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瑶保持微笑,她知道,这人有钱着呢。
他这水磨坊一个时辰收四文钱,这两月来,入账五两多银子是有的。
现在赶上秋收,水磨坊几乎全天日夜都在运转,再两个月先前投入的本钱就回来了。
四个月就能收回成本的生意,上哪儿找去?
秦瑶说得那叫一个赚啊,伍掌柜听得也心痒,但一下子五十两的单子,可不敢那么随意。
秦瑶看他还僵着,无奈提醒:“开阳县又不是只有这一条河,附近那么多河,你家儿子女婿加起来五六个,开个连锁店,不晓得多赚呢。”
耽搁时间有点久,秦瑶也有点不耐烦。
她拿这时间去开发新客户不香吗?
赚钱门道她都帮他摆在面前了,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看出秦瑶的不耐烦,加上刚刚听见连锁店这个新概念,伍掌柜深吸一口气,摁了手印。
“你等着,我给你拿订金去。”起身走了几步,又突然折回,“你跟我去吧,来回跑怪麻烦的。”
“行!”秦瑶收拾好这些笔墨纸砚印泥的,跟伍掌柜去了他家。
十五两银子郑重交到秦瑶手上,伍掌柜顿时体会到了赌徒在赌桌上是什么感觉,未知、好奇、担忧,还有刺激!
秦瑶示意他放心,腊月前一准给他交出货来。
事已至此,伍掌柜只能选择相信她,不过看一眼河边水磨坊的好生意,心安不少。
秦瑶也没想到今天一出来,就能把订单带回去,心情大好,在屠夫摊子前买了十斤好肉和两根大骨头,打算好好犒劳犒劳自己。
买好了肉,路过一个卖梨摊,卖的是一种小个头的青黄皮梨。
之前秦瑶在族长家吃过一个,肉沙沙的,很甜。
果断掏钱买了几斤带回家,她已经好久没有吃到正经的水果了。
主要是现在这些原生的水果品种,味道跟后世人工培育出来的优秀品种差别很大。
桃肉很硬,味道也很淡,枣子可能是地域缘故,也不甜,肉很泡,像是在嚼木渣。
就连杨梅也是偏酸的多,大乌梅想都别想,这里的杨梅一颗能有大拇指甲盖那么大,就是很优秀的品貌了。
不过听村里人说,那些京都里贵人们吃的桃是从天上瑶池采的,又大又甜。
秦瑶突然想起自己那一葫芦的凉瓜种子,种子和西瓜种子一模一样,但就是不知道种出来是不是又甜又红。
依稀记得,从前上生物课时老师讲过,大家现在吃到又红又大又甜的西瓜,也是经过改良后才有的。
最初的西瓜,不红也没那么沙甜。
管它呢,秦瑶现在的心态就是,有得吃就不错了!
秦瑶骑着马儿满载而归,订单拍到刘木匠眼前,把人惊一跳。
秦瑶冲他笑笑,“十七套小组合,腊月前交货。”
又把十五两订金记在账上,给正在做午饭的何氏留下两根大骨棒,让她拿去给大家伙加餐,秦瑶便提着给自家带的肉和水果回家去了。
自己当老板就是任性!
刘木匠看看订单,又看看那骑马离去的背影,羡慕哭了。
木工复杂,不像是打磨那般简单粗暴,他带的几个小组长还没出师呢,都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和秦瑶一般潇洒。
秦瑶可不知道刘木匠的羡慕,咬着梨,坐在家门口看风景,等饭吃。
对了,今天几号来着?
八月一号了,刘季这废物是不是该回来了?
第134章 考试流程
刘季是戌时一刻(19:15)到家的。
今天运气很好,书院放学后还能在城门口遇到去下河村的牛车,多添了五文钱,让人家送到刘家村村口,得以赶在太阳完全落山前到家。
家里已经吃过晚饭了,每一道菜都加了肉片,炒出来的菜油汪汪的,害得秦瑶多吃了一碗饭,头一次吃到撑,躺在院里的竹椅下一点都不想动弹。
刘季一进门,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热烈欢迎。
家中四个小孩老老实实坐在书桌前练字,油灯点了两盏,照得屋里亮堂堂的。
听见门口动静,回头看他一眼,齐齐唤了声阿爹,便转过身去继续学习。
前几日秋收农忙,加上秦瑶也忙着制造厂里的事物,已经空置学业好几日,这会儿得空,自然要补上。
读书就是这样,停不得,一旦停下,再想捡起来就很难了。
秦瑶抬起指尖放在唇上,做了个嘘声的手势,提醒刘季动静小点,别影响到屋里学习的孩子们。
刘季瞬间觉得心里不是滋味,这哪里还是他家啊,都快成秦瑶的家了,他就是个客。
不,连客也不如!
强忍着心里的憋屈,刘季进自己屋里放好东西,在秦瑶的注视下,把她要的东西递给她,转身进厨房里自己热饭吃。
揭开灶上的锅盖,里面是大郎留下来一碗肉菜和一碗压得满满的白米饭,灶孔里留着两根柴,此时已经烧完,但锅里的饭菜温热正好。
刘季受伤的心灵瞬间得到不少安慰,把饭菜拿出来大口吃。
书院伙食开得也不怎样,吃肉更别想,实在是馋得不行了,自己花钱出门买两个肉包解馋。
可手里的钱也没多余的,肉包子也就吃那一回儿吧,跟他碗里的大肉片比起来,根本都不够塞牙缝。
吃着家里的饭,刘季进门遭到冷遇的心情又恢复了,原地满血复活。
吃饱喝足,挪到秦瑶身后,看着已经黑下来的天色,试探着问:
“这么黑,娘子你看得清楚吗?”
秦瑶睨他一眼,“那你还不知道掌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