回来,让我们还去老宅跟着爷奶。”

二郎稍微清醒一点,多听见一句:“阿娘说她赚大钱去了。”

“什么大钱啊?”何氏心都提了起来,平头百姓能赚到什么钱,别是不好的吧?

张氏瞪了何氏一眼,别张嘴胡说八道。

何氏讪讪摸摸鼻子,又问大郎:“你阿娘可说清是怎么回事?那马是从哪里来的?”

马可比牛精贵多了,寻常人家可养不起,不是官府的就是富贵老爷家的。

大郎摇头,只说不清楚、不知道。

不过他清楚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拿了武器出去,稍微一想,便知道事情不简单。

但大郎没说这件事,也给弟妹使眼色,不许他们说。

不过后娘又要晚几天才回家,他们还得继续去麻烦老宅。

张氏也想到这件事,叹了一声,嘱咐兄妹四人傍晚收了磨坊的钱箱后,来家吃饭,晚上继续安排小儿子去秦瑶家看顾这四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