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继母后,我改造全家种田忙(16)+番外

刘金宝大喜,终于不用下地了!

父子俩在地里干了一天的活,虽然刘金宝只是搭把手,主要劳力是他爹,但对一个八岁的孩子来说,这一天的体力消耗也很不得了了。

两人饥肠辘辘回到家,女人们正好把饭菜张罗好,去了另一块地的刘老汉和刘仲刘肥随后进门,不用任何言语,一大家子,拿起饭碗就开吃。

正吃着呢,院门被敲响了。

看见来人,刘家众人满脸惊讶。

秦瑶站在门口,把躲在身后的大郎和二郎推出来,拍拍兄弟两的背,“叫人。”

兄弟两被迫喊人,爷、奶、大伯、大伯娘、二伯、二伯娘、小叔、金宝哥、金花妹,全部喊了一遍。

院里正在用饭的刘家众人这才反应过来,齐刷刷站起身。

张氏试探问道:“老三家的,你们吃了吗?”

秦瑶答:“吃了。”

话音落,立马就听见一阵松气声。

不是来蹭晚饭的就好。

秦瑶也顺便把院里这一张张陌生的脸都对上了号。

圆脸矮个的是大嫂何氏,尖脸高个的是二嫂邱氏。

那刚刚问话的中年妇人,应该就是婆婆张氏。

秦瑶领着两个孩子走了进来,冲饭桌前的众人笑一笑,“大家继续吃,不用管我,我找爹娘说点事,说完就走。”

二老心头一阵激动,老三家的终于想起来要借钱去赎人了?

二老佯装着困惑的样子,示意家里人继续吃饭,叫秦瑶母子三人进堂屋。

却没想到,秦瑶开口第一句话却是:“我想同你们买两亩地的麦种。”

二老齐齐一呆:老三不救了?

第14章 卷我屋上三重茅

在末世摸爬滚打十几年,秦瑶当然看出了二老眼中从惊讶到失望再到愤慨的情绪。

但这又怎样?

刘季现在应该已经被收拾得半死不活了吧。

在末世活了这么久,秦瑶也有她的生存之道,那就是凡是会威胁到自己生命安全的人或事,她都会提前处理掉,以确保自己的安全。

以她现在的处境来说,刘季死了才是最优解。

要不然,她就会背上还不知道具体数字的未知债务,以及一个可能还没死,但需要一大笔治疗费用才能治好的废物老公。

善良秦瑶有,但不多。

这一切都是刘季自己做的孽,跟她有什么关系?以瑶娘的视角来看,她才是最值得同情的受害者。

所以,秦瑶当做感受不到二老的情绪,继续说买麦种的事情。

刚刚大郎和二郎一到家,就跟她说了遇到大伯刘柏的事。

秦瑶想了想,那两亩地还是种一下吧,不种就什么都没有。种了,兴许熬过这个冬天之后,他们还能收获一些粮食。

“你们还没开始种麦吗?”刘老汉担忧的看了眼天色,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下雨。

秦瑶说:“之前忙,家里又是那个状况,我这几日才缓过来一些,想着把那两亩地种下,来年不管怎样,也有点收获。”

“爹,我从前没种过地,还请你指点指点。”

秦瑶这话不假,原身家里的情况其实还不错,如果不是遇到天灾兵祸,家里兄弟众多,田地也多,根本轮不到她下地。

而且,因为家里叔父在县城给人做账房先生,原身还认得不少字。

至于她自己,砍丧尸还行,种地就算了吧。

刘老汉没想到她连种地都不会,但也不好说什么,心里藏着三儿子这件事,再看秦瑶无所谓的态度,心里是有些气的。

给张氏使了个眼色,让她去拿麦种来。

幸好先前多发了些种子,家里的地种完还剩下一些,要不然秦瑶来要,他也给不出。

刘家老宅众人日子其实也不好过,衣服补丁打补丁,吃的都是糙米饭。

这间老宅,也就比秦瑶那边的破烂茅草屋多几间屋子,再多一个围墙罢了。

家里父子几人,从年头忙到年尾,也才将将养活得起家里这九口人。

何况还有刘季那个混不吝的,省下来的那点银钱,基本都用来给他擦屁股。

到底是亲生的儿子,真遇到要命的事,做父亲的怎么能狠下心不管?

张氏把装麦种的罐子递给秦瑶,嘱咐她地要挖多深,麦要怎么播,覆土也要仔细,太深不行,太浅下雨会被冲掉。就差下地手把手教秦瑶怎么种地了。

秦瑶记下这些细节,自信的想,听起来不难,明天试一试应该就会了。

秦瑶掏出五个铜板,“我没买过麦种,也不知道这些够不够。”

张氏眼睛睁大,见鬼似的,刚刚进门秦瑶说来买麦种,她以为就是客气话,毕竟老三那德行,不反过来跟他们拿钱就不错了。

不过现在看来,老三和他这媳妇,真不像是一家的。

秦瑶看张氏一脸吃惊,也不管够不够,钱放在她手里,带着麦种,招呼上眼巴巴盯着人家吃饭咽口水的大郎二郎兄弟俩,让他们跟爷爷奶奶说再见,转身离开。

走出去好几步了,刘柏和刘仲兄弟两突然追了上来。

秦瑶警惕的看着他们,不会是要来找她要回稻草的吧?

“稻草的事,等日子熬过去了,我会还回来。”这事是自家理亏,秦瑶便先开口说明情况。

刘柏和刘仲一怔,反应过来她误会了,连连摆手说这事就算了。

秦瑶没打算算了,家家日子都不好过,就算只是几扎稻草,对农人来说也很要紧。

“要还的。”她认真的说。

刘柏见她这么执着,随她去了,反正没指望能还回来。